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言君 《传承》2008,(17):32-3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散文的名篇。在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轻松愉快的笔调描绘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心路历程,将一个天真烂漫、妙趣横生的童真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过客》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出独幕诗剧,描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荒诞世界,即"绝望而反抗"。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对这一作品解读,可以发现作者在营造荒诞的文本质地时运用了偏离手段:语篇偏离颠覆了读者原有的认知图式;语义偏离加强了这出诗剧的形而上意味;体裁偏离突出了"走"这一哲学性质的戏剧动作。  相似文献   

3.
孙达丹 《前沿》2010,(8):151-153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篇《双城记》充满了监狱和死亡的场面,涉及了大量的法律元素,还原了当时法律界的诸多场景。在作家笔下,死刑已经成为表演。本文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场景,从法学视角对死刑制度及其作为景观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作者的刑罚观及其人道主义理想。最后阐述死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学史中的古英语文学评介、古英语诗歌与散文研究、古英语文学译介三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引起国际同行对国内学者研究的关注和重视。国内最早的古英语文学评介现于国内学者编写的文学史著作,这种评介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针对具体古英语文学作品的评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是《贝奥武甫》,对于其它古英语诗歌和散文及关注较少;相比于前两个方面,国内的古英语文学译介是最活跃的,几乎所有的古英语诗歌和主要的古英语散文都有中译本。  相似文献   

5.
孙侃 《今日浙江》2011,(10):60-60
我是带着激情读完这部散文集的。近几年,读过的当代文学作品可谓不少,但如此让人振聋发聩、回肠荡气的散文专著,却是极少读到。长达13万字、共计24篇的《大道行》角度别致,主题鲜明,  相似文献   

6.
(一) 在台湾,散文批评历来是文类批评中最薄弱的一环。台湾文坛许多有识之士曾多次呼吁批评家重视散文研究与当代散文批评,在《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总序》中,余光中指出,与小说诗歌相比,“散文集不但作者多,书目多,读者亦众,却不获得评论者的等量注意”。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专注于散文批评与散文理论研究而卓有建树者郑明琍。她的散文系列论著有《现代散文欣赏》(1978)、《现代散文类型论》(1987)、《现代散文构成论》(1989),即将出版的还有《现代散文现象论》与《现代散文方法论》。她还编有多种散文选集,对台湾的散文理论和批评的历史和现状,台湾近十年来散文创作的综观与趋势、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坚持并且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结合时代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三个方面介绍了《劳动论》的基本思想以及劳动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提出《劳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劳动论》体现了作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强烈的理论自觉性,是一本难得的诠释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力作。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大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以文笔优美而著称。尤其是给其带来声誉与财富的《洛丽塔》更是一篇优美的英语诗话散文。国内已有不少该书的中文译本,其中翻译水平良莠不齐。以《洛丽塔》的两个译本为比较对象,讨论翻译该书经典开头时,两个译本的优劣,在翻译过程中的美感问题。  相似文献   

9.
于倩 《青年论坛》2004,(5):132-133
《胰皂泡》是一篇糅合了冰心所擅长的童话和寓言风格的优美散文。作者借童年往事的回忆与叙写 ,表现了生命理想的美丽以及追寻理想的执著。“胰皂泡”在文本中成为一种寓意 ,一种人生美好理想及其追寻过程的象征。这一象征意蕴体现了作者对于“昼梦”所代表的人生美好理想的价值肯定和执著追寻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自然离不开新农民及其奋斗.最近,有幸读到由几位农民和多年与农民打交道的农村基层干部撰写的《新农民读本》,我的内心充满了惊喜.惊喜于作者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政策的深刻领悟和贴切解读,惊喜于作者执着的创新精神和出色的创作能力,惊喜于该书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激情.  相似文献   

11.
苟芸莉 《创造》2013,(6):66-67
罗鸿同志的新著《党建新声》(以下简称《新声》)即将付梓。通读全文,清泉醒脑、春风扑面,心旌摇曳、感慨良多。鄙人既非官员,亦非名家,斗胆品评,实属狗尾续貂、移樽就教。《新声》分为报刊登载篇和现场讲话篇,撷取的是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作者在永胜工作期间的作品57篇,其中报刊登载篇23篇,现场讲话篇34篇,所涉及的基本都是党建内容。这些内容,既融会贯穿了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成功借鉴了别人的研究成果,也有自己激情洋溢  相似文献   

12.
‘维桑與梓,必恭敬止。’出生在湖北黄陂、成名於台湾的诗人、作家,纽约‘世界诗人资料中心’主席彭邦祯先生,勤奋耕耘於世界诗壇之上,仍时时怀念其根之所在,撰写了一篇又一篇充满思乡之情的散文,细腻地记述了半个世纪之前故乡的风貌、习俗和亲族,读来十分亲切感人。他把这些散文收集成册,命名为《故乡是传统铸成的》。  相似文献   

13.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它清新隽永,古朴自然。作者情感自然流露,似潺潺小溪,似汩汩清泉。形式活泼,篇幅不限,读后如饮佳酿,回味无穷。我觉得一堂好的政治课就应达到这个境界。一、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一篇好的散文必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在字里行间都飞扬着作者的激情,政治课教学也必须着眼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脱离学生生活和心理发展的实际,唱高调,走过场,追求高、大、全,对教材盲目照搬照抄,惟书、惟上,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关闭学生心灵的大门,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二、形式活泼,不是杂乱无章。散文形式活…  相似文献   

14.
口文化长廊栏目主持斯雄 初见林秋霞这个名字是在上海三联版《活色生香》散文集的书脊著者位置,翻开书不禁为其文笔的幽默简洁所吸引。文中透析了现代都市人生存状态与心态,尖锐如针,挥洒如风。难怪听说在北京的各书店短期内即告销罄;再次见到这个名字是在1998年lo月1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题为《司马台长城》的散文,字里行间充满对华夏历史文化的了然与尊崇。 见到她本人则是眼前一亮,一袭黑衣,皓齿明眸,谈笑风生,亮丽洒脱。原来,年轻如她,已是(想飞》、(朝九晚五》、《花城浮影》等9本小说散文集的作者,是新加坡颇具影响力的著名华文女作…  相似文献   

15.
《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社会批判意识较为显著的一部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侵蚀。本文选取伊文。金的译本RickshawBoy进行分析。该译本产生于不同于当时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时代背景之下,其结局的改写尤其引人注目。从翻译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该译本中出现这样的改写现象源自一定的语篇意图。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会体现作者的语篇意图,也会体现不同译者的语篇意图。本文通过运用语篇意图的理论来分析这个英译本中结尾的改写现象。  相似文献   

16.
由J.R.Martin创建的评价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研究。该理论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由一系列词汇语法手段实现,并能够揭示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通过对《论语·述而》篇态度类评价意义的分析,发现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的判断资源的使用远远高于情感和鉴赏资源,彰显了孔子提倡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同时,语篇中积极性评价资源的使用要高于消极性评价资源。这与孔子致力于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也是紧密相关的。这一分析不但可以为国内《论语》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而且可以为解析其它国学精粹开辟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前沿》2014,(17):186-187
本文分析了荒原所赋予艾米莉及其《呼啸山庄》的独特气质,即刚劲、野性和激情。文章着重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角度探讨了作品所蕴含的超现实的力度与激情,并分析了作者对激情的表现手法,即以大自然作为激情和悲剧命运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姜桂桂 《前沿》2008,(10):192-194
语篇分析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注重语篇的结构层次与阅读方式、语篇体裁的讲授、背景知识、理解语篇主次及语篇的内在结构。同时它也非常讲究语篇的意义连贯。本文就语篇分析理论作了深入的分析,阐述语篇分析的原理,探讨语篇分析的应用,对如何让语篇分析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作了明确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19.
梦里三峡     
新一 《中国减灾》2005,(8):51-51
长江三峡兼有山奇与水险,两岸树木葱茏,云雾缭绕,峰峦急流间,充满诗情与梦幻。绵延千古的浩淼江水里,留着前人的梦,刘备白帝城的托孤梦,寇准巴东的廉吏梦,屈原秭归的忧愤梦,王昭君大漠荒原的思乡梦,而我的梦始于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学语文课本上的《长江三日》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刘白羽于1960年11月中旬,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一路上,写下了连续三天在长江航  相似文献   

20.
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朱林兴教授的经济文选《涛声集》,最近由浦东电子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朱林兴教授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家在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经济现象思考和研究的论文集,全书共分六篇,是作者在其20余年经济理论工作生涯中的丰硕成果。全书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作者始终按住时代的脉搏,对社会经济现实问题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从而使作者的研究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充满了生命力。就以最近在全国人大九届五次会议上代表们议论最多的热点———“三农”问题来说,《涛声集》的作者长期以来在他的研究中予以极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