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底层,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没有解决,或勉强解决温饱但居于不利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人的集合,主要由进入城市的上亿农民工和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三部分构成。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由于受生理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种种负面的心理。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扶持与帮助,虽然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各具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但随着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难题,亟待创新思路,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创新补贴方式等,更好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新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基础地位,而县域治理在空间上主要对应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是世界各国巩固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政策供给演变来看,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后,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是惠农政策的重点,实现了国家在农村地区重资源“汲取”向“给予”的转变。在对现有惠农政策梳理基础上,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组织建设等五个维度,形成我国惠农政策的框架体系。文章从政策执行角度指出,政策协调性、政策宣传力度、农民政策需求调查是影响惠农政策绩效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和优先领域。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 ,如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 ,而政策因素作为人与物的中介和结合 ,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政策科学 ,农业就发展或发展较快 ,政策有偏差 ,农业发展就受阻碍 ,所以研究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因素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农业政策有几个主要功能 :首先是对不合理或有危害行为的限制和矫正 ,政策是生产主体经营的行为界限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由政策统一规范 ;其次是对正当经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为背景,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政策制定、实施效果、制约因素和完善途径进行探讨。农业的弱质性和重要性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的两大主要根源。新形势下,农业补贴政策发挥增产增收的作用初步显现,但还存在着补贴结构不合理、补贴方式不合理、政策空间利用不充分、管理体制分散、制度和法律保障缺失等制约因素。要充分发挥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必须在WTO框架内有针对性地完善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飞跃。随着农产品市场化和农业生产国际化程度加深,我国已步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其间,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和内部发展因素制约,中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依旧面临不少挑战,存在许多问题。2019年5月,九三学社中央在邕举行第21次科学座谈会,聚焦我国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8.
《大公报》在中国报业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历史地位,不仅居于当时的舆论首席地位,而且是唯一荣获国际新闻奖的报纸。然而《大公报》在我国的新闻史教材中长期处于冷落状态,往往未被专章专节论述,篇幅比重偏小,而且历史发展轨迹模糊不清,不符合中国新闻史的真实图景。这种情况既有对《大公报》政治骂名的规避,也受到政治大环境的影响。现在学界对《大公报》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但这些成果并未充实进新闻史教材,造成研究成果与教材编撰的脱节。  相似文献   

9.
农业减灾与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逢贤 《中国减灾》1998,8(2):23-25
农业减灾与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卜逢贤(西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的农业问题是本世纪末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政府部门多次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新闻单位也把农业问题作焦点话题特别报道。无庸置疑,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在政策、科技和投入等因素作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连年丰收,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巩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生,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就没有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和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和富裕。要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在不断适应市场、开发市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以创新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和主旋律。巴盟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域、资源、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牧业经济在全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居于主体地位,工业、流通业及相关产业多数是依托农业、依托本地资源派生而形成发展的,农业人口多,农牧业主体作用强,农业比重大,工商业及相关产业对农牧业的依存度高、农业影响程度深,是巴盟经济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和最基本的盟情。在这样的基点上,要推进和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实…  相似文献   

12.
马勇 《人民论坛》2013,(10):105-107
当前,农村城镇化浪潮正在冲击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农业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农村城镇化速度和规模的重要因素.在农业城市发展进程中,能源短缺和能源浪费问题并存,因此,研究农业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发展路径和政策调整对建设生态文明型农业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下,我国商人阶级所代表的利益是多元化的,城市商人阶级没有平等自由的主体身份,往往依附于君主权威和农业供给,所以没有出现独立自治的商人团体和城市自治。通过分析商人阶级的地位,比较影响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与西欧城市不同发展结果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4.
鲁蒙娜 《人民论坛》2010,(12):172-173
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下,我国商人阶级所代表的利益是多元化的,城市商人阶级没有平等自由的主体身份,往往依附于君主权威和农业供给,所以没有出现独立自治的商人团体和城市自治。通过分析商人阶级的地位,比较影响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与西欧城市不同发展结果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发挥县级行政管理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长达数百年的内蕴自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则不同 ,自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要在短得多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超常规发展 ,以尽快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其间政府扮演着一个特殊角色 :现代化的启动者和推进者。而对较之城市更为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 ,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则更为显著。其中县级政府居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在我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县级行政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层次 ,上有中央和省、市 ,下有乡镇 ,它一头…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对海南的启示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为祖国宝岛,台湾地区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及其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台湾地区农业的成功有许多因素,除稳定的政策、投入、教育和高效实用的农业服务组织外,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功不可没。2019年,海南省委5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全省农业一盘棋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本文通过观察台  相似文献   

17.
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屡遭冲击,几经演变,但仍未改变其基本精神,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居于主流的地位,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中国儒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伦哲学,以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道德的完善为宗旨,强调群体  相似文献   

18.
王阿戈 《传承》2010,(21):114-115
政策制定在整个过程中居于枢纽的地位,先进行良好的政策与规划,得到一个为社会所接受的可行方案,政策过程才能进展顺利,政策运行才能确保成功。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以启发适应未来全球化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潘雪芳  张永 《人民论坛》2014,(14):93-9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但由于历史原因,早期为了支持工业发展而选择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策略。如今,虽然我国的农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上仍大大落后于工业,而要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因而我国开始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一、了解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明确教学目标本课按照三次产业的排列顺序,分别介绍了构成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三大产业,分析了它们各自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好本课,有助于了解我国的国情,正确认识我国各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重要意义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当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意义。可见,本课介绍的内容是经济常识中不可缺少的,它在全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本课的地位,其教学目标可作这样的表述: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三大产业的划分情况,明确农业和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意义。具体要求如下: (一) 在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农业的特点以及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懂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明确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