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持起诉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原则,源自前苏联对民事诉讼的社会干预理论.但是对支持起诉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价值所在与制度构造,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检察机关正在开展支持起诉的试点与探索,对此,有必要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分析.笔者主张对支持起诉原则进行改造,构建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一、检察机关对支持起诉诉讼中的错误进行监督(一)检察机关参与支持起诉程序的权能检察机关是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机关,但同时法律还规定检察机关对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行使保护职能,该职能实际上是在确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地位,最为明显的就是公益诉讼制度及支持起诉制度。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和检察机关介人民事诉讼的制度设计,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扩大司法对社会的间接管理功能。可见,检察机关实际上有两大权能,其一,是监督职能。检察机关行使的法律监督权是一项程序性的权力,不具有终局和实体的意义,其本质就是要用程序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支持弱势群体起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拓展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完善的支持弱势群体起诉制度对创新发展检察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立法上的缺失、理论上的分歧、适用中的混乱,都使得我们有必要对支持起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支持起诉不应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应作为一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并通过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主体资格、适用的案件范围、方式以及内容,以期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支持起诉中的应有职能。  相似文献   

5.
陈昊博 《法制与社会》2011,(34):115-116
支持起诉在一些教科书中被当作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而这一原则与其他的基本原则所不同的是该原则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来加以支持,因而有很多人不认为支持起诉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发现在司法实践中每年检察机关所办理的支持起诉案件是非常多的,而其他主体支持起诉的案件几乎为零,显然检察机关已经成为支持起诉制度的主体。因而有必要对检察;饥关支持起诉的基本原则问题进行探讨,以达到明晰法理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曹国华  陶伯进 《河北法学》2012,30(6):184-185,186,187,188,189,190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由于其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导致其利益更易受侵害,而非制度化的私力救济往往构成社会风险的重要来源.通过支持起诉制度将其权利救济纳入正当化程序有利于消除风险的不确定性.检察机关对农民工支持起诉应在充分尊重私权自治基础上,遵循合法、谦抑和有限原则,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案件范围为农民工因为劳动关系而产生实际损害.在对农民工支持起诉活动中,检察机关兼具诉讼程序参与者和法律监督者的双重地位,相应地具有立案权、收集证据权、提出支持起诉意见权、出席法庭权、对审判活动提出意见权和抗诉权等职权.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时代检察监督背景下,民事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主动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纾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为规范完善基层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提供解决思路。一、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支持起诉的基层实践与难题民事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楼辉 《中国检察官》2023,(11):51-54
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是近年来检察机关在能动履职理念指引下自觉畅通司法救济渠道、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行使实质平等的重要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对诉权行使实质平等的现实需求,检察机关亟需重新审视因支持起诉所产生的案件增量与诉源治理之间的关系,明晰支持起诉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制度构建的逻辑,减少诉讼弱势群体讼累,保障诉权行使实质平等,推动支持起诉工作从“均码正义”向更高水平的“特殊保护”转变,体现法律保障的力度和检察为民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理论上的困惑、立法上的局限和实践中的分歧制约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职能发挥,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是实现法律监督的法治功能、发挥法律监督的政治功能和拓展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范围的需要,有必要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作为一项制度确立,明确其理论基础、原则以及检察机关在其中的法律地位和权限范围,构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程序。  相似文献   

10.
“外嫁女”征地补偿分配纠纷是中国乡村治理难题之一,检察机关支持“外嫁女”起诉,既是维护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促进纠纷化解的重要方式,也是参与并推动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检察机关在办理“外嫁女”征地补偿纠纷支持起诉案件时,应围绕“外嫁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核心问题,展开调查核实和分析论证,在尊重“外嫁女”处分权的基础上,以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参与调解和解等方式对“外嫁女”征地补偿分配权的诉求予以支持。下一步,检察机关应在继续完善民事支持起诉制度,与行政机关协同配合加强村民自治规范监督等方面发力,切实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检察保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检察机关积极开展的支持起诉试点工作,为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支持起诉原则注入了活力。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只要遵循诉讼的一般规律,在诉讼中恰当定位,就能产生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正>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制度作为人民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通过检察机关支持诉讼能力偏弱的民事主体向法院提起诉讼,补强其诉讼能力,维护其合法权益,真正实现诉讼平等。民事诉讼法把支持起诉作为一项民事诉讼制度予以明确规定。但是,因法律条文规定的概括性以及程序性规则付诸阙如,民事支持起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尚未实现立法者的价值期待。2021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三十一批指导性案例,这是最高检首次发布以民事支持起诉为主题的指导性案例,  相似文献   

13.
《北方法学》2022,(5):136-145
企业合规不起诉是推动检察机关深入参与社会治理和主动延伸检察职能的重要创新举措。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试点地区推行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既是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的政策要求,也是主动延伸检察职能,激活不起诉裁量权的应有之义,还是现代刑事司法模式转换,犯罪惩罚轻缓化的时代趋势。目前,我国企业合规不起诉主要内嵌于相对不起诉制度之中,具有放过“企业和企业家”之双重效果,其主要适用于中小微型企业实施的轻微犯罪,并与听证制度、第三方机制以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结合紧密。实践中,其还存在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滥用、涉案企业合规考察期限过短、企业有效合规标准不明确以及合规监督管理机制失灵等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及时修改法律建构独立的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确定一定幅度的合规期限并设定科学的监管体制和合理规制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4.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诉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察机关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在此宪法制度的前提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应该限于几种特定类型的案件范围内。检察机关可以通过直接起诉、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和参与起诉四种方式提起民事公诉。为了实现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职能,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应该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5.
企业合规不起诉由检察机关闭环运作,引发了对检察权异化的担忧以及程序正当性的追问。宪法、刑事诉讼法对法检权力以及相互关系的基本定位,起诉法定主义与便宜主义相结合的诉讼制度,决定了我国检察机关只具有有限的起诉裁量权。对涉嫌重罪的企业直接合规不起诉,逾越了起诉裁量权的范围。企业合规改革需要挖掘法院的角色定位与功能。中国特色的合规不起诉制度,应根据企业犯罪的轻重分别采取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暂缓起诉制度。前者适用于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范围内涉嫌轻罪的企业,其是否不起诉由检察机关独立决定,无需法院司法审查;后者适用于涉嫌重罪的企业,其是否不起诉需要通过法院司法审查决定。法院的司法审查应是实质性的,是否满足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以及是否存在预防刑、责任刑的削减是审查的重点。同时,对于已经起诉的涉企犯罪,法院也需要主动进行审查,包括有无事前合规计划以及评估事后合规整改的可行性,并依据企业合规的情况予以妥当处理,以建构企业合规不起诉法院司法审查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护自然人的合法权益,基于个人信息的私权属性,有必要通过打通民事救济途径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在现有法律框架和司法实践情形下,检察机关民事诉讼监督职能难以发挥,通过刑事手段无法对信息所有人个人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因此检察机关支持受损的自然人进行起诉具有必要性。与此同时,检察机关长时间对支持起诉的有益实践和其特有的职能优势决定了其在支持起诉时具有证据固定、侵权人确定等方面的优势,这就为检察机关进行支持起诉提供了可能性。在具体制度设计时,可从案件类型、来源、程序启动、证据固定以及职能延伸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员开展监督考察是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最大特色和成效所在,但实践中该项制度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附条件不起诉工作的推进。本文以B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具体制度及实际办案工作为基础,重点研讨附条件不起诉的后续监督考察工作,为检察机关今后适用该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支持起诉原则是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参加公益诉讼的主要依据,对我国公益诉讼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然而支持起诉作为我国一项民事基本原则有着重大的缺陷,应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引入公益诉讼领域。并需要对其在主体资格以及支持起诉的公益诉讼的范围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经过审查起诉,决定不将案件移送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活动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在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种不起诉。这项制度在保护人权,减少讼累,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教育和感化犯罪嫌疑人,减少消极因素,缓解社会冲突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地方检察机关由于受执法观念、执法水平及执法环境的影响,在行使不起诉权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的不起诉案件专项复查活动,笔者对检察机关在行使不起诉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以期对不起诉权的正确行使及不起诉制度的完善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高峰 《法制与社会》2011,(31):129-130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刑去个别化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合理运用,是当前司法改革亟待建立的重要内容。尽管检察机关在当前法律框架下不具备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权力,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刑法三大原则及法院定罪原则并无违背,符合法治要求之合法性。在设计上,应明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运作程序及监督制约,以探索符合基层检察机关实践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