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何乐 《群众》2023,(4):34-35
<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内消费市场升级的高级形态,也是对接全球消费市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枢纽和平台。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南京坐拥“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消费市场辐射南京都市圈3700余万人,是全国首个人均社零消费超8万元的城市,占领消费制高点、发展高度繁荣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
时尚消费     
《今日广西》2007,(24):48-48
光阴荏苒,岁月更替。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本刊全新的“时尚消费”栏目与您见面了。“时尚消费”顾名思义,最讲究的是“时尚”二字。今天的时尚潮流千变万化,追逐时尚。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的习惯动作。“时尚消费”是面向广大读者.提供消费资讯。引导消费潮流、关注消费热点的消费服务类栏目,是读者朋友的消费参谋,旨在为读者朋友提供全方位的消费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聚焦“有人”“有意愿”消费,进一步增强城市吸引力,改善居民预期;聚焦“有好物”消费,进一步提升供给品质;聚焦“有地儿”消费,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聚焦破解“堵点、痛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消费条件。近两年来,全市按照《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协同,多方发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受疫情冲击、国内经济发展“三重压力”以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进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消费首次被置于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首位,但我国的消费环境却成为制约扩大消费的“瓶颈”。三鹿奶粉事件、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美的紫砂煲、家乐福价格欺诈……消费领域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我们不禁要问:如何营造一个诚信安全的消费环境,让百姓放心地消费?  相似文献   

5.
蒋献忠 《群众》2023,(6):31-3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江苏省“十四五”消费促进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苏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苏州商贸业最发达地区之一,姑苏区着力加快消费升级、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发出最强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姑苏区是苏州的政治、教育、文化和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6.
畸形消费面面观吴宝科一畸形消费的类型1、炫耀型消费“炫耀消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最常见的“社会病”之一。这种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其目的已不在于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以及正常的精神需要,而是把消费作为一种标志、一种象征———自己富有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郑红娥 《人民论坛》2023,(18):30-35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行为模式呈现出以“自我”为消费主导的趋势,引发新型消费方式的产生。新型消费形态不再仅指消费者消费或购买物品,消费者也参与到品牌的创制过程中,并推动品牌更好地改变世界,即表现为“消费—互动—创制”整个过程,引发了消费供需两端深刻的变革。Z世代作为引领新型消费方式的“主角”,具有以下消费特征:悦己而不利己;务实而不节俭;重视商品的多方价值,而不仅是符号价值。为此,未来的消费趋势为更注重生活的品质,从效率性消费到发展性消费,以“体验+互动+创制”营销方式推动多样化生活风格的营造,最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北京观察》2023,(5):14-15
<正>2021年实施专项行动以来,北京市以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指引,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导向,建立各区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速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商务部等14部门于2019年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试点工作。“十四五”规划纲要就“培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明确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9.
陈抗行 《小康》2005,(7):3-3
“消费小康”是个什么概念?窃以为,可以对其作大体的量化界定:这是摆脱了“短缺经济”时代物质匮乏困境的消费层次,人们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得到满足;这又是受制于现实市场和资源环境因而相对缺乏弹性的消费层次,适度、节约、平衡仍为消费者不可忽略的关键词。“消费小康”曾是国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即便是历史上那些传为美谈的“盛世”,其实也从未达到过这样的消费水准。封建社会的巅峰之期“康乾盛世”,在当时抵达过中国的西方人留下的文本中,却是一片充满饥饿与贫穷的苍凉景象。而今天,中国的广大地区已然陆续进入“消费小康”时代…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变革与精神消费升级催生了数字内容的生产,青年群体通过会员消费成为数字内容的主要消费群体。通过对青年群体会员消费的剖析,可以发现,青年群体会员消费具有“唯快不破”的即时性获取、“体验至上”的情感性满足、“层级差异”的可见性供给等特征。青年群体会员消费的实践逻辑,在个体层面体现为时间控制和轻歇体验,在群体层面体现为圈层区隔与自我归属,在社会层面体现为动态诱导和非会员排斥,从而在会员消费过程中给青年群体带来情感满足、圈层归属以及碎片化消费、身份焦虑的双重影响。为了避免青年的盲目消费,也为了会员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建构会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从青年自身、网络平台和国家治理三个层面共同完善会员消费市场,引导会员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方维慰 《群众》2013,(6):79-80
随着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已然与“物质”、“能源”并驾齐驱,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信息消费就是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方式逐步由最初的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方向转变,信息消费的潜力与空间将快速释放。蓬勃发展的信息消费正日益成为我国新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2.
《人民论坛》2023,(18):14-15
<正>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3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场景全面拓展,消费潜力快速释放,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幅都保持正增长,二季度累计增幅更是达到7.6%。从排起长龙的餐饮门店到摩肩接踵的旅游景点,从电影票房刷新纪录到铁路暑运再创新高,火热的消费彰显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我国消费复苏不仅有量的扩大,还有质的升级、结构的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崔晨 《北京观察》2013,(11):26-29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首次把“三驾马车”的序列做了调整,把消费在拉动中闺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提到了第一位。发展实践证明,在这三大因素中,消费需求是经济有效增长最持久的动力。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速旱稳步增长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一驾快车。  相似文献   

14.
陈涛 《群众》2024,(4):6-7
<正>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消费大省,需要更加努力在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自2021年开始,全省商务系统突出“省市县、政银企、线上下、内外贸”四个联动,多措并举打造“苏新消费”品牌,开展“苏新消费”四季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市场回升向好。强化政策供给,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15.
当出口贸易持续下降、民营部门投资难以拉动之时,在我国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中,也许只有扩大消费才能真正地扩大内需,从而更好地刺激经济复苏。在此背景下,5月12日,坊间流传许久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按照银监会发言人的说法,在一个月的征求意见完毕后,银监会将在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四地各设立一个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试点,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这个在西方世界已经存在了400年之久的古老事物,正承载着“金融创新”和“刺激消费”的双重使命正式降生中国。  相似文献   

16.
左从林 《群众》2014,(9):29-29
绿色消费,是一种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消费行为,是一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世界消费发展大趋势,它包含了“理性与责任”等元素。绿色消费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变革,是对原有消费方式、消费理念的变革。既然是变革,就得拿出变革的勇气与定力、责任与担当,以对子孙负责的态度,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相似文献   

17.
论消费效益     
消费效益的涵义指什么?研究消费效益有什么意义?衡量消费效益的标准和指标有哪些?怎样提高消费效益?这些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消费效益的涵义以及研究消费效益的重大意义 消费也是生产。马克思指出:“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自然界中的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例如,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在消费这个第二种生产中,与第一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样,也需要“投入”,即消耗一定的消费资料和劳务;也有“产出”,即人们体力、智力的恢复和发展,人本身的  相似文献   

18.
法国作家雅克·迪泰特在其新书《生活得更富裕》中描述了加入“女女同盟”进行消费女性的特征:她们收入不菲;日常生活中精打细算;喜欢旅游和文化开支。这种新的女性网络关系应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用最少的钱享受生活。它可以避免过度负债的危机,所以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这样的消费者是“精明”、“负责”、“积极和可持续”的。在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消费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新华 《今日浙江》2010,(4):59-59
节日长假是各项消费的高峰期,也是各类消费纠纷的高发期。根据以往经验,消费纠纷主要出现在购物、旅游、餐饮、家政服务等方面。为此,有必要提醒消费者节日消费“八项注意”:  相似文献   

20.
[案例背景]又一个“五&#183;一”黄金周来临,钱包鼓起来的市民除了用现金消费外,更多人都会使用信用卡来购物消费。但使用信用卡消费的人们,须好好看管自己的信用卡,免得失窃后被他人消费获利。近日,上海静安法院对夏某诉上海久光百货公司赔偿信用卡遗失后被他人再度消费4605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对夏某之诉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