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空间治理中存在政府、私营部门与社会组织三大主体,政府基于权力理性扮演着网络空间法规秩序构建者的角色,私营部门基于利润理性扮演着网络技术制度的构建者与自我规制者的角色,社会组织基于价值理性扮演着网络价值标准的制定者和社会监督者的角色。三者互动,共同推动网络空间有序化发展。政府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核心责任是通过法规治理寻求网络产业较快发展和网络空间安全有序之间的平衡,因此,通过构建政府的平台治理模式,根据议题属性,区分政府介入治理的程度、强化主体之间的协同、注重事前预警而非事后惩罚、提升政府官员综合网络素养等途径强化政府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责任,不仅有利于改进网络发展环境、兼顾网络发展中的公平问题,而且有利于限制私营部门私权力的扩张,保障网络空间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治理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也是统一战线承担关键角色,发挥独特功能的重要领域。新时代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法宝作用的凸显和“四个服务”的界定,赋予统一战线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中国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内部压力、外部挑战以及外部监管不足,凸显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体、理念和目标的内在契合性是统一战线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现实逻辑。统一战线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路径包括网络空间治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合作型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的构建以及对网络空间治理实施全程跟踪和全方位监督监管。  相似文献   

3.
高校内部权力的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是高校权力规制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权力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影响相对较小、隐匿性强的权力失范现象仍时有发生。对高校内部权力失范案例进行梳理发现,“关系”是隐匿在权力失范背后的力量。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看,高校内部权力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富集性、自主性和联通性等特征。高校存在“首长”主导型、跨部门“合谋”型、同部门“合谋”型三类关系结构截然不同的小团体。高校应从重视权力规制走向重视关系治理,从重视制度建设走向重视规则完善,从重视决策过程走向重视决策监管,将权力运行场域重塑、权力行为规范和权责意识强化有机统一起来,有效实现对权力失范的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及公共性等特点。这些年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过程中,随着众多社会主体的参与,逐渐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力量共同治理的模式,这一模式显现出多元治理的特点,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但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特定的权力转型期,社区治理中传统的政府公共权力还在主导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公民参与的意识还很淡薄,公民参与权利也得不到保障,传统社区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还没有根本转变,这是造成当前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缓慢,公民参与动力和能力不足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以社区公共权力“契约化”转型为分析视角,对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尝试构建公民和谐有序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治理呼唤多元主体合作共治,作为政府与网络用户的链接纽带,网络平台已经承担起治理责任。平台责任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共理论、行政法原理与权责一致原则;根据责任的两面性,平台责任分为积极作为义务和消极不利后果,在我国法律规范中表现为行政义务和行政责任;行政义务分成行为责任、结果责任、制度责任和原则性责任;平台责任的实现有赖于传统和非传统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网络政治参与本身是利弊兼备,喜忧参半的。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解决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的参与危机问题,就必须对其实施必要的治理与调适。科学设定网络政治参与的推进路径,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软件”,抓制度环境建设;一手抓“硬件”,抓网络平台和政府信息化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依法治理与和谐调适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保障合法参与相结合,适度参与与有序参与相结合,文化整合与道德规范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为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提供全面保证。  相似文献   

8.
随看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膨胀,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政府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行政环境和日益严峻的挑战,以往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已经难以处理城市中日益增多的公共事务,需要越来越多的治理主体参与到城市的公共治理之中,城市治理主体在逐渐多元化。其中,经济组织逐渐成为城市治理中除政府以外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治理主体。然而,在城市治理中有些经济组织也出现盲目最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存在诸如,煤矿黑工事件、矿难事件、伪劣商品屡禁不止,食品、药品等问题,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微博时代的到来推动政府治理模式转型。微博以其独有的特性让治理主体变得多元化,结构变得扁平化,治理过程更公开透明,政府决策更科学民主的同时,也给政府治理带来新的问题。本文通过阐释微博对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的影响,以及微博给政府治理带来的新问题,探讨政府如何善用微博推动治理转型,为政府正确利用微博平台进行治理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推行协同治理,既需要社会基础,即政府对社会主体地位的尊重,并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又需要实现机制,即构建沟通渠道和参与平台,并健全多元主体间运行机制.为此,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并和社会力量形成治理合力,不断为协同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与制度环境以及体制机制条件.德清县“民间设奖”、“桐庐百姓日”以及慈溪市“和谐促进会”等案例,分别代表了协同治理发轫及生长的三种路径,即自下而上路径、自上而下路径以及上下互动路径.在三种不同路径中,协同治理的发展和完善状况存在着差异.在上下互动的路径中,协同治理的绩效是最佳的;在自下而上的路径中,如果社会力量的发展能够受到政府重视并积极创建协同治理的实现机制,治理绩效比较显著,但政府必须在各种沟通渠道参与平台的构建,尤其是在运行机制的健全方面付出艰苦努力;在自上而下的路径中,因为社会基础薄弱,特别是如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重视不够,加上治理主体本身不健全,就会导致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难以健全,尽管这一路径的治理绩效也比较显著,但需通过培育发展社会基础并健全运行机制来确保其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多元主体协同经常存在动力不足、总体分散、局部协作的问题。通过把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多重动因与过程性特征,建立“动因推动-过程推进”分析框架,选取50个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战略要求、党建统领、需求驱动、问题推动、资源配备、权力配置是影响多元主体协同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表现为“双重聚合”:第一重聚合指战略要求、党建统领、需求驱动、问题推动下多元主体形成共同治理目标,实现“目标聚合”;第二重聚合指以资源配备、权力配置织成主体协同网,实现“主体聚合”。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整合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主要运作方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型与推进。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多元流动的主体、相对无限的客体、虚实结合的元宇宙空间与柔性引导的机制共同构成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整合模式。在此模式运行过程中,既面临着数字经济激发社会整合的内生动力、多元价值环境赋予民众网络归属感、网络政务公开推动公共权力合理施行等全新机遇,也需要应对“信息茧房”削弱社会粘性、人工智能冲击社会结构和“网络民粹”侵蚀网络生态等风险挑战。基于此,要深挖网络空间的“社会共同性”,严守网络社会分化的底线,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协同构建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双重共同体,推动我国社会整合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协作治理已经成为国内学者的新宠。但是,当前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存在着概念运用混乱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英文词组翻译的误差。无论是从原意表达的准确程度来讲,还是从词语的使用历史及政府治理实践来看,"协作治理"的翻译都显得更为准确。协作治理作为政府治理的新模式,它是政府治理应对社会变化需求的选择,它不但强调多主体的全方位参与模式及参与主体间的平等,更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从而寻求一致性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4.
公共权力在治理过程中起着贯穿性的作用,所有的治理主体都是围绕着公共权力开展自己的行为,公共权力不仅是治理主体追求的目标,而且也是它们能够开展行动的基础。美国是有着自治传统的联邦制国家,作为地方政府,它的权力本身是来源于一种权力的授予,这种权力同时也要经受诸多形式的制约。这种授权和对权力的制约,构成了美国地方政府治理运作的核心线索。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设立是政府的一种行政私法行为,即行政主体为了达到公法上的目的而从事的私法活动。投融资平台公司功能的充分发挥吁求政府进行弱行政化治理,赋予平台公司更多的市场自主性,促使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参与市场竞争以及承担政府职责之间寻得平衡。国发[2010]19号文件创设了清理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有益机制。借由公司法以及担保法等民事立法向度,我们可以寻觅到治理地方政府违规担保、债务主体不明、滥发企业债券、混淆企业债务与政府债务等问题的路径,进而构建防治债务风险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基层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其直面具体的公共问题,所以对精准治理的需求更为迫切。从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目标和治理任务等基层政府治理的特征及其暴露的问题来看,基层政府精准治理的路径理应包括强化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完善多元主体参与规则、应用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实现公共利益至上的理念回归。此外,为了确保基层政府精准治理的稳步推进,理解精准治理的动态特征、完善顶层设计、合理界定“治理域”以及防止技术治理制造复杂性等关键问题应当成为进一步关注和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因其动态性和复杂性而使大量问题不断涌现,其对治理的诉求也会不断变更。面对动态的、变化的问题环境,任何预设的制度规则和既有的治理技术都可能是无效的。网络空间治理只能以动态的治理回应动态的问题。在网络空间治理的动态过程中,政府需要动态调整自己的治理角色、治理内容和治理方式,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人等主体的能动性,通过促进主体内部和主体间的有效合作,以合作治理推动公共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网络平台运营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快速发展,网络平台运营的风险逐步显现,而且复杂多变。单一的政府监管模式使政府无法掌握网络交易的基础数据,对其监管的有效性就可想而知。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可以为建构我国网络平台的监管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建构以法治方式为主要途径的多中心网络平台监管模式,充分考虑到博弈各方的利益所在,有效调动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合理地赋予政府、企业与大众不同的监管权力与责任,发挥不同"中心"的作用,合力实现对网络平台运营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是政府管理体制架构中直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单位,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主体。善治的合法性、回应与责任性要素是对地方政府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而当前,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由于治理结构不合理,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公众参与不足,导致回应力的薄弱;利益矛盾冲突多发,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因而,在善治的视野下,就应积极构建高效的合作机制、有力的回应机制与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来改善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采用的是“单一治理”模式。作为一个历史产物,今天,这种模式遇到极大的挑战,其弊端日益显现。面对社会管理中公共产品相对短缺、职能越位现象严重、管理手段陈旧单一和与民争利时有发生等问题,“共同治理”理念被提出来,该理念顺应了时代要求,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公众是“共同治理”理念的主体之一,从物质、制度、效率、动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其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保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