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当前,在数字中国推进中,由于老年人真实的数字生活需求被误读,影响了其有关能力的实现和知识、财富的获取,产生了数字鸿沟。老年人数字鸿沟有现代社会转型的“数字移民”,适应数字化时代节奏相对较弱,网络空间表达渠道受阻的鲜明特征。老年人数字鸿沟产生主要原因在于存在接入、知识、使用、观念、开放五大障碍。数字鸿沟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年人生活品质甚至生命安全、代际和谐、社会和谐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老年人数字鸿沟的治理路径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及相关标准建设,化解技术障碍;加强老年人数字化融入氛围营造,突破知识障碍;加强科技向善及政策创新发展,消除使用障碍;加强老年人自信心提振,破除观念障碍;加强国际国内经验借鉴,打通开放障碍。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工程。然而,数字化与老龄化的交织产生了银色数字鸿沟,为共同富裕愿景带来了挑战。共同富裕的全民共享性、全面共享性及全民共建性内在地决定了弥合数字鸿沟是实现共同富裕愿景的题中之义。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宏大场域下构建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坚持数字赋权与数字平权一体化以充分释放数字老龄化中国优势是共同富裕背景下弥合银色数字鸿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视野中的数字鸿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进程中,我国面临多重数字鸿沟.其中,我国的城乡数字鸿沟具有"三农"问题的特殊背景.三农问题是造成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字鸿沟也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为防止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我国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城乡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推进开放存取运动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需要,开放存取在缩小数字鸿沟和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公平方面体现出重大的社会价值。通过研究近年来开放存取最新进展,提出了推进我国开放存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乡村数字治理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有力抓手。可以从乡村公共管理数字化、公共安全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治理数字化三个层面,对乡村数字治理运行的社会基础加以考察。整体而言,乡村数字治理“三化”取得较大进展,但东中西部乡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各类数字治理技术优化空间较大。在乡村推进数字治理,会面临数字鸿沟,制约数字治理可及性;治理主体数字素养不足,制约数字治理有效性;数字技术场景适配度低,制约数字治理适应性;治理过程“孤岛”化,制约数字治理协同性等现实挑战。未来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乡村数字鸿沟;提升干群数字素养,培育数字治理有效主体;精准研发技术,推动数字技术适配治理事务;加强条块、政社协同,强化数字治理执行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时代,互联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也变得日益复杂。中国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中存在两道数字鸿沟:一是“接入沟”,即家庭背景较好的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性较大;二是“使用沟”,即家庭背景较好的青少年拥有更加健康和高效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两道数字鸿沟均对教育不平等产生重要影响,“接入沟”的影响表现为中介效应,“使用沟”的影响表现为调节效应。由于互联网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率较高,调节效应是当下互联网影响教育不平等的主要机制。在弥合互联网“接入沟”的同时不断缩小互联网使用方面的阶层分化应是未来公共政策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数字鸿沟”不断扩大、数字霸权主义抬头、全球经济社会潜在风险不断增加、全球数字治理制度竞争等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些挑战和风险亟须国际社会合作,加强全球数字治理。无论是美国的“数字霸权”还是欧洲的“数字主权”,都因基于私利而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作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国,中国坚持数据主权,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发展,积极开展数字技术国际合作,为全球数字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是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以互联网蓬勃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就是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要新动力之一。2000年以来,中国积极地开创"新经济",战略性地把"数字革命"转化为"数字机遇",成功地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我国城乡之间的两大"数字鸿沟",并不断收获"数字红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充分结合是中国能够缩小"数字鸿沟"、收获"数字红利"的原因所在。中国拥有发展新经济的巨大空间和前景,但需要克服三大挑战。中国继续开创新经济,应当充分利用中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优势、规模优势,积极构筑全球新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竞争优势,主动抢占"数字革命"制高点,积极引领全球"数字革命";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合力之手,创新和放大"数字红利",推进"新经济"规范、持续地快速发展,发挥新经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潜力;进一步缩小内部"数字鸿沟",为互联网弱势群体创造"数字红利"。  相似文献   

9.
论消弥数字鸿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数字鸿沟的概念 ,认为要理性认识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与贫富差距一样是必然存在的 ,电子政府并不能缩短数字鸿沟的差距 ,并提出了在消弥数字鸿沟中应遵循“泽被全民原则”“普遍服务原则”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全球信息化发展形势的认识,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从而使得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形成的数字鸿沟问题再次走入公众视野。在此背景下,笔者构建了数字鸿沟测算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10—2016年31个省市区的数字鸿沟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显示六年间,我国整体及各区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归因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次是初始信息资源和信息人才、信息资源开发;空间格局演变结果显示,我国信息化建设区域热点分布呈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扩散趋势,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七年间取得实质性提升,由信息化水平的冷点区上升至次冷点区。从形成原因看,中国省际数字鸿沟的存在主要源于中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滞后,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具体可分为政策设计滞后、工业化水平发展缓慢以及信息消费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政府绩效管理鸿沟指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实践各环节间出现的不对接与断层,是导致绩效管理有效性不足的重要成因,涉及绩效管理理论学说与实践的鸿沟、采纳与执行鸿沟、供给与需求鸿沟、绩效信息的收集与使用鸿沟。各绩效管理鸿沟对应不同的现实表现及形成逻辑,在未来研究中有一些可供探讨的关键议题。应用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可实现对政府绩效管理鸿沟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跨越数字鸿沟--构建中国电子政府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是世界各国政府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电子政府必须跨越数字鸿沟这个障碍,同时还要关注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提出,是立足于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现状作出的关键性抉择,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略.要深刻认识智能媒体应用于社会治理带来的新变化,理解智能媒体对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的作用,把握智能媒体以及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本内涵,结合传统社会治理的特征,更好地利用智能媒体平台进行社会治理,为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目标作贡献.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如何影响社会治理过程并推动治理共同体构建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权责对等、激励机制、共识机制与共享机制等关键要素。在与社会治理的深度互动与融合发展中,数字技术形成了赋能工具、治理机制、价值标准与治理手段等治理属性,能够拓展社会治理网络、整合与优化社会治理资源、重塑社会治理公共价值以及推动社会治理制度再生产。数字技术有望解决治理模式转型的稳定预期以及社会治理共同体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但亦存在治理风险。国家要继续推动面向数字化的政府转型、构建面向数字化的规则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发挥数字技术更积极、更有效的治理动能。  相似文献   

15.
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则为其提供崭新的实践形式。基于技术与民主的深度耦合,数字技术以重塑时空关系、构建对话场域、促进智能决策、激发主体意识和打造实时监督等方式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并显现出人民至上性、智慧聚合性、普惠共享性等特征。然而,在数字赋能的同时,存在数字鸿沟阻碍平等民主、算法传播遮蔽真实民意、数字形式削弱协商民主人文性以及数字失控抑制民主监督实效等问题。为推动数字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化实践,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彰显内生性制度优势,遵循“人民性”的价值引领;二是弥合数字鸿沟,破除信息茧房,塑造人技共治和强化数字问责,以构建法治保障体系,从而推动数字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国家要现代化 ,就必须跨越数字鸿沟 ,实现信息化 ;中国共产党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就必须实现现代化 ;而党的建设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途径 ,只能在信息化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世界有关国家网络信息传播权、网络合理利用制度、技术规避措施等版权规则对公众获取文献的影响,认为由版权制度引起的数字鸿沟应该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技术对公共治理的深入参与,行政法治体系在应对法律复杂性、数据鸿沟、权益保护以及行政公平失衡等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在意旨与遵循层面,数字时代的行政法治建设应当致力于推进数字法治政府的实现,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要求行政权坚持人的目的属性,积极探索技术应用与制度建构的平衡。在实践层面,亟需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的法律框架,优化公共治理中的算法决策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法治化治理格局,并强化数字时代的行政法治意识,从而推动数字时代行政法治建设迈入新阶段,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多元思潮和科技革命的交织影响下,公共需求在领域、结构、层次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同时,超大城市的有序性与可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研究这些变化与挑战,系统分析新时代社会形态特征,超前研判超大城市发展态势,从而构建以法治、德治、自治为重要保障和途径,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以基础设施为支撑、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流程机制为内涵,倡导多元协作的治理主体、科学柔性的治理流程、人文法治的治理逻辑、善治高效的治理目标的数字时代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模式,提出实现超大城市信息实时感知、融合共享、关联处理、智能分析和动态决策,推进控制流、信息流、知识流、价值流的协同优化的实施路径,提升超大城市经济建设价值、社会生态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治理机制价值,提高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真实性与有效性始终是政府治理的基本追求。数字中国时代,数字空间的出现以及数字中国的治理需求催生了数字政府这一新的政府形态。从实体政府到数字政府的形态变迁并未改变政府治理的基本追求,数据治理与数字治理正是数字中国时代政府对真实性与有效性治理的双重回应。然而,随着数字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已有的治理方式难以满足数字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数智治理作为人文智慧与数字智慧融合的产物,其通过数据智能化治理和数字智慧化治理的方式对原有的治理方式进行智慧化升级,是面向未来的数字政府治理新形态,更是通向未来的善治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