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团场过年     
张继 《兵团工运》2020,(1):51-51
春节将至,团场小镇过年的喜气越来越浓。雪花在空中似蝴蝶般飘舞着,仿佛也赶来过年似的。几个孩子在雪中玩耍,"咯咯"的笑声,让我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那时,团场的生活艰苦,平时缺吃少穿,小孩子都盼着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好吃的。每年,腊八刚过,母亲开始忙碌,白天干连队农活,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在煤油灯下。  相似文献   

2.
艺海轻舟     
那一年我分配到远离故乡的一个城市工作,成行前的一个多星期,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除必须的被盖毛毯等生活用品外,母亲还在行囊中放入许多我喜欢吃的腊肉、薯条之类;看到这些足以开个小杂货店的吃用之物把旅行袋塞得龇牙咧嘴,我不由有些为难起来,便对母亲说;你总不能让我把整个家都带上吧。母亲放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来,端详了我半天,然后才指着背包回答我说:可不,出门在外,今后这就是你的家,就是你的整个故乡了。  相似文献   

3.
兵团农牧团场工作会议的十条优惠政策,给团场人吃了一颗定心丸。穷则思变,富则安心,这是团场人的共同心愿。近日,三十三团党委、工委就加速庭院经济发展,尽快让职工富裕起来,召开了专题扩大会议,制定了八条发展庭院经济的具体措  相似文献   

4.
变迁     
久违农场的老街了。曾有数次,它都在我的梦中闪现。许是怀旧,前些日子我旧地重游,儿时那其乐融融的感觉已无从寻觅,老街冷清多了。 记得儿时家住连队,那时生活条件差,吃得苞谷面馍,菜里也很难见到肉。于是我常常盼过年——那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待望眼欲穿的日子终于来临  相似文献   

5.
陇西是个能把时空凝滞住的地方,它没有什么优美的自然风景,也缺少闻名于世的人文山水,它的风味很难一时说得出,但其深厚的底蕴和浓郁的风情总让人有品评的欲望。出门在外,一说是陇西人,别人非得把你和腊肉联在一起。陇西人会吃, 吃得讲究。单就肉而言,便有腊羊肉、  相似文献   

6.
<正>已是腊月,年关渐近。作为出生于团场六七十年代的人,那渐行渐远的儿时团场的年味,仍时常萦回在脑海里。当时团场有句俗语:大人望种地,孩子盼过年。大人们深知,只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了收获才有喜悦。孩子们单纯幼稚,只晓得过年有糖吃,有新衣穿,有好玩的,巴不得天天过  相似文献   

7.
童年的春节     
我童年时代的春节,是在团场基层农业连队度过的。小时候,物质匮乏,父母收入微薄,全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我非常清晰地记得:一家人平时吃的多为玉米面、白菜、萝卜、土豆;穿的多为粗布衣服。只有到了春节,全家人才能痛痛快快地吃上几顿肉菜,我和弟弟们才能穿上布料稍好的新衣服。所以,在那个生活艰苦的童年时代,我最热切期盼的就是过春节。  相似文献   

8.
青豆炒腊肉     
正我做的青豆炒腊肉,有浓郁醇厚的腊肉味和青豆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主料:鲜嫩青蚕豆300克、腊肉300克辅料:白糖、红小米辣椒、味精、盐  相似文献   

9.
前些天还闷热难耐,让团场里忙着秋收的农工难以承受,忽然间秋姑娘像是施了魔法似的,一下让身边的空气变得凉爽起来,忙着秋收的人们不得不添上保暖的厚衣服,还穿着盛夏翠绿夏装的胡杨也一下被染成了金黄色,棉田里的棉桃也急着张开了嘴,吐出银白的棉絮,果园里人们收获着脆甜的香梨,塔里木的秋天就这样悄悄地来到了。作为生活在团场的人,我能深切体会到农工对秋  相似文献   

10.
榆钱的记忆     
进入四月,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忙季节,农场的榆树上又结出了一串串的榆钱儿,我揪下一串,塞入口中,咀嚼着,那种味道我历久弥新。记得儿时,每当榆树结出榆钱时,我都和一群群玩伴结伴出去勾榆钱吃,那时根本不知什么是卫生不卫生,捋下来一把就往嘴里塞,个矮的只能在下面吃,个高的可以爬到树上面吃,有时会爬得很高,把树梢顶尖上的大榆钱勾下来,然后扔到树下,让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不愿成为特殊的客人。1931年4月的一天,中央红军在东固准备迎击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毛泽东到红三军团4师2团检查战备工作。中饭时,团长叶长庚到伙房,把自己的2斤腊肉拿出来招待他尊敬的“毛委员”。毛泽东吃饭时,看见别人是一碗竹笋炒豆腐,自己则多一大盘腊肉,他微笑地问道:“叶团长,怎么搞我特殊化哟?”彭德怀军团长也道:“咱们红军可是官兵一致呀/叶长庚连忙解释:“首长,这腊肉是我自掏腰包买的。”毛泽东听了,端起腊肉,对其他干部战士说:“你们团长请客,每人吃一块……”毛泽东下基层也不白吃白住。1933年…  相似文献   

12.
人勤春来早,心喜憧憬多.农二师二十九团二十连承包户丁国栋来到自己的棉花地里开始忙碌了起来.丁国栋今年比往年更为积极、乐观.究其原因,丁国栋说:“是团场好政策加上二十连党支部对我真心帮扶,让我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11月22日,农八师一二一团五连职工李晓燕手捧着团场刚刚兑现的7.4万元棉花款高兴地说:“今年我种植的40亩彩棉,单产达到了330公斤,团场除了无偿为我提供棉种和土地利费减半外,还以每公斤高出白色棉1元钱的高价收购了彩棉,细算一下,40亩13000公斤彩棉,团场让我增收了21000多元”  相似文献   

14.
正我出生在80年代,那时托儿所是团场连队特有的托幼机构,学前年龄层、不同民族的孩童入托在这里学习生活,托儿所成为了一代兵团孩子成长的摇篮。儿时我家住在连队,母亲是连队托儿所的保育员,从我记事起,每天我就跟着母亲去托儿所。连队的托儿所有两间大房子,小班中班一个房子,大班一个房子,团里配发的木质小床、对  相似文献   

15.
天上月儿圆,手中月饼香.转眼又到中秋佳节,超市里琳琅满目、独具匠心的月饼早已纷纷登场亮相,令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样的月饼十分惹眼.买月饼、送月饼,满街弥漫着月饼的香味,那香味总是让我回忆起童年. 中秋佳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记不起来,我只知道中秋节就意味着有月饼吃,儿时的我认为,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月饼,所以我总是巴望着中秋节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三八"妇女节又到了。为了让这个节日过得温馨甜蜜,老公和我商量好,下午外出踏青。中午回到家,一进门便闻到一股腊肉香味,"好香,是我最爱  相似文献   

17.
团场,我的根     
正从逃离我出生的团场,到父亲去世再次回到家乡为父亲料理后事,已整整过去了20年。早想动笔写这一篇关于生我养我的团场,却因为一直感觉无从下手却迟迟没有动笔。今晚,在这个月色宁静的夜晚,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响声,让我有了一种写作的欲望。我从小就出生在团场,是一个地道的兵团职工子女。自打我记事起,就常听父母及周围的前辈们唠叨:"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你看某某家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端午节临近,超市里各种粽子开始促销,看着那琳琅满目的粽子,让我想起外婆的咸肉粽。虽然很多地方的粽子也都有吃过,但我酷爱外婆包的广东咸肉粽。端午节前夕,外婆会提前一天到市场,她说五花肉要选粉红脂白、层层分明的。外婆把买回来的五花肉洗干净后切成2指方形的块状,再用盐、生抽、料酒、麻油和五香粉拌匀,腌制一天以上,让调料的香味渗透到肉里面。第二天早上,外婆会早早起来,把泡了一个晚上的去皮绿豆滤水后  相似文献   

19.
故乡的秋色     
正我爱那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春日,爱热情奔放、激情似火的夏天,更爱那故乡硕果累累、风高气爽的秋色。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边的银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直晃你的眼。走近些,再走近些,一团团、一簇簇、一丛丛,密密匝匝,洁白的花朵,像手掌般舒展着,这就是棉花,这怒放的生命,就是团场人赖以生存,让团场人忧愁,让团场人快乐,让团场人引以自豪的棉花!一个个的棉桃好像一个个的铜铃,一串一串,沉甸甸的,把果枝都压  相似文献   

20.
巴扎漫步     
三九天的第一个周五,是团场人赶"巴扎"(集市)的日子。我戴着口罩走在"巴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浏览着两旁琳琅满目的各种时令蔬菜、新鲜水果,思绪却回到了30多年前。那时候,团场好像还没有农贸市场,冬天更没有人卖菜卖水果,整个团场笼罩在冬的尘色中。为了越冬,各家各户早早地便购买了足够一个冬天全家人吃的白菜、洋芋、胡萝卜等,储藏在自家的菜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