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正>随着当前反腐倡廉的深入,如何看待党政"一把手"权力的分权、限权以及如何制约党政"一把手"权力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党政"一把手"权力界限存在模糊地带。党政"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是一个体制性问题,解决权力过分集中要靠民主集中制。不能简单地对党政"一把手"进行分权、限权,防止对党政"一把手"的分权、限权走入误区。限制党政"一把手"权力需做制度顶层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和党政"一把手"特殊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主要是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党政"一把手"赋权过重、监督工作方法滞后等问题。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核心是对"一把手"权力运用的监督,应将上级监督落到实处,把"人"管好;科学设计权力运行监督制度,把"权"管住;完善纪检监察监督机制,把"事"做好,从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要求上规范和监督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3.
谭建 《理论探讨》2002,26(5):64-67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主要是指加强对“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的监督 ,从而促使他们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首先 ,对政治体制进行分析是探讨“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首要途径。而加强监督的必要性在于实现权力委托者意志和利益、进一步识察权力代理者、完善和调整权力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需要。其次 ,主要从权力运行主体、权力授予主体、权力体制内部制度、运行机制及体制外部环境方面提出了加强”一把手”监督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发表 2 0周年。 2 0年前 ,面对“文革”浩劫和国际共运的历史教训 ,着眼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分析我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基础上 ,提出了要从制度上解决对党政主要领导的监督问题。重新研读邓小平这篇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经典之作 ,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廓清对党政一把手监督虚位的认识误区 ,进而从实践上有效解决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虚位问题。一所谓监督虚位 ,就是指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的权力行使的目的、范围、程序和结果的制约、监督出现了空场 ,从而造成了受监督者放纵、滥用手…  相似文献   

5.
“一把手”特权治理困局及其破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目前,一把手权力高度集中,权力配置不科学,权力行使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一把手特权法律界定不清,惩罚不严,滋生蔓延趋势严重。因此,必须改革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体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有效地治理一把手特权滋生蔓延,防止特权衍生为腐败。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困难重重,问题多多.必须从加强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完善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强化对"一把手"权力授权过程、权力运行过程、权力运行结果的监督制约,确保"一把手"掌权以人民的意志为本源,以人民的利益为归宿.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分析了当前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制度和执行面临的困局,对近年来各地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创新实践进行分类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科学界定党政“一把手”的权力边界,加快建立起相互配套的监督制度体系,加强和支持新闻舆论监督,提升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权力是国家的基础,权力配置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权力结构体系中,县级政权是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党政一把手的权力及其运行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县域党政一把手有效履职的同时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就是其中最为值得注意、亟须解决的问题。理论界普遍认为县域党政一把手权力过大、过泛,同时由于权力运行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腐败的发生,而忽视从源头上分析一把手的权力内容与授予机制问题。从源头分析其权力配置问题发现,县域党政一把手权力有法理性和事务性两种授权机制,以法律、法规和文件三种形式授予权力,这表明县域党政一把手权力授权机制和方式多样。同时,授予一把手的权力是该区域全局性和全面性的权力,使得党政一把手权力边界模糊。  相似文献   

9.
“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 ,处于关键地位 ,起着重要作用 ,关系着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事业的成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这是党内监督的重点。一、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1 监督意识淡化。表现在监督的主、客体两方面 :一是监督主体好人主义盛行 ,怕得罪人 ,不想监督 ;监督环境不良 ,缺乏信心不愿监督 ;与己无关 ,不肯监督 ;“一把手”有权有势 ,不敢监督 ;对新形势下监督工作缺乏研究 ,不善于监督。二是监督客体 :有的“一把手”把上级监督看作是对自己不信任 ,反对监督 ;特权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政治权力配置结构中,作为"一把手"的党政主要领导权力过分集中,是遏制权力寻租的制度难题。权力过分集中的产生,既与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文化的消极影响有关,又与对苏共集权模式的简单移植、战争环境对集权的特殊需求,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领导权威和权力运作方式等有关,还与常态政治生活中的制度设计、体制机制支撑的有效性紧密关联,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产物。当前,应从限权"一把手"、清晰厘定职责权限、保持异质权力之间的制衡、形成合力监督、提升制度执行力等方面推进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保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 ,对反腐倡廉起着关键作用。因此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其权力和责任的对等性,决定了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应是简单的“削权”,而应在保证其充分行使权力的前提下,切实做好“制权”。为此,近年来,乳山市通过有效制约“一把手”  相似文献   

13.
同级组织监督是中国共产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方面,当前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和监督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要通过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强化职能、拓展渠道等,积极探索同级组织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党政一把手在选人用人中的权力和责任重大。党政一把手能否正确行使用人权,选准用好干部,对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加强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用人权的规范和监督,确保他们正确行使用人权,本人认为,必须“坚持四权并用,做到四要四不要”。  相似文献   

15.
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尤其是监督好“一把手”,使其不再“死”于权,显得十分重要。虽然我们制订了许多法律法规,已基本形成监督体系,但权力的河水却依然到处泛滥,甚至冲毁堤坝,肆虐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完全筑牢坚实的监督堤坝,未能很好地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何以出现对“一把手”监督乏力现象,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人际关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干部监督工作难度加大,尤其是对有些单位、部门和地区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工作难度愈来愈大。因此,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已刻不容缓地成为党的干部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党政权力监督体系强,社会权力监督体系弱 我国现行的权力监督体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处于党和国家政权系统中的党政权力监督体系和党政系统外的社会权力监督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为避免重蹈“文化大革命”的覆辙,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党政权力监督体系的建设。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监督、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等党政权力监督主体的职责和权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他们的监督拥有奖励和制裁的权力,因而具有刚性的约束力。而属于社会权力监督体系的民主党派和政协监督、媒体监督和公民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虽有所提高,但其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作用却很有限。  相似文献   

18.
在单一制国家,既定的权力结构决定县域党政“一把手”往往在本辖区内发挥着领头羊的角色,在享有较多的权力和缺乏有效监督的不对称结构下,“一把手”发展成“一霸手”的现象容易发生。对此,文章基于人格畸变的心理视角,来解释“在既定的权力结构下,为何有的‘一把手’官员的腐败行为以贪腐为主,而有的则主要表现为行事专断或生活作风问题”这一差异化腐败现象。文章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200份落马县域党政“一把手”的案例分析后发现,人格畸变与“一把手”腐败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效应。其中,交易型人格对“一把手”腐败行为的催化最为明显,“经济寻租”在腐败行为中占比最高可佐证这一观点。其次,人格畸变具有多重、复杂交织特征,各类人格特质的关联性较强,表明由此诱发的腐败行为更具隐蔽性。再次,“一把手”往往在其首个或第二个任期内落马,表明人格畸变对“一把手”腐败的影响应纳入任职时间的情境中加以考察。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论,文章对今后关于加强“一把手”的廉政教育与监督工作实践,从人格畸变的矫正与预防角度提出了政策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对地方党委"一把手"权力制约监督的主要路径包括:以适度分权限权作为突破口,完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加强对"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与问责;完善能正确发挥"一把手"作用的集体决策机制与程序;对"一把手"权力滥用、权力腐败实行政治问责、终身问责、法律问责;整合各种监督力量与资源,突出巡视利剑作用,将"一把手"置身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20.
党的领导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党内民主和党政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实际上是以法制化为取向,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法制系统。本文论述党内民主法制化、党政关系法制化的改革历程、成就及有关理论问题党内民主法制化改革从三个方面进行: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集体领导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党内民主监督,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推进党政关系法制化必须坚持三条基本原则: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依法确立党与国家政权的职能关系,形成权力制约机制;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加强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党政关系法制化的关键环节应是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党的领导权力和人大的监督权力是最高层次的权力平衡制约关系,决定着其他各级各类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