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斯拉夫主义是俄国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19世纪30~40年代形成的斯拉夫派崇尚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希冀以俄国公社、俄罗斯精神、俄罗斯东正教振兴俄罗斯.斯拉夫主义不仅视其为振兴俄国的灵丹妙药,而且视其为人类的普遍真理,可避免整个世界被西方工业社会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所腐蚀.  相似文献   

2.
俄国民粹派文学是俄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得到俄国学者、欧美斯拉夫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关注。在俄罗斯,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比较充分,主要是从文学、美学、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展开的;在欧美斯拉夫学界,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体系,只是经由史学或者社会政治学等学科交叉进行的;与国外的民粹派文学研究相比,中国学界的民粹派文学研究尚显不足,这种研究的不足与民粹派文学的美学价值、史料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是不协调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社是俄国农民的自治机构,是农村的基本组织细胞,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村公社被俄国人视为"特殊的俄罗斯精神".漫长的村社生活,造成俄国农民所特有的社会心理和生存意识,并进而影响到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村社制度孕育了俄国集体主义、平均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村社所具有的经济和社会二重性特征使农民、地主、国家三者的利益得到调和甚至达到平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村社在满足农民基本生存的同时,培养了俄国农民对村社生活的依恋,农民的村社情结却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转型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障碍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就开始制定普及初等教育计划,但直到90年代由于经济的发展才引起社会对普及初等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学校的发展。俄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农村学校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学校,影响了俄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教育民主制改革,俄国农村学校迅速发展,并且产生了一种新型学校——地方自治学校,并逐渐成为农民最理想的学校类型。此外,农村职业学校和校外教育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直到1917年俄国也未普及初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别林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文学批评中,对俄国文化的历史形态、现实状况和未来命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化的反思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的:一是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分水岭,改革之后的俄国社会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二是俄国新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上层,尤其是与上层密切相关的知识阶层,他们代表了俄国文化的现实面貌和发展方向。因此,俄国的民族性呈现出不确定的特点;成长中的俄罗斯文化必然是多面性的文化;民族传统和欧洲影响共同构成完整的俄罗斯灵魂。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为分析俄国国际行为提供了一个外交史的研究路径:20世纪俄国激进变迁的遗产;影响俄国外交的4个持久因素,即相对的经济落后性、多元文化的国家社会、可渗透的边疆及文化的边缘性,这些是正确认识俄国外交的入口.其次,本文分析了影响俄罗斯外交的新因素:苏联解体不仅使整个俄罗斯国家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且使俄国开始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制度变迁,充分理解这一因素对俄国外交的影响,是把握俄罗斯外交政策变迁的关键.最后,本文通过上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分析框架,评价了俄国近年来的外交政策过程,得出了一个较为乐观的结论:俄国不仅是21世纪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是国际稳定和合作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俄国保守主义的关注和考察始于俄罗斯帝国后期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民主派,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俄国保守主义是俄罗斯帝国后期民族精英的主流政治思想和民间社会的主导政治理论,具有很强的沉淀性和穿透力,一直影响到现代俄罗斯人。俄国保守主义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以反对西方文明的普世性,坚持俄国历史进程的连续性以反对社会变革的断裂性,这种对俄罗斯民族特殊性和俄罗斯文化连续性的青睐是俄国保守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核。当前,俄国保守主义研究由分散性考察向整体性研究缓慢过渡,跨学科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成为考察俄国保守主义的一个发展趋势。但俄国保守主义理论内核的模糊性、俄国保守主义主要思想家和经典作品研究的片面性、俄国保守主义研究的断裂性以及学术界对某些重要主题关注的缺失等,是当代俄国保守主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俄国贵族古时候分为大贵族与服役贵族。服役贵族系由封建王公和领主的仆从发展而来。在莫斯科公国崛起时期完成的这一变化,系受到蒙古家臣制度的影响,而蒙古的家臣制又可追朔到中国春秋时期。这一个例表明,蒙古统治对俄罗斯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的影响中,含有中国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普京为适应俄罗斯的社会要求,为尽快实现强国富民的战略目标,在延续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基本社会制度的条件下,对整个国家实行广泛而深刻的整顿和调整.本文根据俄罗斯现实情况,并遵循俄罗斯历史脉络,考察自由主义的俄国化问题,试图将俄罗斯的未来发展在一些领域的体现概括为俄国化的自由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亚社会"俄罗斯化" 概念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响未来中亚社会发展的诸多文化因素中,俄罗斯化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俄国(包括苏联)200多年的影响,使俄罗斯化因素同中亚社会原有的突厥-伊斯兰化文化形成突厥-伊斯兰-俄罗斯化文化.本文就中亚社会的"俄罗斯化"概念作一简要的理论探索.本文认为,"中亚的俄罗斯化过程",是中亚社会"被俄罗斯殖民的过程",也是中亚社会"被俄罗斯同化的过程",同时还是中亚社会"被纳入俄罗斯现代化同步发展轨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前俄国纺织工人的劳动刺激因素》(1)(以下简称《劳动刺激因素》),是俄罗斯学者Л.И.博罗德金(2)等合著的一部探讨十月革命前俄国纺织企业劳动激励机制的经济史著作。该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出版后引起史学界的普遍关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再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如何借鉴历史以防止社会动荡,是国家政权面临的重要挑战。善于实现社会妥协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国家,能够避免革命和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12.
一、成立背景 俄罗斯总统普京执政后,致力于打造俄国特色民主,改善俄罗斯形象。俄罗斯联邦社会院( Общественная пала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щин、(以下简称社会院)的成立就是对俄罗斯现状审时度势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西伯利亚研究》2009,36(2):F0003-F0003
刘爽,1955年12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兼俄罗斯所所长、《西伯利亚研究》主编,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及苏联史、当代俄罗斯问题、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东北地方史、史学理论。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科院科研管理项目、黑龙江省软科学项目等多项。著有:《现代社会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哈尔滨俄侨史》、《哈尔滨犹太侨民史》等专著。  相似文献   

14.
一 俄罗斯素来是一个史学昌盛的国家,从基辅罗斯时期修道士编写历史,到帝俄时期职业史学家撰写历史,再到苏联时期历史学家用马列主义方法研究历史,以至今天俄罗斯历史学家致力于向新史学的转型.已将近千年.其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历史学家,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流派.然而,俄罗斯史学素来不为西方所重视,帝俄时期是如此,苏联时期更不在话下.英国著名史学家古奇在他的史学史名著中将19世纪的俄罗斯史学纳入"诸小国"一章,只给予了两页半的篇幅[1];而美国史学家汤普森在自称"全面而连贯"的<历史著作史>中,将马列主义史学附于"东欧和巴尔干诸国"一章中,也只是几笔带过[2].  相似文献   

15.
中东铁路建成后,大批俄国人来华工作,尤其是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难民涌入中国的哈尔滨、新疆、上海等地.这些俄国侨民把俄罗斯文化引入哈尔滨.俄罗斯文化包含了生活、语言、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并在东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雷丽平 《东北亚论坛》2006,15(1):104-108
俄罗斯农民的东正教,大量渗透了农民自己传统信仰的成分,有些是打着信仰东正教的名义,行的是多神教或传统信仰的诸多内容。俄罗斯农民作为一个缺少文化的下层群体,在东正教信仰上,特别迷信于俄国东正教特有的圣像崇拜,专心于神秘主义。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能透视出被俄国农民改造了的拜占庭东正教文化—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保守落后的实质;也能透视出俄国农民在俄国历史发展中起到的阻碍进步或阻碍改革的历史作用;更重要的是,能透视出俄国,这个革命前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因文化的落后而频频引发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俄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56-1862年是M.H.卡特科夫的自由主义时代,也是他政治和社会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时期.他不仅将《俄罗斯导报》办成俄国最著名的文学杂志之一,还利用它大力宣传英国的政治思想、制度特点和改革经验,希望以此来指导俄国的改革,使其成为俄国自由主义的阵地.同时卡特科夫是渐进式改革的坚决维护者,他认为激进的手段不仅不会实现改革的目标,反而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破坏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在与赫尔岑等虚无主义者的论战中,卡特科夫逐渐从自由走向保守.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俄罗斯是在新总统普京的领导下渡过的。这一年,俄罗斯结束了近10年的内乱.迈出了治理整顿的艰难一步。新的一年将是俄罗斯希望和困难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也是俄罗斯人在新世纪探索国家发展道路至关重要的一年。预计,集权色彩较浓的俄国式资本主义有可能成为俄未来的社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主权民主”是俄罗斯从当今国际政治现实及俄国内政治需要出发而提出来的,它体现了普京的治国理念与政治哲学,折射出俄罗斯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但在俄国内,对“主权民主”的科学性、合法性及其价值定位,都还存在着争议。“主权民主”反映了俄罗斯一定社会发展时期的政治现实,但它毕竟是一种过渡性政治形式。从长远看,俄罗斯的政治体制仍将以民主为导向逐步健全与完善。作为一种理论,“主权民主”上升为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可能性不大。俄罗斯主权民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如何,有待世人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上半叶是俄国社会思潮和文化运动发生多元剧烈变动的重要历史时期。自1836年恰达耶夫发表著名的《哲学书简》并引起俄国思想界的震惊时刻起,就在精英知识分子中间展开了针对俄罗斯命运与前途的民族主义双重话语表述。这种表述的大方向是在短时期内充分学习西方的前提下,确立俄国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独特文化身份。期间俄罗斯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