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市场并非万能,存在着市场失灵,所以政府的基本职能,除了承担传统市场经济中“守夜人”的角色之外,还应承担弥补市场不足的责任。然而,政府是不是有能力解决市场失灵的所有问题呢?事实上,无论是经济理论分析还是经济发展实践都证明,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与市场一样,政府也存在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这就是所谓的政府失灵。一、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学派沿用了古典经济学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
政府失灵与政府寻租──兼论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杨青政府失灵是在市场失灵下实行国家干预和宏观管理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在很长时期内经济资源的配置是由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的。这种调节,在当时曾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3.
一、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双失灵”是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概括称谓;“双失灵”理论也是一种概括的说法,是后人对以管制经济学为主的众多经济学流派有关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理论加以概括总结的结果。其核心内容由以下理论思路构成:市场调节———市场失灵———政府管制———政府失灵———市场调节。其实从亚当·斯密起,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制度就已经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了,但是将管制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加以专门研究,则始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斯蒂格勒。斯蒂格勒将市场供求的价格体…  相似文献   

4.
陈黎娟 《世纪桥》2009,(13):85-85,89
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但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然而当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时,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即与“市场失灵”相对应,还存在着“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5.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确定政府职能的理论前提 ,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不同主张 ,深刻影响着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和方法。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 ,立足于美国的现状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 ,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为分析前提 ,重新审视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论述 ,提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应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模式。本文试通过分析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理论 ,对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一些现实的借鉴。一、西方经济学说中的政府与市场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争论的一…  相似文献   

6.
凯恩思主义以市场失灵为出发点界定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及其经济职能。但是,在60年代末产生的滞胀现象却显示出政府干预的失败。公共选择理论采用”谋求最大发展自我利益”的经济人的逻辑演绎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行为,认为政府失灵既有偶然因素,更多的是必然性的因素。最后对中国的政府经济职能的根本转变问题进行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7.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及不可自救的功能缺陷,因此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现象。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弥补市场不足提供了基本依据;政府失灵又决定了政府干预必须积极、适度、有效,从而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实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二元机制的“凸性组合”。  相似文献   

8.
政府在实现其职能时因决策失误和实施不力等原因而出现“失灵”,使其非但不能起到补充市场机制的作用,反而加剧市场失灵,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寻租活动又是政府失灵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市场失灵、政府失效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红兵 《求实》2003,(6):40-43
经济发展史表明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方式。但市场并非完美无缺 ,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 ,从而客观上要求政府发挥其经济职能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 ;而政府在干预经济的的过程中也会现政府失效的情况。针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 ,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使市场失灵在所难免,而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也将导致政府失灵。现代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经济。市场体系的规范,基础设施的提供,政策计划的制定,和谐社会的形成,这一切无疑都依赖于政府积极有效地介入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主要资源产品还实行政府定价制度,政府定价在特殊时期、特殊领域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来实现的。作为市场最重要的调节工具,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均应通过市场供求来确定,只有当一个市场不能产生竞争价格时,才需要政府对该商品和服务实行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及市场缺陷的表现。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现代市场经济由于其本身的内在功能缺陷或局限性而使它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时,它便是失灵了。市场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②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③市场机制难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④市场机制不适应于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如波 《探索》2000,(5):60-63
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支撑着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因此,必须用经济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建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一方面要努力解决市场失效问题,承担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弱化后的部分职能;另一方面又要借助其他力量来填补对某些领域直接参与、直接管理手段的放弃所形成的结构真空。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对政府职能、规模、权限加以限制。同时要注意培养市场和社会的自主性发展能力,让政府在承担解决市场失灵与市场不足的双重任务中,逐渐向弥补市场失灵缺陷的功能转变,其目标是逐步建立起有限政府。对于转型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目前中国的情形而言,市场更多地表现为“市场不全”,而不是“市场失灵”。从理论上说,在市场不…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英国的皮科克和美国的马斯格雷夫在他们整理出版的19~20世纪之交的财政论文集中,提出了公共产品的财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通过市场提供的是私人物品,而公共产品是不能通过市场提供的。现实社会中,许多产品界于纯粹的公共产品与纯粹的私人产品之间,其供给的方式往往是市场的因素和政府财政的因素兼而有之。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重要领域,因而,公共产品是政府活动存在的经济学依据,是政府行为的基础。 针对这一理论,作者本人有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6.
傅智文 《当代贵州》2023,(30):73-74
<正>在经济学理论中,垄断与竞争相对。在市场经济中,垄断往往会导致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竞争机制——商品竞争和价格竞争机制失灵,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垄断企业对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具有支配力,其均衡价格往往高于竞争性市场而导致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损失。垄断企业甚至可能为防止现有技术被替代而阻碍创新或者收购隐匿创新技术。而行政垄断,则会造成地区封锁、部门分割,市场机制失灵,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是我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我们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原来的行政审批制度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的实现形式却愈发显得不合适宜。尤其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本文拟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对审批制度作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一、审批中的非对称信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原因。的确,市场不是尽善尽美的,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先…  相似文献   

18.
张爱婕 《学习论坛》2005,21(2):29-30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方式。但市场并非完美无缺 ,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 ,从而客观上要求政府发挥其经济职能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 ,而政府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政府失效的情况。因此 ,应采取优化政府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失灵是指公共政策未能有效地克服市场失灵,甚至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或加剧了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政府失灵是政府为克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超过了市场失灵本身会导致的效率损失。从政策系统、政府角度以及市场角度三方面分析,公共政策失灵不能完全等同于政府失灵。在区分二者时,一方面要看到其他的力量对公共政策失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承认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的失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进入了改革的时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应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弥补政府和市场的缺陷,西方国家兴起了善治的浪潮。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市民社会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市民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过程中,研究市民社会对于社会管理的意义以及社会管理创新中市民社会的发展路径已经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