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分为二”的命题或思想,由来已久。毛泽东同志第一次自觉地将“一分为二”作为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化表述,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论证,并具体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毛泽东同志对“一分为二”问题的论述和应用,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学习“一分为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谈点粗浅的体会。“一分为二”的科学性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确曾有过“一分为二”的概念,但只停留在朴素辩证法的水平上,至多不过是以直观的形式猜测到对立统一规律。它与毛泽东同志所讲的“一分为二”不可同曰而语。毛泽东同志自觉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和向全  相似文献   

2.
析“左”     
自从传达贯彻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南巡讲话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出现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我国的改革开放出现了新的势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国民经济,也由1991年的全面回升,进入新的高速增长时期。回顾传达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前的情况,“左”的一套东西和各种陈旧的观念,紧紧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姓“资”姓“社”的诘难,认为改革开放是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左”的思想,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障碍。对比传达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前后的情况,又一次看到,清除“左”的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是我们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展的前导,其意义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关于国体与政体的思想和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之际,认真学习、研究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与领导体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揭露资产阶级的政治秘密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国体问题时曾深刻指出,“资产阶级总是隐瞒”它“在国家中”的“阶级地位,而用‘国民’的名词达到其一阶级专政的实际。”(《毛泽东选集》一卷  相似文献   

4.
我怀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这封信内容极为丰富,它再次论述了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学遗产的问题,文艺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如何正确平价古代的作家和诗人的问题;它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历代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阐明了诗歌创作以及其他文艺创作的艺术规律,并进一步指明了我国诗歌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它在马克思主义文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地作出了写诗要用形象思维的科学论断。毫无疑问,这一光辉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发展,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灿烂明灯。正当我国文艺界深揭狠批“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及其反革命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5.
社 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说到底 ,是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全面实现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之际 ,在我国处于21世纪头一、二十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开局之际 ,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 ,在“5·31”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5·31”讲话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自己的政…  相似文献   

6.
<正> 问:1989年10月9日报刊上发表了江泽民同志在会见参加孔子学术讨论会的中外学者时的讲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党中央的领导人对孔子这位在五四时期就要“打倒”的、而且几十年来一直又是受到诋斥和贬抑的古代哲学家作出如此高度的评价,您对此有何看法?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曾经长期泛滥于我国思想学术界的“左”的思潮已经逐步被扭转过来,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和历史价值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中央领导人如李先念、王震等同志,一向就主张  相似文献   

7.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已经开始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的党的学说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马恩列斯没有遇到过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学说。在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形成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8.
浅析“大跃进”发动之初的政治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跃进”的发生,是“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而“轻率地发动”起来的,它使“‘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①然而,“大跃进”发生有其具体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环境,其政治环境又包含着不同的因素,它们在不同侧面和程度上影响着“大跃进”。只有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大跃进”,才能真正正确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国际上出现的反共反苏反华逆流给社…  相似文献   

9.
有的同志将列宁关于承认客观真理,“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的思想与毛泽东同志关于“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的论断对立起来,认为列宁的论述就是绝对真理的定义,而毛泽东同志的论断是不符合列宁思想的。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论断与列宁的论述实际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要正确理解毛泽东同志的论断,至少要弄清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1980年10月说过:“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01-302页)。然而:“给毛泽东同志抹黑”的文章却不时在报刊上出现。 (一) 郭道晖先生在《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与法制思想比较研究》(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一文中写道:“毛泽东‘人治加群治’的治国方略,实质上是‘人治底下的群治’,是人治的当代形态,收效甚微,负面作用为主,乃至某种程度上造成国无宁日,以一场浩劫告终。”…  相似文献   

11.
陈云同志的“唯实论”探要王继荣陈云同志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曾经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作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他对毛泽东哲学思想有过许多独到而精辟的理解和阐发。他在延安整风运动后期提出的著名的“唯实论”(即“不唯上、不唯书、要...  相似文献   

12.
《实践论》和《矛盾论》作为毛泽东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包括传统哲学、古典文学以及前人的历史教训和生活经验等。在“两论”文本中,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出发,通过灵活运用典故,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选择、批判与继承。这就使得“两论”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转化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两论”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传统文化也在毛泽东思想中焕发了生机。应该讲,毛泽东在“两论”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正确扬弃,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深厚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的鲜明的革命风格”,“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大力发扬这样的革命风格,使我们党永远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格,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刻体会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格,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更有助于我们运用这个理论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论“港人治港”———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论述的体会付广平“港人治港”,是我国政府对香港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香港同胞长期以来的共同心愿,也是确保香港平稳过渡和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在解决香港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倾注了大量心血,对“港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我的体会是,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应当注意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但是,“毛泽东同志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毛泽东同志所以在晚年犯这样严重的错误,除了他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就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首先要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具体到对革命领袖所犯错误原因的分析和总结上,也就是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简言之,就是要对毛泽东同志所犯错误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作历史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既不能把毛泽东同志犯错误的原因全部归结到社会和历史等客观条件上去,也不能说成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完全可以避免的,全部归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四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二十四史”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史”,所提供的历朝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史实之繁富,治国经验教训之丰富,可以说古代史书无出其右者。毛泽东很重视阅读“二十四史”,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他读此书,与史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强调总结历代王朝的成败得失和兴衰之由。毛泽东留下了阅读“二十四史”的大量批语,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的重要谈话中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个论断是对我们党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深刻理解这一论断,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和建设的步伐,始终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和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和重温他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教导,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正是中国革命的这一根本问题的体现。他说: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他又说:“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或者叫人民民主专政。”这些精辟论述,深刻地指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毛泽东同志对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民主专政任务,在建国前夕就作了以下论述:“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这主要地是指人民的军队、人民的警察和人民的法庭,借以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而毛泽东同志的农业经济理论,又是构成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国民经济的改造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农业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不仅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而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农业经济理论。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