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恩强 《法制与社会》2011,(31):294-294
民国成立后,律师制度得到了确立。随着上海成立律师公会,各地也纷纷竞相成立。东北也相应建起了律师公会,成为构成中国律师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民初东北师的基本概况有助于了解其自身的特点,加强对民初东北律师的认识。虽然在民国初期人民对律师存在负面的评价。但不能否认东北律师出现和发展在健全司法,维护人权,促进法政教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国女律师的出现,中国女性参与法律职业的空白状态终于被打破,成为中国男女在法律职业上平等之起点。由于“赋权”式执业资格的实现方式,女律师执业权利实现后的经营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初入职场的女律师备受时人瞩目,但旧有的律师评价体系仍用“女流之辈”这类标签,高傲地认为妇女与法律职业是相矛盾的。民国女律师在执业过程中要同时克服来自时代、自身以及同业男性律师的三重困境。面对既存的男性律师关系网带来的压力,她们没有甘心屈居“他者”的地位,而是调动一切资源开展业务,试图跻身民国律师中的佼佼者行列。  相似文献   

3.
江平 《中国律师》2002,(4):69-69
我曾在国栋主编的《中国大律师》一书中写了一个序,题名为“律师兴则国家兴”,为我国律师制度在国家民主化、法制化中的作用呐喊。两年后,国栋又拟主编《律师文摘》,我想为律师的气质呐喊。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律师,但我不能说我们拥有的正义就最多。”这句话颇值得我们深思。律师是国家民主法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众多的律师又恰恰不能必然说明民主法制的加强,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律师本人的素质与气质不同。在我们今天的律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极大差异,有些律师是民主法制的破坏者,是邪恶的支…  相似文献   

4.
随着律师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律师管理体制将从目前的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共同管理,逐步向在司法行政机关宏观指导下的律师协会的行业管理过渡。然而,行业管理我们不熟悉,但我们的行业管理又要和各国律师协会的行业管理的国际惯例接轨。因此.研究比较各国律师协会行业管理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用,是当务之急。一、律师执业登录制度各国律师协会.对律师管理的基本核心制度是律师执业的登录制度。日本律师法规定“做律师时,必须在日本律师联合会备置的律师名簿上登录”。法国律师法规定,“‘在律师名录匕注册以后,律师有权执…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公证制度简介□栾建东新加坡没有专门的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公证的职能由具有公证人资格的律师行使。所以说,新加坡的公证制度和律师制度是分不开的,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在新加坡,律师机构一般称“律师楼”,均为私人开办。要成为一名律师,必须是正规法律院校...  相似文献   

6.
刘英松 《中国律师》2000,(10):16-17
一、“律考热”持续升温的原因浅析1.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新中国诞生以来,我国律师制度经历了前发。否定、新生几个时期。在“五七反右”到“十年动乱”这一段时期里,中国曾一度取消了律师和律师制度,律师制度基本上的被否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加快了法制建设的步伐,律师才得以重新步入社会舞台。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恢复了关于“被告有权获得辩护”的规定,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又重申了关于被告人“有权委托律师为他辩护”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律师选任制度是律师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完善与发达的程度如何,决定了整个律师制度的完善与发达程度。美国是世界上律师制度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相应地也具有一套比较完善与发达的律师选任制度。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大力加强律师制度建设之时,将美国律师选任制度与我国进行比较,以检视我国在该制度上的优势和不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美国和中国,一个普通公民要从事律师职业,均需要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学历要求、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品行良好。但在具体规定上,又有很多不同。  一、学历要求的区别。美国对律师…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建立公职律师制度,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众所周知,于80年代初期恢复、重建的我国律师制度,无疑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引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产物和表现,却又毕竟是当时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产物。因此,1993年以前的我国律师制度从总体上讲,实行的是单一的、行政化的的模式。律师被界定为“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律师机构被界定为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工作机构。也就是说,当时的我国律师是“国家律师”,律师机构是“国办所”或“官方机构”。在这种背景下,公职律师问题既不…  相似文献   

9.
略谈“公职律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8月司法部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公职律师”的概念;1995年2月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又提出要建立公职律师制度;1996年4月12日,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管委会联合召开会议向张凌等28人颁发上海市公职律师执业证。从此拉开了中国“公...  相似文献   

10.
在旧中国有称律师为“刀笔邪神”、“刀笔吏”、“讼师”之说,但也有一些律师是主持公道,愿为贫苦百姓仗义直言的。本文要介绍的是南京民国律师中的皎皎者——大律师王龙。 王龙,字天瑞,男,生于1901年,安徽省  相似文献   

11.
秋实 《中国律师》2009,(3):16-17
一场寓意深刻又别具一格的庆祝会在北京举行。庆祝会寓意深刻,在于它的主题将一个律师事务所的成长与壮大和中国律师制度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总结律师事业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会别具一格,在于它的参会人员,既有司法部的老领导、各界专家名流.又有普通律师和律师家属。2008年12月20日,以“回顾廿载,感恩廿年”为主题的“庆祝北京王玉梅律师事务所成立20周年暨中国律师制度改革20周年”庆典大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关于律师工作,张福森部长有过三次讲话。第一次是今年3月“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部长作了一个关于律师工作的发言,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法律服务业的改革;今年5月15日,在“纪念《律师法》颁布五周年座谈会”上,张部长在总结《律师法》的伟大意义和积极作用之后,提出要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律师制度的新路子。此次常务理事会上,张部长的讲话,更有新意、更有高度、更有深度。如建立政府律师、公司律师、军队律师、社会律师的设想问题,又如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的措施问题,又如文明律师事务所的评比问题,或如律师与法官的关系问题,又如律师的培训问题,又如《律师法》的修改和提高律师执业门槛的问题,又如完善“两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问题,又如解决地方律协“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建设和律协机构设置、律协会费收取的问题等等,都是第一次公开的全面的权威论述,都将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方针和指导思想,都将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领会乃至贯彻的。现将录音稿摘要发表,供大家学习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汤忠赞 《中国律师》2009,(12):46-47
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也是共和国不平凡的30年。在“春天的故事”年代,我国律师制度应运而生。当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要有几十万律师.不搞这个法制不行。”随后,新中国第一部有关律师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出台,该条例规范了律师制度的性质、律师的基本条件、律师业务范围等,中国律师有了自己的行为规范,共和国法律体系中第一次有了律师制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程骞 《法人》2016,(4):93
虽然在国民党统治的数十年间,民国政治始终未能突破以党治国的训政格局,但民国律师们依然充分发挥民意机关的作用,通过提案等方式推动政治的革新和法治的建设律师是民国政治舞台上格外活跃的一个政治团体。虽然在国民党统治的数十年间,民国政治始终未能突破以党治国的训政格局,但民国律师  相似文献   

15.
方达 《法治研究》2011,(1):104-107
本文实证分析了现代律师制度的演变、旧中国律师的任职资格及管理制度:现代律师制度发端于清末,成型于民国;旧中国的律师有比较严格、基本完备的任职资格;律师由法院管理是旧中国律师制度的一个特征。同时讨论了浙江最早的律师公会和律师联合会情况。  相似文献   

16.
林应钦 《中国司法》2006,(11):51-54
在涉及何为律师文化的问题上,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如宋占文先生认为“律师文化是律师这一社会群体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在法律服务实践中形成的,为广大律师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王玉亮律师则认为,“文化”一词的原本语义应是“一个国家治理概念”,因而律师文化可从“物质、行为、制度以及精神四个方面进行考察”。也有论者认为“律师文化当归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属人类精神财富。具体指律师这一职业群体所共同具备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从以上论者对律师文化的定义,可以归纳出律师文化的建设大概有以下的几种类型:一是以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为重点;二是涵盖所有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全面发展;三是以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为重点。这几种类型都是建设律师文化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但律师文化建设之于我们确实是千头万绪,以什么为起点,从哪里人手夯实律师文化的基石呢?以专业水平为基石显然不够支撑律师文化的大厦,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完美但现实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律师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推动律师文化的建设中,既要描绘好理想蓝图,也要解决好现实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的案头,一直放着一期“又是一年春草绿”时的杂志 ──《中国律师》第四期。刘桂明总编辑《拥抱春天》 的“絮语”一直让我忘不了这个春天,即中国律师制度恢复20年的春天,亦即作者所拥抱的“律师的春天,法治的春天,改革的春天。”《拥抱春天》写得很美,很有意境,很有深度,使11万中国律师充满了希望。但作者又出了一道相当难的“律考”试题“你为什么当律师?”五个月来,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当律师呢?没有想到数月思考得出的结论竟是:我本不想当律师。 可能与出身军人之家有关,从小我生性好动,在政法大学读书时还任校武…  相似文献   

18.
4月29日,首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在中央电视台落下帷幕。有人说这是一场代表全国各地律师最高辩论水平的“甲A联赛”;又有人说,这是一次检阅新一代中国律师语言风格与论辩水平的“NSA季后赛”;还有人说,这是一部回顾律师制度恢复重建工作成就的“历史纪录片”。  相似文献   

19.
律师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它并不是在法律开始出现时就产生了,而是法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律师起源于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发达的律师制度,则产生于近代,它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资产阶级政治上民主化及法律事务的日益繁杂,从客观上提出了建立律师制度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之下,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律师制度。在我国古代,早就存在律师的某些业务,但由于中国占代政治上实行集权统治,“自…  相似文献   

20.
张宇顾  颐蕾 《法制与社会》2010,(11):39-39,49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赋予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律师讯问到场权”。当然在现阶段,对于“律师讯问到场权”要不要推动,它的实施是不是会影响办案实践,不利于打击犯罪,增加诉讼成本,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司法人员如何执行、是否理解、能不能执行到位,确实也存在一些担忧。本文拟以论证“律师到场规则”为基础,以构建“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律援助律师到场制度”为重点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