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时事报告》2006,(1):8-8
新闻事实:8月8日,朝鲜半岛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决定休会3周,以便为复谈协调立场。在本轮会谈的13天中,各国间的双边磋商多达120余次。中方为推动会谈进展,与其他各方的会见、会谈、磋商和会晤达66次。此外,朝鲜与美国也多次坐下来,交换了看法。朝鲜代表团认为,复谈能否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2.
海协会与海基会10年后在闪烁的镁光灯下重启会谈,达成了周末包机与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两项协议,同意未来3个月内进行货运包机协商。6月20日台湾当局“研考会”的民调显示,67%的台湾民众对两会复谈的结果满意;64%的台湾民众对台湾新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满意;73%的台湾民众认为两会复谈有助于两岸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朝核问题可谓一波三折。布什政府对朝敌对政策使一度趋于缓和的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几年来一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8月27日~29日,有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无论是与会代表还是旁观者,都有一种感叹:六方会谈来之不易。朝核问题复杂而敏感,涉及面非常广,举行六方会谈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但一般人都会忽视的一点是,无论何时解决问题,会谈本身就具有遏制危机、防止危机失控的功能。在这次会谈中,所有国家都同意用和平方式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这就是一大收获。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8,(4):105-106
“陈江会谈”:续写两岸关系历史新页 时隔9年之后,海协会海基会今年6月终于复谈并取得了实际成果。这标志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亲情浓郁,血脉绵延,两岸同胞期待以此为契机,共创两岸关系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2月25日至28日,“朝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中、朝、日、韩、俄、美等六国发表了主席声明,这次会谈向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迈出了新一步。 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认为,会谈有三个特点、五项进展。他说,这次会谈是深入、务实和有益的,主  相似文献   

6.
2月初,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为落实“汪辜会谈” 达成的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而进行的“北京会谈”,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两岸双方在五天的会谈中,本着正视现实的态度,不仅做了观念性的沟通,也就具体事务性问题的解决倾注心力,终于在2月5日达成“五点共识”,并发表了《唐树备先生与焦仁和先生会谈共同新闻稿》.两岸在政治方面尚处于相当隔阂的状态之下,能达至今天这一步,的确是会谈双方抱有极大诚意、运用智慧的结果,也是“汪辜会谈” 后北京、厦门、台北三次会商的接力.会谈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海协会长江道涵与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会见,和谐了会谈的气氛,也标志着两岸针对共同发展两岸关系、表明各自的中国统一政策的高层对话业已开始.“北京会谈” 的结果对各方面言可谓不负众望.然而,其中亦有几点值得思考:其一,不应预设在民间层次及无授权的情况下,探讨本该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的问题.“北京会谈” 双方分歧的焦点于,台湾方面认为大陆不尊重台司法管辖权或法律制度.此项议题牵涉到为整个两岸关系定性(定位).目前台湾当局坚持大陆在两岸正式谈判前不否定台湾为“对等政治实体”;坚持“中国在分  相似文献   

7.
安倍首相在特朗普就任总统后急切访美,意图在于强化日美同盟的重要性和指向性。尽管日美首脑会谈后宣称将加强双边同盟关系,并深化双边经贸联系,但双方此次会谈仍有分歧,未来两国在经贸关系及驻日美军等问题上依然有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李拯宇  李晓果 《半月谈》2003,(17):81-83
8月27~29日。举世瞩目的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的代表团团长们走到一起。留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六方握手镜头。首次六方会谈最大的成功是确认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启动了和平解决进程。这次会谈为继续通过对话解决朝鲜核问题奠定了基础。向着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孙丽琴 《人民论坛》2013,(14):246-247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舞台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朝鲜半岛问题则是中美关系中始终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二战后,中美关系由对抗到对话,无不涉及朝鲜半岛问题。围绕朝鲜半岛和平与无核化问题,中美之间能够达成基本共识,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还存在分歧。未来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10月10日,陈水扁发表所谓“双十讲话”,标榜“和平”“善意”,声称两岸“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作为进步谈判的准备”,谋求“台海永久和平”。但“讲话”以“一边一国论”为基调,模糊、否定“九二共识”,恶毒攻击大陆,煽动两岸敌意,坚持军购,蓄意制造两岸对抗,实质是陈水扁当局加速“去中国化”,推行“台独”的告白,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又一次严重挑衅。在“双十讲话”中,陈水扁无处不在刻意宣扬“台湾主体性”与“台独认同”。他宣称“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台湾是会能否复谈,关键在于台湾当局是否接受“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月22日开始的第三次“唐焦会谈”,于春节前夕即27日降下帷幕.尽管比预定的会谈日期延长了一天,但仍未能签署“三项事务性”议题的协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我希望大家能比较冷静地、历史性地评价我同焦先生的这次会晤,能够鼓舞我们两会继续往前走,鼓舞两岸同胞继续往前走,而不应用“破裂”或“失败”这样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提法.他说,大家知道,我们两会是在两岸政治问题有重大分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两会的工作有很多局  相似文献   

12.
8月4日—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驻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依协议首次在台北举行会谈.双方以较大诚意和谅解解决了“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人员之遣返相关问题”、“两岸劫机犯等遣返”、“协商两岸海上渔事纠纷之处理” 等三项事务性议题中的重要分歧问题,并就加强两会联系、进一步落实汪辜会谈四项协议做出具体规划.台北会谈的成功,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汪辜会谈成果的巩固与落实,有利于两岸加强交流、培养互信.无庸置疑,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继汪辜会谈之后迈出的重要一步.台北会谈的丰硕成果与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缓解了今年4月以来两岸关系不应出现的紧张局势.如果双方均能恪守会谈中达成的各项共识,尽快签署书面协议,将有可能在年内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届时,两岸关系发展与两会合作将都出现一个新高潮.的确,海峡两岸经过40年的隔绝,在近年两岸交流交往中难免发生一些这样那样的事情,但两岸同  相似文献   

13.
双周关注     
《时代潮》2005,(7)
【时政】赖斯访华3月20日,美国国务卿赖斯抵达北京,开始她就任国务卿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中国领导人分别与其进行了会晤,就中美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对目前两国关系中存在的分歧积极沟通和协调。此间观察家指出,中美双方表现出深入合作的强烈愿望,没有回避在某些问题上的分歧。在深入交往中求同存异,是中美关系日趋成熟的表现。"在谈到朝鲜半岛核问题时,胡锦涛说,中方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致力于通过六方会谈解决半岛核问题,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这一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我们愿与包括美方在内的有关各方一道,推动朝鲜半岛核问…  相似文献   

14.
初春的北京,当两岸同胞翘首企盼海协与海基会第四次事务性商谈能在两会负责人北京会谈共识基础上达成协议、取得成果的时候,台湾海峡彼岸却吹来“推翻、修正部分焦唐会谈共识”的料峭春寒.人们在惊愕、失望之余,不能不对台湾有关方面的所作所为表示遗憾.汪辜会谈后,台湾有关方面不断在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塞进“司法管辖权” 等政治敏感问题,严重干扰了去年举行的历次商谈,影响了两岸交往交流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的落实.为此,海协提出,在目前两岸政治上存在重大分歧的情况下,双方应在两会商谈中回避政治敏感问题,不把一方的政治诉求通过协议强加给双方;为有利于解决两岸交往交流中的具体问题,两会应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15.
朝鲜核问题非一日之事,日久天长,一直是国际热点之一。虽然因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朝鲜核问题一度被暂时搁置,但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马上凸现出来。朝鲜一直坚持美朝两方会谈解决朝核问题,签定《互不侵犯条约》,但美国坚决反对,在各方斡旋下,双方都作了让步。2003年8月,北京朝核六方会谈得以举行,美国也暂时放弃在安理会讨论核问题。由于美朝双方分歧过大,会谈未能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开了好头。  相似文献   

16.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是后现代主义治疗模式的代表,最近十几年越来越为社会工作界所重视。此模式是一个正面的、以行动为主的治疗方法,其最大特点在于以心理健康的观点看待问题,会谈的焦点在于“解决”,而不在于“问题”。通过讨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的理论脉络及其实务架构,对其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运用进行阐述,以期能将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新趋向介绍给国内青少年社会工作学界。  相似文献   

17.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中国政府主持下先后举行过三轮会谈。原定去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轮会谈因朝鲜指责美国继续奉行敌视朝鲜的政策至今未能举行。新一轮六方会谈能否举行、何时举行,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当前解决朝核问题的焦点仍是美国要朝鲜彻底、不可逆转地弃核,而朝鲜在未获得“充分和可靠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不可能完全弃核,它需要分步走。朝美彼此缺乏信任是重启六方会谈的最大障碍。布什政府的强硬、僵硬立场,更增加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难度。所幸的是,美国政府目前仍坚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朝鲜也称自己通过对话和…  相似文献   

18.
台湾海基会辜振甫董事长这次率团来大陆访问,对改善两岸关系气氛,具有积极意义。他与海协汪道涵会长在上海会晤达成四点共识,开启两会今后进行对话与交流活动。但两会也公开表明存在的重大分歧,焦点在“一个中国”问题。应该说,“汪辜会晤”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关键还得看今后如何一步一步走下去。自从1993年4月27日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至今已有5年。这次两位老先生再次会晤,对两岸关系发展确是一个难得的开端,特别是双方,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洽谈,这应看作是突破。辜振甫先生在北京记者招待会表示,此行希望成为一…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11)
<正>摘编自5月24日台湾《金门日报》5月23日,继去年在大陆南京、台湾桃园举行的两次会谈后,第三次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工作会面在金门登场。无论就象征意义与实质内容来说,"张夏会"之于金门,都具有高度意义。对曾经作为两岸军事对峙焦点的金门来说,两岸事务首长在金门会谈,无异等于再次向世人昭告,金门已然告别战地定位,但金门难以取代的地缘位置,仍然可以在两  相似文献   

20.
人物     
【王毅】为朝鲜半岛无核化积极斡旋 作为东道主,中国在朝鲜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已经是第二次作为中方代表团的团长出席六方会谈了。刚刚五十出头的王毅出生于北京,是朝鲜问题专家,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2001年,49岁的他开始担任负责“政策研究与亚洲事务”的副部长,成为当时中国外交部5名副部长中最年轻的一位。早在第一轮六方会谈举行前,王毅分别出使朝鲜和美国进行斡旋,并邀请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洛修科夫来中国,以“和平使者”的姿态,将“劝和促谈”的功夫做到了家。对于2月28日结束的第二轮会谈,王毅认为取得的主要进展有五点:成功推进了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