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又难以准确定义的词语,说熟悉,是因为人们从小就知道有习惯,如“养成好‘习惯’”、“‘习惯’成自然”等等。在法律上, 也有习惯法之说,人们在对法律下定义时,总是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在刑法上,还有“一惯表现”之说,比如对惯犯下定义时,就有过“惯不惯看习惯”、“新账老账一起算”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2.
孙秀华 《法制与社会》2013,(36):181-183
环境利益与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公共利益”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整体性、普遍性、非特定性和非排他性特点。而“环境利益”是人们希望在“清洁的、健康的、美丽的环境”中生活。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美好生活”必然与“清洁的、健康的、美丽的环境”密切联系,且环境利益也具有整体性、普遍性、非特定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基于以上相同点的比较,环境利益在本质上就是公共利益,他们具有同质性。  相似文献   

3.
“上网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5月13日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的.消息一出,受到广大网友疯狂转载和热议,网民们表示很期待,称赞“太感动了,总理接地气”. 现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对移动网络越来越依赖,流量费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支出.而流量费的高昂和流量的“按时清零”、“不可转赠”也让人们在无奈中抱怨不断.持续增长的流量需求和不断上涨的流量费用、“不人性”的收费标准几乎成为人们在移动网络使用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法理学的历史传统上,人们往往将法或法律区分为“主观法”和“客观法”。“主观法”是指赋予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权利,一种自由;“客观法”是指人们必须遵守的一种准则,是一种义务。当前,在我国也有“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之争。为了探究这些问题,进一步搞清权利范畴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正> 法律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应当作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允许做什么”,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定的准则和模式。显然,在法律规范中,“应当”、“禁止”、“可以”、“允许”等等逻辑上称谓的规范概念是最重要和关键性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对区别不同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种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这些规范概念进行必要的逻辑分析,不但可使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而且也为我们的立法工作更恰当地使用这些概念提供必要的逻辑理论基础。为此,  相似文献   

6.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人们早已熟知,但在实际生活中,“亡羊”而不去“补牢”的事屡有发生,于是,“旧羊”走失不久,又有“新羊”亡去。其中缘由,很值得探究。 在反腐败斗争中,人们从揭露出来的不少“硕鼠”的贪赃枉法的罪状看到,千百万国资流入私人腰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始作佣  相似文献   

7.
权利应当如何证明:权利的证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权利话语日渐成为生活中的主流话语。人们已经习惯于拿权利说事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种各样的权利名目和名称被人们以当年“放卫星”的速度和规模制造出来,例如,“亲吻权”、“悼念权”、“同居权”、“容貌权”、“养狗权”、“视觉心理卫生权”、“招聘权”、“聊天权”、“拥抱权”、“抚摸权”、“初夜权”、“良好心情权”、“相思权”、还有现在被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随着经济体制的革命性转换,人们的道德观、法律观、以至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平衡正逐渐打破并向新的心理平衡过渡。在社会日趋商业化,人们生活日趋消费化的今天,道德的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人们。有人慨叹:纯朴美好的道德在现代社会堕落了!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新闻宣传机构大肆地宣传“爱心”与“道德”,但总是摆脱不了“一阵风”的怪圈。对物质贫乏的恐惧导致了人们对物欲的狂热追求,在“占有”的生存方式逐渐成为大众的生存方式的现代中国,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道德到底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相似文献   

9.
廉卫 《律师世界》2002,(3):21-23
“信托”一词顾名思义是信任并托付的意思。“信托”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处理财产手段,信托早已深入英国人的生活。而在中国,人们还几乎没有接触过这种有效的手段,即使人们以前听说过的“信托”,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族维吾尔:“团结互助”。哈萨克族哈萨克:“自由人”。鄂伦春族鄂伦春:“山岭上的人”,或者“使用驯鹿的人”。鄂温克族鄂温克:“居住在树林怀抱中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客观实在的认识,是一个“复写,摄影、反映”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对客体的认识带有明显的“主体印记”。而不是机械地“复写、摄影、反映”客体。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頂理出发,以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为对象,谈谈人们在对客观因果关系的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加工,即对客观因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社会中,“和谐”已成为一个流行性的词汇而广受瞩目,但与此同时,“不和谐”作为一个对立的概念亦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占据并困惑着人们的思想。“和谐”与“不和谐”这一对矛盾词汇普遍共存于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分离,即“不和谐”的消除必将是一个漫长的量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著名艺人高秀敏和傅彪40多岁不幸去世,北京、上海等地高校的一些专家也英年早逝,这引起人们对“过劳死”的极大关注。心理卫生专家指出,“过劳死”现象中还“潜伏”着另一个罪魁祸首,即心理疾患。遗憾的是, 在这个全民空前关注健康的时代,心理健康仍然是人们认知观念的“死角”。  相似文献   

14.
突如其来的“非典”让人们措手不及,“非典”的肆虐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它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给正党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由于“非典”的影响,导致很多合同在此期间不能履行 如很多在酒店订了酒席准备结婚的新人纷纷以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5.
南疆布控     
近年来,正当南疆边——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人们向小康社会大步迈进的时候,“金新月”、“金三角”的“毒魔”,企图冲破边关屏障,击碎和平,阻挡人们的幸福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集体”一直是一个令人们崇尚、信赖的字眼。无论是“集体经济”、“集体利益”,还是“集体所有制”、“集体主义思想”,都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以“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基  相似文献   

17.
嘉平 《政府法制》2006,(14):8-9
近段时间,原本有所收敛的医疗广告又呈抬头之势,尤其是“无痛人流”的广告在报刊、电视、公共汽车、电车上频频出现,铺天盖地地向人们袭来,在给人们带来视觉污染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观念上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据悉,那些在医院里等待“无痛人流”的少女或谈笑风生,或嬉笑逗趣,看上去心情轻松,全然没有担心、忧虑的表情“。梦幻人流”“、绿色人流”“、安宫人流”的提法让很多前来做人流手术的女性误以为人工流产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因此纷纷选择这一方式,而与此同时,一项由中国人口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进行的调查显示,因“无痛人流”操作不…  相似文献   

18.
“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里的“围脖”可不是冬日人们围在脖子里用来保暖的物品.而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方式。“围脖”是微博的谐音。人们把微博戏称“围脖”,把更新微博上的日志等内容叫做“织围脖”。“今天,你织围脖了吗?”更是成为时下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9.
“信息高速公路”被人们誉为“21世纪的曙光”,它为人类的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天地。国际信息网络的成功更使人们为之欢欣雀跃,只要按动键盘,各种信息就会按照你的要求顷刻之间密集出现,真可谓“弹指一挥间”。然而时隔不久,人们惊异地发  相似文献   

20.
一、她们举起“第二次创业”的旗帜 今日申城,女工下岗待工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在这支下岗女工队伍中,为数众多的是“老三届”,人们都戏谑地称呼她们为“苦菜花”。不是吗?当他们长身体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长知识时,适遇上山下乡的“火红年代”;要成家了,正处在“36元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