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银行提供的按揭贷款业务来购买汽车,但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往往要求消费者将所购车辆作为抵押物或提供保证人,同时还必须向保险公司投保保证保险。然而,由于我国《保险法》及相关的保险法律规范对"保证保险"未作规定,导致实践中产生大量纠纷,而法院在审理时由于没有相应的依据,因此案件的判决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本文主要是分析按揭贷款购车履约保证保险中存在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
保证保险合同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证保险业务起源于信用发达的美国,随后西欧不少国家和日本陆续开办。[1]我国保险公司开办保证保险业务起步较晚,业务范围小,涉及险种也较少,在目前个人消费信用制度尚未健全的市场环境下,由于保险公司的业务经验不足,风险防范能力差,立法相对滞后,因而造成大量的纠纷出现,主要集中在分期付款买卖保证保险合同、汽车(住房)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同等。本文主要结合司法实践,对保证保险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金融产品创新视角剖析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文中认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根源在于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的过度发放和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和信用衍生品在全球金融市场泛滥,通过杠杆效应放大了实体经济中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这次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职能与运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汤媛媛 《行政与法》2013,(4):104-108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采用贷款方式进行消费越来越普遍,进而贷款保证保险合同所产生的法律纠纷也屡见不鲜。本文从贷款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属性和法律定位入手,结合司法审判实践,对贷款保证保险合同纠纷在适用中的疑难和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贷款保证保险合同存在问题的根源上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当前的司法审判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关于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中国保监会与最高人民法院有不同的认识。中国保监会认为,保证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保险公司为银行提供的消费者的履约保险;最高人民法院(1999)经监字第266号复函则认为,保证保险虽是保险人开办的一个险种,其实质是保险人对债权的一种担保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34条规定:“保证保险合同是为保证合同债务的履行而订立的合同,具有担保合同性质”。  相似文献   

6.
保汪保险在我国属于一种全新的业务,主要应用于消费贷款业务之中,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由于我国《保险法》、《担保法》对有关保证保险的规定尚不具体,导致实务中对保证保险相关法律认识存在分歧,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开展保证保险业务也存在着较大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对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未作明确界定。保证保险是一种保险还是一种保证担保的方式,理论界尚有争论。但是中国司法界和保险界对此采取了折衷的态度,认为保证保险是以保险形式出现的保证担保。人民法院在审理借款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时,应当将借款合同纠纷和保证保险合同纠纷一并审理;在适用法律时首先适用保险法的规定,在保险法没有规定或者适用保险法的规定将违背保证保险合同目的的时候,应当适用担保法的规定。在保证保险期间内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不能免除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20日,甲银行与乙保险公司签订了《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作协议》。合同约定,乙保险公司负责向甲银行提供借款人(即投保人)购车资料(包括购车合同、发票、购车完税凭证等)并确保真实;乙保险公司应当对投保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审查,并对其借款承担保证保险责任。除协议规定的不可抗力、政策变动、投保人与银行恶意串通等免责范围外,不论何种原因投保人连续三个月未能按照贷款合同约定按期供款,乙保险公司承诺在收到甲银行的书面索赔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确认保险责任并予以赔付。协议签订后,甲银行先后与借款人丙等20人签订了《…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的操作中存在基础资产选定错误、信用评级结果失真、信用增级措施缺失、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风险积累并演变为次贷危机。后危机时代,欧美各国已经就此展开深刻反思和检讨,并就加强金融监管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10.
王瑞 《刑警与科技》2007,2(3):118-122
伴随现代消费信贷体系迅速建立,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保险公司利益追逐的双重需求下,保证保险应运而生。我国现行立法对保证保险缺乏统一界定和规范,相关法律认知的分歧使纠纷各方在诉讼中无所适从。统一对现有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统一对保证担保的"保险形式之担保手段"的性质认可,进而统一保证担保的法律适用无疑是对现存保证担保价值实现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探讨的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指消费贷款的借款人根据贷款人(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要求,作为投保人请求保险人担保自己信用的一种保险。在实践中主要包括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和商品房抵押贷款保证保险两种类型。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法律关系的性质,得出这一保险品种不应该在消费贷款风险分散领域中继续存在的结论,以期对确立保险机制介入消费贷款风险分散领域的合理模式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十分复杂,同时还涉及千差万别的合同订立与履行的事实情况,但相关的法律规定却因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起步较晚而不够健全。无论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对保证保险的性质、保证保险与保证的关系以及操作层面等诸多问题都存在重大争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为金融创新领域法律制度防范和控制风险功能研究提供了实证材料,金融创新领域法律制度没能有效发挥风险防范和控股功能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法律责任制度安排不合理。完善金融创新领域法律责任制度应包括:重回适度监管的立场,引入风险、收益与责任对称的理念,建立行为—风险—责任的模式,建立金融创新产品加重责任制度,扩大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魏玮 《法庭内外》2007,(6):32-33
目前,随着北京地区房地产交易的持续升温,房贷纠纷亦成递增趋势。从2004年至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民三庭共审结房贷纠纷57件。纠纷的具体类型分为3种,其中担保合同纠纷50件;借款合同纠纷6件;房产买卖合同纠纷1件。3年间,房贷纠纷案件的数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04年审结2件;2005年审结44件;2006年又审结了11件。通过对这些房贷纠纷案件的分析和总结,笔者发现目前购房贷款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值得贷款银行、开发商和购房人认真关注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5.
贷款证券化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其有效运作和风险控制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和保障.我国现阶段开展贷款证券化存在着缺少专门性立法、相关法制缺位、规定过于笼统、配套制度不足等法律障碍,必须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保证保险是保险公司对分期付款消费提供的一种险种,现行法律对其并未有直接的规定,实践中各地法院对其性质认定不一,同时,实践中其与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关系应如何处理,各地法院裁判体现了不同结果,本文就保证保险合同性质以及其与《合作协议》如何适用进行讨论,期以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一直余波难息。这次危机再次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与金融风险的全球化相伴而生、形影不离。因大规模参与次级贷款市场的交易活动,美林、摩根和贝尔斯登等国际投行巨头损失惨重,实属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以来,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市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投资者对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美国经济的担忧及全球形式的经济危机的爆发。本文指出虽然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对我国影响不是最大的,但次级房贷危机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李文江 《河北法学》2012,(10):159-164
在从紧货币政策和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委托贷款成为企业间借贷的重要工具,尤其上市公司利用融资优势和自有资金充足,面对暴利的房地产企业大量发放委托贷款,但是出现了问题。不由我们不重新审视委托贷款的形成背景、法律政策依据、法律属性、法律关系风险,从而提出委托贷款的法律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除外责任是保险合同的核心条款,对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合同约定的除外责任是当事人控制风险,分配权、责、利的工具;法定的除外责任则是国家平衡保险合同各方当事人利益、使社会和谐有序的手段。因此,除外责任是实现公平的平衡器。原则上,当事人对除外责任有约定的,应当遵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应当执行法律规定。凡保险合同成立而且有效、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引起保险事故的原因既没有落入合同约定的除外责任范围,也不属于法律规定保险公司可不承担保险责任情形的,保险公司均应承担保险责任。此为一般通则,虽无争议,但保证保险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