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运伟 《法制与社会》2010,(35):268-268,276
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具体体现,也是“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如何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与改进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保障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促进检察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本文研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按检察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联络,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代表法明确规定,人大代表有权对有关机关和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代表联络工作做得如何,是对我们宪法观念、大局观念和接受监督观念的检验。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加强人大代表联络,有利于促进检察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检察工作始终不脱离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拓宽与人大代表联络渠道,让人大代表更多地了解检察工作,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按照省院党组的要求,从本期起增设“人大监督专栏”。欢迎人大代表来稿来函,对我省检察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为改进和加强检察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也欢迎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干警来稿,介绍检察机关尊重代表权利、接受监督,努力维护宪法和法制权威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甘国彪 《法制与社会》2010,(35):248-249
开展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是检察机关必须遵守的宪法原则。检察机关要提高认识,加强保障,全面加深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广泛征求其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西省阳城县人民检察院把做好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作为检察机关准确把握工作方向、充分联系人民群众、正确履行检察职能、切实推进阳光检察的重要途径,从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人大联络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各级检察机关在加大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力度的同时,积极地开展了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工作。不少地方还成立了专门的预防机构,不断地探索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新举措,取得一定的预防犯罪的效果。但实践中,对检察机关预防犯罪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问题。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参考。一、检察机关开展犯罪预防工作的法律和理论依据有观点认为,犯罪预防工作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此项工作的开展也无其他法律依据。笔者认为,虽然现在还没有一部专门的预防犯罪的法律规范,但检察机关开展预防犯罪工作是有其充足的法…  相似文献   

6.
北京昌平区检察机关制定出台“人大代表直通联络制度”,面向所有代表开展三项服务:一是“桌面式”集成服务,做到“一网一册”、“一进一出”。依托信息平台网络发布信息,编制发放《检察视窗》,反映检察动态,邀请代表走进来,中层以上干部走出去,广开言路。二是“菜单式”个性服务?为代表的个性需求制定特色化服务产品,摸情况、问需求。三是“路径式”程序保障,以保障联络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两会是共商国是、倾听民意、关注民生、发挥公民对国家机关活动监督功能的良好平台。两会作为检察机关在特定的时间、集中全面向人代会报告工作,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的特定场合,对推动检察工作健康持续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历来都高度重视。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该如何面对两会,如何充分利用两会平台,更好地开展检察工作,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本刊特邀请专家学者就两会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与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锐  邓礼娥 《法制与社会》2014,(22):130-131
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党执政的文化基础之一,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更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树立"务实、为民、清廉"的价值观。人民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和外界联络的重要工作,也是展示检察形象,让社会各界了解检察机关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领域,强化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做好新时期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入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需要调整的法律关系越来越多,民事行政案件将会逐年增多,民行检察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全区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对我区检察机关2000年以来开展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找出规律性东西,更好地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述职,是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口头或书面汇报履行代表职务情况,回答他们对代表工作和活动的询问,并由选民对代表的工作进行评议,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督促代表发扬成绩,整改不足,更好地发挥作用,以推动人大工作,促进“一府两院”工作。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开展地方人大代表述职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多渠道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与代表的联络工作机制。从2011年1月份开始,该院院长成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主动向代表们汇报法院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2.
当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已经被纳入各级检察机关的重要业务工作中,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同。但是,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法律上讲,人们对这一工作的认识不尽一致。有的认为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于法无据,没有必要”;有的则认为是“种了别人的田”。为了澄清这些模糊认识,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依据这一重要问题做一简要阐述,以提高人们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并进一步支持和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一、理论依据预防职务犯罪的理论基础在于职务犯罪的可预防性。职务犯罪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工作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是我国政治体制下的一种义务,对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与现实意义。检察机关应进一步健全与人大代表联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联系工作制度,丰富联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注意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实现联系工作人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刘铁铭 《法制与社会》2010,(16):158-158
刑事诉讼工作中的监督权利主要是由检察机关行使的。监督权利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也是维护法律严肃性和保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目前司法界对于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工作中行使监督权的方式等有着不同的认识。而在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如何按照法律规定正确合理地定位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利对于案件的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碧海 《江淮法治》2010,(17):18-21
8月16日到20日,省人民检察院邀请了7位全国及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全省检察机关的反渎职侵权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先后赴巢湖、滁州、毫州三地,听取了当地检察机关负责同志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汇报,与反渎干警及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展开座谈,实地查看了反渎部门的办公场所及重大渎职案危害现场,并且听取了因侵权犯罪而入狱的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16.
李虎  郝帅 《公民与法治》2010,(21):25-26
“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人大工作开展依靠代表。我们要为人大代表履职、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让人大代表既有位又有为。”这是石家庄市长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苌大雨对代表工作的认识,也是该区人大常委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市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代表职权,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近日,保定市12届人大常委会第41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关于市级国家机关向市人大代表通报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试行办法》,对市人大常委会及市“一府两院”向市人大代表通报的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范围、通报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也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是上级检察机关的要求,更是中央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检察工作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检察机关要不断更新执法理念,提高干部素质,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办案实效,更好地服务这个经济大局。  相似文献   

19.
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抓好预防犯罪工作,是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是检察机关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体现,也是发展新世纪检察事业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认识,积极实践和发挥职能作用,把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必须在人民代表大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和大力支持之下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才能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检察院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检察队伍,这已是广大检察干警的共识。为拓宽、拓深检察机关接受人大及社会各力量监督的渠道,我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去年6月,我院率先在检察系统聘请了27名人大代表和3名机关干部担任我院的执法监督员,制定了《执法监督员工作规定》,组织执法监督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进行了许多旨在主动接受执法监督员监督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我院各项工作和创“两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