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凌 《探索》2001,(3):119-1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重庆直市带来了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文章通过论证重庆侨务资源开发历史基础及特殊优势,进而指明新时期重庆如何打“侨牌”的工作新思路,全方位提高重庆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2.
面对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的严峻形势,高安市委、市政府以发展经济、振兴高安为己任,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号召,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市域经济的生命线,敞开胸怀抓招商.近几年来,高安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是和西部大开发一样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这一战略决策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正在推动我国经济“走出去”与国际经济发展潮流的融合 ,从而进一步丰富、深化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  相似文献   

4.
《思考与运用》2007,(4):59-75
重庆位于长江经济带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交点,是以大城市带大农村带大库区为特色的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重庆己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阶段。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为新阶段重庆发展勾画蓝图、导航定向:“重庆要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5.
艾新全  田姝 《当代党员》2009,(10):39-39
这一时期重庆的对外开放迎来了两次历史机遇,即1983年的计划单列和1992年的沿江开放城市。在对外关系上。重庆实施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在对内关系上.重庆提出了“长江一线、西南一片”战略,促进了重庆的大发展、大繁荣。总的看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的对外开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6.
宋圭武 《探索》2002,(3):137
由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研究所所长崔如波主编的《西部开发与重庆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已由重庆出版社于2001年8月出版发行.该书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21世纪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系统分析了重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提出了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本对策.该书注重理论探索性、现实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的结合,对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理论思考与政策措施对整个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西部;中国加入WTO,更让西部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双重旷世机遇,在西部各地引发了大开放的热潮。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重庆的开放浪潮更是势不可挡。最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的意见》,确定了我市发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08,(8):21-25
7月18日至19日,由国家商务部、重庆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开放论坛在我市隆重举行,18位嘉宾围绕“内陆开放型经济”、“城乡统筹及农村改革”、“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三大专题,以他们战略的思维、深邃的思想、广博的学识、精彩的语言,为重庆听众奉献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齐心协力椎动重庆大开放,本刊特别摘编“内陆开放型经济”专题论坛上6位嘉宾的精彩观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9.
汪海 《探索》2002,(2):122-125
开发西部,重在巴蜀。四川盆地自古在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至今,其人口和经济规模仍在西部占据“半壁江山”。从多种角度全面衡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宜放在四川盆地。重庆和宜昌山水相连,共为四川盆地的门户。在兴建三峡工程和设立重庆中央直辖市后,两地作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已基本凸显。重庆和宜昌各有所长,加强联合,可以优势互补,共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增长极,全面带动四川盆地以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大开发。  相似文献   

10.
龙宣辰 《当代贵州》2022,(10):44-45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坚定不移地肩负起重大使命责任.贵州与重庆山水相邻,同样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省份,也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重庆与贵州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建立高效、便捷、经济的双向经贸走廊,推动两地更高质量开放发展.  相似文献   

11.
“前三年租金全免、后两年减半.”这是道真自治县上玉工业园区出台的招商政策. 建园6年来,上玉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入驻企业91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9家,实现产值39.38亿元,带动全县就业2万余人,帮助8000余人稳定脱贫. 依城建园、以园兴城、城园互动.道真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一区三园”(上玉工业园区,道真重庆产业园、巴渔工业园、河口铝工业园)架构基本形成,累计投资51亿元,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投入使用,企业实现“拎包入住”.  相似文献   

12.
20t1年以来,丰城市始终将开放型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大开放主战略不动摇,以大开放谋求大发展,开放型经济成果斐然,呈现出“四个新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是支柱产业扩张有新突破。从单纯以资源为依托的“煤电”经济逐步发展为涵盖现代制造、商贸物流、资源循环利用、总部经济服务、富硒农业的五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思考与运用》2007,(4):33-39
设立重庆直辖市的直接动因是建设三峡工程需要解决一系列省辖市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提高行政管理级别和层次;从长远发展分析,是中央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大的前期部署。在沿海开放战略实施近二十年并取得显著成效后,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国内的诸多发展要求和经济梯步推进的规律性分析,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4.
张恩波 《新长征》2010,(6):20-21
蛟河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把握国家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走工业强市全面发展之路,组织实施“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度推进矿产资源开发、长白山特色产品加工、开发区建设、商贸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夯实了县域突破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00,(5):12
日前,省上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已经确定,对2000年重点抓好的十大工程作了部署.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壮大城市经济为龙头,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挥比较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综合性高新石化基地、中药材加工基地、林牧业基地和旅游大省,充分发挥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桥梁、纽带和依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3,(10):37-38
一、基本情况 桐梓县地处“川黔锁钥”,素称“黔北门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重庆和贵州开放开发辐射的交汇带,为四川、重庆实施南下战略的重要通道和贵州实施北上战略的桥头堡。1992年以来的十年,桐梓县城建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规模化加速发展阶段(1992年~1997年)。这一阶段重点突出了新区开发和县城拓展。建设了以河滨大道、西流水宾馆、桐梓一中、娄山大酒店等为主的建筑项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对直辖十周年的重庆作出了新的“三大定位”。其一,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这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其二,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这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其三,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这是对重庆在全国直辖市中的特点与历史任务的进一步明确。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对的战略响应抓住了实现“三大定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道真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如何使一个长期贫穷的山区农业县摆脱贫困,道真县委县政府始终勇于担当,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把道真打造成脱贫攻坚示范区、黔渝开放合作创新区、仡佬文化旅游体验区、特色农产品集聚区,争做融入重庆的‘桥头堡’,勇当北部突破的‘先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也是中国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亲手制定了开放的政策和战略,领导中国实现了从停滞封闭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大转变,使中国以开放的姿态汇入世界现代化的大潮。他还倡导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开放观念,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开放理论。邓小平的开放理论是“社会开放论”,他的开放思想是“大开放”的思想。他是从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根本战略的高度,来提出和阐述开放政策、开放理论、开放观念的。他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肯定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强调我们的开放政策是“全方位的”开放政策。这些,就是邓小平的“大开放”思想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0.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锐意创新.奋力拼搏.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办好“四件大事”、推进“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胜利实现重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目标。这五年。是全市人民同心协力、埋头苦干的五年.是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的五年,是速度与效益、经济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