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实质是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也就是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归谁领导、归谁管理以及会计人员直接对谁负责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负责人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国有企业所有者主体缺位,建立企业权力约束制度来监督企业负责人的行为更为迫切。一、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创新问题的具体分析。1.关于会计人员独立论。会计人员独立论的实质是把会计人员看作是信息需求者的共同代理人。然而,这种“独立论”强调的“独立”却存在理论上的…  相似文献   

2.
会计人员应以新<会计法>为会计监督的法律依据,认清会计监督的含义和意义,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会计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3.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 《工会论坛》2005,11(3):64-64,102
当前造成会计职业道德欠缺的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制度不健全和利益驱动,应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改善审计监督体系等方面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监管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没有引导广大消费者协助政府监管经营者。政府监管经营者,是以少数监督多数,力有不逮;消费者监督经营者,是以多数监管少数,游刃有余。引导消费者监管食品安全,要解决食品安全诉讼受理难和审理难的问题。惩罚性赔偿是激励消费者协助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监管是一项综合性的效能监察,其工作定位决定了监管的方式、方法和监管模式。监管模式展示的管理理念就是有利于监督,能够监督,监督到位,同时要体现大监督优势,充分保护和调动各方面监督手段共同参与。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内部监督管理体系,要包括组织机制、监督检查机制、信息反馈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建立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监管模式,是效能监察的实施过程,也是强化内部监督的管理过程,必须重点抓好影响效能监察工作成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实质是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也就是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归谁领导、归谁管理以及会计人员直接对谁负责的关系。在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起,企业的会计人员就被授予了“会计监督”这样的法定责职,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通过人事任免制度也在原先的《会计法》中作了安排。这种安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可能较为有效,而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双重身份”安排就尤为值得怀疑。因此,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几乎都与监管部门及其责任人员的渎职行为有关。其渎职监管方式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或乱作为、"马后炮"式监管、"养鱼执法"式监管等。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既有现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亦有监督立法不足和法律监督不力的因素,但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公共权力失去社会力量制衡。因此,有效遏止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必须正本清源,消除腐败;密织法网,严惩重罚违法犯罪分子;建立职责边界明晰和高效率的监管体制,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创建多样化的社会力量监督机制,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8.
会计监督弱化,是当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究其原因,除了会计定位和内部监控的局限外,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和国家社会监督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为此,应在加强国家和中介机构监督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加强法制建设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9.
会计诚信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会计诚信领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阻碍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影响了会计人员的形象、破坏了社会稳定。因此,必须从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增强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强化对会计事务所的监督等方面着手,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监管失效、低效、监管权滥用、监管乏力等社会性监管失灵现象可以经由社会监督来加以遏制。这是因为,社会监督能为社会性监管政策、法律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能有效弥补监管滞后、动力不足的缺陷;能有效降低监管权被滥用的可能;能一定程度地节省社会性监管的行动成本。强化社会监督在遏制社会性监管失灵中的重要作用:一要积极宣传引导,提高社会监督意识和水平;二要健全法律制度,保护公众监督权利;三要强化政府支持,提升社会监督力度;四要疏通监督渠道,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11.
现行监所检察机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发挥。对此,应从立法上明确派驻检察监督方式以增强其权威性;将监所检察职能定位为刑罚执行监督和监管活动监督,建立起以派驻检察为主的同级监督或者提高一级监督模式;厘清派驻检察、监所检察、派出检察院机构各自的权限、职责,基层监所分设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机构,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派驻检察仅受其派出检察院和上级监所领导与业务指导,并对其负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假帐这一特殊现象在企业中经常地、大量地存在 ,而假帐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 ,本文列举了部分假帐产生的原因 ,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强化单位领导人的约束机制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建立以审计监督为中心的经济监督系统 ,是治理假帐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实行各级会计人员委派制 ,是治理假帐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问题主要是食品生产源头存在隐患、加工环节出了漏洞、流通环节的安全控制薄弱。究其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尚未完全到位,环节监管职责不明;监管法规和标准不健全;对违法行为监管执行、打击不力;食品生产经营商缺乏社会责任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方面。为保障食品安全,应理顺监管体制,明确各环节监管职责;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惩处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和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会计委派制的实践、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必然性及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等几方面论述会计委派制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突破了会计人员由国家和单位实行双重领导的单一模式,对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促进财政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会计造假导致的信息失真对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实践中,会计人事制度不健全、相关法律机制不完善和政府部门监管不利是导致会计人员造假的三大主动因。规制会计造假行为应当双管齐下,将法律和制度有机结合,集中精力解决会计人员独立性和违法成本与收益两大难题,从而有效阻断造假动因。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会计监督弱化,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企业产权不明晰等。首先应强化会计监督,发展会计师专业,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强化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真实、公正可靠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 ,但近年来由于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政治利益的驱动 ,财会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屈从于领导压力 ,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对财会工作监督不力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 ,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从法律方面进行规范性防范 ;第二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政府监督 ;第三 ,加强对会计人才的培养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工会论坛》2004,10(2):85-85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工作薄弱、舆论人员素质低以及会计监督不力等 ,要从会计政策、会计人员素质和单位负责人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主要在于会计人员自身、单位领导和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监督三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应实行会计委派制、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加强社会监督等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监督在经济监督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监督和成本管理会计监督两方面。财务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它寓于财务会计核算中,核算的过程就是监督的过程,核算的内容就是监督的内容。成本管理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内部以控制自己的管理标准,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和督促。它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消除会计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不断完善和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加大会计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