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世界青年运动与"青年危机"为切入点,探讨全球化下"被牺牲的一代"的发展境况,分析了青年危机的内因、青年生命历程的断裂与政策建构中将青年看作是"问题"还是"资源"的根本定位,指出对青年发展的承诺已经成为世界青年政策、区域性青年政策和国家青年政策的重要原则和出发点,同时也都面临着从纸上承诺到政策实践的现实困境。在借鉴世界青年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新时代下我国青年政策建构需要参考世界经验,不断完善新时代国家青年政策体系;鼓励青年参与,强化青年政策中的青年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周详 《人民论坛》2020,(3):114-116
近期,"空巢青年"呈现出年龄范围扩大、社会心态与集群行为联动、在线互动主导社会互动、工作关系过多侵入社会关系等特点。"脱嵌"状态的"空巢青年"面临自由与风险的双重境遇,一方面意味着个性发展、个人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与自由,另一方面也面临人际关系冷漠、集体意识隐退和精神生活空虚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3.
夏斌文 《人民论坛》2020,(6):132-133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在沧海桑田中读懂历史必然,感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美;透视皇皇巨著读懂实践真理,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之美;在开创时代新篇中读懂实践力量,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活力之美,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4.
王逊 《人民论坛》2020,(6):162-163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推进其他各方面建设的灵魂所在。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文化建设应引入青年人才,发挥青年才智,依托新媒体技术,发动青年传播“基层好声音”,充分展现青年干部队伍的创新效能和干事精神,以“青春活力”推动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5.
网络"新爱国青年"现象及其对青年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览2008年反对藏独暴乱、自发护卫奥运火炬传递和抗震救灾这三次重大事件,参与主体同一,时间上更替继起,并有着一致的思想建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称之为"新爱国青年"现象.从思想、文化、组织三个层面对"新爱国青年"现象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契机,探讨共青团组织和青年工作在现阶段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青年人的"奔涌"有着强大的时代际遇、国家后盾和文化涵养;当今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发展机会稍纵即逝,人工智能发展挤压人的生存空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面对压力,"后浪"应打破各种限制性因素,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淬炼本领、磨炼心性、找准方向、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同时,国家和社会应疏导"后浪"的心态情绪,提升"后浪"的身份认同,对"后浪"予以包容、接纳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青年领袖"群体的崛起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领袖是崛起于中间阶层的一群青年俊杰。他们独特的历史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评价等,使这类群体的职业声望较高,其言行、兴趣、爱好以及行为方式等,对社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青年农民工"打工文化"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打工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打工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打工文化外部环境的塑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城市化、网络传播及文化断裂等角度,分析了"抱抱团"现象出现的原因,探讨了"抱抱团"现象所折射出的当代青少年的媚洋心态、社会逆反心态及追新求奇心态,最后就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青年青睐网络"穿越"小说的深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穿越"小说是一个青年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也是我们观察青年的凸透镜和放大镜.自由表达的"穿越"特性与青年的渴望得到良好的契合,"穿越"小说凸显了女性的主体意识,"穿越"小说也反映了青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良莠不齐的"穿越"小说在艺术形式上也许是粗糙的,但是从反映青年内心上看无疑是真实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青年研究从"代"到"后"的演进进行了过程梳理与时间考证,着重对"代"、"后"等一些概念作了辨析,分析了从"代"到"后"演变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青年"过劳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过劳死”现象屡见媒体,众多中青年也被卷入其中,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中青年“过劳死”现象的两个趋势及其形成的生理、心理、社会性根源,并从解压阀、管理制度和健康理念等角度提出了缓解中青年“过劳死”现象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田丰 《人民论坛》2020,(1):107-109
“小镇青年”一词并非源自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而是最先出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们虽然具有相似的人身经历,在文化消费、人生体验上能够产生共性和共鸣,但群体存在一定的内部异质性。小镇青年已成为一个时代符号和文化标记,成为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人群。  相似文献   

15.
汪家军 《人民论坛》2020,(3):122-123
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引领好青年,就可以为国家发展、民族兴旺储备源源不断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高校要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高强本领,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  相似文献   

16.
"自找苦吃"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艰苦奋斗精神一脉相承,新时代青年人涵养"自找苦吃"精神应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自找苦吃"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入到基层历练自我,开展红色主题宣传教育,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保障,通过"自找苦吃"精神对青年的价值引领,激励中国青年面对"时艰"挺身而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青年对于"国风"文化的热衷既融入行为层面,也集中表现在情感层面,更深刻彰显在价值层面。青年对于"国风"文化潮流的争相追逐,实质上是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日益提升的现实表现,对此,我们既要做密切关注者,也要做主动参与者,更要做积极引导者。  相似文献   

18.
"80后"青年婚恋新现象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后"是承担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一艰巨历史任务中至关重要的一代, "80后"青年们的婚恋观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的社会现状.目前正是"80后"发展的鼎盛时期,关注他们的婚恋问题,也就是关注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代际的青年人都曾出现被污名化为"垮掉的一代"的情况。总结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被污名化为"垮掉的一代"的原因,既有宏观的时代性、社会性因素,也有微观的群体性、心理性因素,还有全球化的影响和媒体的推波助澜。在污名化的逆境中磨砺成才固然不是坏事,但青年人更需要有利于人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应关心青年,支持广大青年建功立业,努力锻造中华民族永不弯曲的脊梁。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市青年在空前严酷的竞争压力下,对人生丧失热情,逃避做事业和家庭顶梁柱的责任,在工作、婚恋、学习中自我放弃,最终导致从社会中间层向下滑落.目前这种"下流社会"化新态势正在成为中国都市青年面临的严峻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科学破解这一难题,引导都市青年健康成长,保障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