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危机动员与管理中,与电视、手机、互联网相比,有线广播是最纯粹的群体化传播工具,它不受时间、空间及使用工具的影响,避免像电视、网络等传与送的脱节和不在场的尴尬,可以实现无缝隙传播;有线传播具有同声传播特点,具有高度的感染性和动员效应;传播方式具有权威性和灵活性,可以做到因地制宜。越是在强调个性化传播的时代,越是需要发挥群体化传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郭平 《理论月刊》2001,(11):62-62
传统戏曲舞台美术把重点放在了服饰、化妆、以及演出场所的装饰方面。它所创造的程式化、夸张化、写意化、虚拟化,所演变的升华、净化、超脱的意境之美直接影响到当今电视舞台美术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网络电视实现了电视与网络传播模式上的强强联合 ,具有与网络或电视不同的传播文化结构。发散性传播促使了传统电视受众线性思维的解构 ;网络与电视单一传播语境界限的消解 ,使同域或异域文化圈中的不同文化交流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类传播文化形态 ;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电视的大众文化特质进一步向传播娱乐化方向发展 ,使传统传播文化的公信度、厚重度呈弱化趋势。网络电视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九个电视对农频道与两个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电视对农传播的整体现状。研究发现,稀缺的频道资源和农业地位严重不匹配是我国电视对农传播的基本格局;电视对农传播的内容非专业化、泛娱乐化,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整体偏低;对农频道生存高度依赖广告,政府扶持力度小;经营向商业化偏向。这些发现,是对以往电视对农传播研究的补充,同时有益于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对农传播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5.
梁祝故事源济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1996,(3)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以梁祝为题材创作的文学、戏曲、电影、电视和音乐作品,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传播朝鲜、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地,被欧美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新改编的梁祝作品和小提琴协奏曲,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演出,其评价甚而超出“罗朱”戏曲。梁山伯、祝英台,经考证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读书、相恋、合葬的地方就在今日之济宁。  相似文献   

6.
邵腾  张英魁 《桂海论丛》2014,(3):108-111
时事新闻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其传播绩效关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从传播的功能、方式与系统性三个角度来考察当前部分电视媒体时事新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性,可发现三大问题:传播功能弱化、教条化传播与意识形态孤立化。需从统筹兼顾传播职责与市场效益、获取受众心理认同与建立整合传播机制三方面入手,提高电视媒体时事新闻传播主流意识的效力。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电视娱乐真人秀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这些节目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过度娱乐化的负面社会效应。近年来,《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电视文化节目悄然崛起,被认为是庸俗娱乐节目的反击。对当下电视文化节目的整体特征及热播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化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8.
晚明时期形成了"儒商兼融"特色的商贾阶层,当时戏曲的繁盛局面离不开这一阶层的传播作用。商贾们大量刊刻印行剧本为戏曲读本的传播提供了通畅的渠道;商贾们到处建会馆、修戏台、置家班家乐为戏曲表演创设了丰富多样的场所;商贾们"亦商亦贾""商而士"的独特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以及对戏曲的浓厚兴趣改变了传统的戏曲观念,而他们的戏曲实践则更是推动了戏曲艺术的传播与繁荣。  相似文献   

9.
受电子传媒的影响,文学日益媒介化和声像化。纸质文学文本尤其是文学经典,通过符合声像规律的文本编码,将单一的文字文本转化为多媒体声像文本,借助电视媒介进行声像传播,涵养着新的文学阅读习惯。以电视为媒介的纸质文学文本的声像传播与声像阅读,使传播者与受传者及各角色之间实现了不同传播类型的结合,是对文学生存方式、传播方式、阅读方式的革新创造,是对文学外在形式、审美习惯、价值功能的拆解重构,而这又最终影响着文学的精神内核和存在本质。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校园是普及和传承文化的主阵地,只有积极落实戏曲进校园的政策和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戏曲的传承与发扬。近几年来,随着北京市教委开展"高参小项目"活动,众多青少年已对中国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建议在正源守本的前提下重视现代传播手段,大胆利用VR动漫技术吸引学生关注中国戏曲,让古老的艺术年轻化、时尚化,吸引学生关注中国戏曲,学习传统文化。可利用VR/AR技术将京剧教育游戏化,培育戏  相似文献   

11.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13.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14.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5.
王珂 《思想战线》2002,28(4):80-83
巴赫金文体进化观是在他受到政治独裁和文体独裁双重压迫的特定历史语境下提出的 ,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巴赫金表面上是重视传统、秩序和法则的文体学家 ,实质上是激进的文体改革者。他对复调、杂语的重视 ,是为了通过对文体的多元化的吁求来达到政治的多极化。借鉴巴赫金的文体理论 ,不但要弄清巴赫金文体理论生成的历史背景 ,还要正视中国的具体国情。  相似文献   

16.
减刑作为一种重要的刑罚执行变更制度,对于刑罚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对罪犯的改造具有特殊的约束和促进效果.尽管其在实践中仍有不足,但作为一项先进的制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以减刑制度为切入点,对减刑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分析,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原产地名称是以地理标志为依托而设定的一项识别性权利.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有信誉的原产地名称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在原产地名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现状,文章提出,现阶段应统一把原产地名称的保护纳入商标法范畴,严格原产地名称使用的准入制度,建立原产地名称使用者之间的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中国发展之最大瓶颈"三农"问题存在种种异化表现,扬弃异化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略论司法鉴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提高司法鉴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司法鉴定人员工作责任感、规范司法鉴定人员司法鉴定活动、提升司法鉴定结论书(结论意见)的可信度和公信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司法鉴定人员必须正确理解并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评价方式等,在司法鉴定活动中协调好各种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进而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20.
侵犯商业秘密罪罪过形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7刑法修订后,新增加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但是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还是过失,争议较大,从而直接影响到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的正确认定和处理,妨碍了刑法社会保障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在比较分析各种学说后认为,无论是从法律逻辑,还是从过失犯罪罪行法定的角度,该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而不能包括过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