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凌云 《政策》2013,(8):15-22
十八大闭幕后,新一届党中央顺应人民期盼和时代召唤,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实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追求的改革新政,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取向的发展新政。新政的指向是推动发展转型。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由小到大,关键靠速度;经济体由大变强,关键靠转型。中国发展已经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王小广 《人民论坛》2012,(13):54-55
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每10年一次中周期波动现象,6、7年繁荣,3年左右的调整。10年中期波动呈现非常有规律的年份波动特点,即"3上8下"规律。但2013年中国经济不是"向上",而是可能"大幅向下调整"  相似文献   

3.
张孝德 《人民论坛》2012,(30):68-70
处在拐点转型期的中国向何处去,面临的已不仅仅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中等收入陷阱"或"高收入高墙"的问题,而是遭遇到了中国走什么文明道路的"文明高墙"的障碍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下,以新能源革命和绿色经济为内容的新经济革命的兴起,正在从方向上改变着世界文明与经济发展走势。在此大背景下,首当其冲地对正行走在工业化之路上的中国提出了新挑战。新能源革命是人类文明时代转型的革命在当今世界,研究中国的转型必须关注世界发展的大趋势。2008年金融危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风暴,继续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全世界都更加关注并热议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成就是"中国模式"带来的效应;也有学者认为这不归因于所谓的"中国模式",而是我国坚持"中国道路"的结果。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求对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发展成就提供一种宏观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上海机关动态》2004,(1):15-15
复旦大学张军博士最近撰文认为,外资在中国的超常增长反映了我们的“企业家精神”供给不足,在法律上完成尊重私人产权与保护私人产权的体制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必然之路。文章认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最富特色之处在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二者兼得,这反映了经济变化与体制变革之间双向互动的过渡性制度演进特征。这种适应性关系呈现为一般利益主体适应性调整———契约的适应性调整———制度的适应性调整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交互进程,而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基本的具有适应性的制度也就逐渐形成。相应的,对制度变革绩效不能套用资源有效配置效率标准来衡量,而是要用体现制度变革的"适应性效率"标准来评价。因此,制度变革并不是按照市场经济内在逻辑或者市场制度的概念化要求可以独立进行的变革,而是围绕经济剩余的获得而进行的适时恰当的变革。改革不能止步于市场化的完成,而要看是否形成了一个能够适应经济变化而持续调整的具有"适应性效率"的基础性制度。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整体局面将面临新的形势,需要及早谋划。总体而言,要看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很难孤军独进,必须与社会转型、政府转型整体推进,这是走出以往转型困局的根本性选择。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力共振",有可能加大经济转型发展的阻力对"十三五"的经济转型升级,笔者认为,与其看得顺利些,不如估计得更加困难些。这是因为,未来我国的转型升级发展极有可能出现"三力共振"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何处理速度与转型的两难问题,仍然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难题。化解这个难题需要新思路、新战略。具体的构想就是,中国需要构筑经济转型的第二道防线。当前中国改革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推动短期的经济增长,而是需要推动转型,使中国经济恢复元气、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林毅夫 《小康》2014,(10):20-20
中国是转型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肯定有结构问题,但从2010年开始的连续经济增长下滑,主要不是内部结构问题,而是外部问题。理由是,中国经济下滑的同时,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下滑,而且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0.
《创造》1995,(2)
中国减税引资政策利弊互见税务专家泰里·布朗认为,中国利用减税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做法并不利于吸引长期外资,充其量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布朗认为,中国政府应制定有益于长期投资者目前和未来进行公平竞争的税收政策,为投资者创造稳定的投资环境。以东欧各国的经济和...  相似文献   

11.
《政协天地》2013,(6):53-53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中国经济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阶段,在未来10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仍然可期。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将和出口转好因素共同推动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增速达到10%左右。城镇化对中国经济来说并非“强心剂”,而是长达十年的长远规划。新型城镇化有两个政策要点,一是在硬件建设方面,即通过扩大投资,集中建设城市群;二是在软件建设上,通过扩大消费,解决3亿农民家庭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剧锦文 《人民论坛》2010,(11):22-23
我国这种长期快速增长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一直存在"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类观点。尽管从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下降通道将是必然的,但是可以认定,未来中国经济维持一个高成长期有着更深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换届之年,中国经济也面临大考。这种考验,来自多个层面:改革进入攻坚期,转型进入关键期,外部冲击持续,投资冲动难抑。中国要破茧前行。"经济不发展,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新一届政府被寄予希望,以消费扩内需,以民间投资激发市场活力,以经济转型促使产业调整,以城镇化破解中国经济之围。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定价:49.00元中国经济升级,倒逼企业转型。然而转型并不容易,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惊险的一跃,"不转型等死,转型是找死"。作者认为大多数企业的转型前景是悲观的,但也承认,转型成功的企业也是有路径可循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可通过四大模式——包括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资本模式和心智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动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新兴经济体陷入困境,有国外媒体认为世界经济"重感冒"是因为中国"打喷嚏"。受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降至6.9%,创25年来新低。2016年开年,中国股市和汇市仍然低迷,外贸进出口降幅比2015年还大,这使外界对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资本市场承担着为大众创新创业募集资本、增加居民资本性收入以促进消费的重任,其平稳健康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2015年以来,中国股市剧烈波动,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本轮股市波动虽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但暴露出的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研究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新常态下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强虚实良性互动,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培育优质机构投资者,扭转"散户市"局面;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鼓励理性、长期持股投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在发达国家,社会收入分配基本呈现橄榄形结构,比较稳定。而在中国,由于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均较大,社会收入结构有人称之为"图钉型结构",即富裕阶层人数较少而收入占比却较高,中产阶层(笔者认为对中国这一群体称之为"中产阶层"比"中产阶级"更合适)人数也比较少,而中低收入群体比重过高。不过,这一现象正在被逐步改善:近几年来,收入差距开始收敛,中产阶层比重有所上升。不管这是经济转型的因还是果,总之都有利于社会及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王一鸣认为,过去一个时期中国总体上处于"低成本、低风险"期。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生产要素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低成本优势开始减弱。同时,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快,潜伏的深层次矛盾有可能集中显现;经济国际化程度提高,来自外部的摩擦和冲击必然会增加。也就是说,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进入高成本和高风险期。  相似文献   

19.
何建华 《前进》2000,(1):32-34
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一直在探索中国何以能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成功地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平稳转型这样一个课题。在与俄罗斯等转型国家的比较研究中,他们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奇迹得益于渐进性变革模式的选择。(如世界银行在其《2020年的中国》报告?..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转型分析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指导,要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所代表的"市场经济范式"的教条.伴随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和中国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兴起,中国经济转型分析的基本框架应该坚持转型目标明确、制度约束刚性、改革形式开放、以及阶段性推进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