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瑛居 《广东民政》2008,(11):35-35
在农村,如何做好孤寡老人供养丁作,使他们安度晚年?这是我国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封开县长安镇用了最少的钱,就把该镇孤寡老人供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该镇是如何把这些工作做好的呢?带着疑问,近日,笔者走访了省一级敬老院封开县长安镇敬老院。  相似文献   

2.
义务砍柴女     
前段时间,笔者到江西省金溪县石门乡采访.在距乡敬老院约两华里远的公路旁,见着一位青年妇女肩挑一担沉甸甸的余柴,正从那山旮旯里的一条羊肠小道了山.退直往敬老院的方向而去、旁人介绍说:她就是义务砍柴女——一王秋红,现年34岁,两年如一日地为敬老院老人们砍柴。王秋红的丈夫郑直良,是乡敬老院院长。秋红从丈夫的谈吐中了解到.敬老院每年烧柴开支超千元.直接影响了老人们的生活。于是她向大夫表示:“你热心为孤寡老人服务,我该助把力一义务为孤寡老人砍柴,改善他们的生活。”三秋红家四亩责任田的农活,除了裁禾和收割外.…  相似文献   

3.
“一次生命,不能葱茏茂盛,也要生机盎然。不然,怎样答谢养育之恩!”采访公晓颖代表回来的路上,这句让人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始终在我的耳畔萦绕。是啊,作为人大代表,一位在事业上饶有成就的年轻实业家,公晓颖为构建和谐长春走出了一条企业如何回报社会的新路,其情感人至深。2006年新春佳节前夕,劝农山镇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迎来了被他们视作亲生儿子的公晓颖。长期以来,每逢节假日,探望这里的孤寡老人已成了公晓颖的一个惯例,五年来从未间断过。敬老院里住着50多位孤寡老人,公晓颖每次来到这里,除了要带上老人们喜欢吃的水果、点心,还要询问…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商州市板桥敬老院座落在距市区15公里的一个山旮旯里。7年前,在将9名孤寡老人和一名炊事员委托给青年农民党员张继强时,上级领导将敬老院尚未配套建设的院落、厨房、厕所等建设任务也交给了他。凭着好使的脑子和年轻人的力气,张继强带着他的院民只用3年时间,就把敬老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南安金淘鎮許塘壩,有一座面積五百六十多平方米的兩層樓房,這是旅外僑胞葉先生捐資二十萬港元興建的金淘敬老院。現在有十一位孤寡老人在這里頤養天年。一九八五年,金淘鄉政府决定創辦敬老院。正在回鄉探親的葉先生聞訊後,欣然捐資。這年十月,十三名孤寡老人被接進敬老院。 為了使敬老院能够持續穩定地創辦下去,金淘鄉政府成立了基金會,葉先生和另一位葉氏僑親各捐贈一部豐田小車。鄉里一些部門為敬老院捐贈了電視機、床、桌等日常生活用品。現在敬老院擁有八萬元基金,都是旅外僑胞親屬捐贈的。最近,鎮政府在敬老院創辦金淘僑裕福利廠,租用敬老院的闲房作廠房,引進手套來料加工,既解决了全鎮八十多名殘疾人和社會青年的就業問題,又增加了敬老院的收入。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年齡最高的八十多歲,最小的也年近古稀。院里請了兩名四十多歲的婦女作服務員,侍奉老人的生活起居,為老人們煎藥、餵飯、洗衣服,每日悉心照顧,夜間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省金乡县卜集乡,人称敬老院的马西云是孤寡老人的“孝女”。但知道马西云的人们都说: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1989年,卜集乡刚刚建起了敬老院,马西云主动“请战”,由一名乡办企业的业务员变成了一名服务员。当时,39岁的她已守寡7年了。婆婆年近80,儿子、闺女都在上初中。家里侍候老人,照顾孩子,种责任田,全都搁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有人说她,“你真傻,放着既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不干,却偏偏去干侍候人的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你一个人该怎么过啊!”马西云没想那么多,很快就走马上任了。敬老院里工作人员少,样样工…  相似文献   

7.
正7月15日至17日,湖南省福彩中心携手News938"潇湘之声"共同举办的2016"乐善福彩·共同见证"自驾游公益之旅首批团队走进益阳安化县龙塘乡敬老院走访慰问孤残老人,为他们送去福彩公益金和慰问物资。龙塘乡敬老院位于安化县龙塘乡齐心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1197平方米,设有床位60个。作为全乡唯一一所敬老院,龙塘乡敬老院现有48位各类残疾孤寡老人。  相似文献   

8.
在安徽省无为县的敬老院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位中年妇女跑前跑后,像对待亲人那样侍奉着孤寡老人。这位纯朴、善良的工人家庭出身的女性,在这里工作已有16个年头了。她就是先后被授予县精神文明‘十佳”,省民政厅民政女“十佳”,省妇联‘三八红旗手’的敬老院副院长孔繁珍同志。1984年夏天,孔繁珍从无为编织厂调到敬老院工作。当时院里的20多位老人,有八九十岁的耳聋眼花者,有理智不正常的精神病患者。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要侍候他(她)们穿衣、吃饭,甚至要搀扶他们去大小便。那一年,孔繁珍刚30出头,正值青春年华。在这样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芳村镇是浙江省常山县的山区贫困镇.镇、村集体经济薄弱,办敬老院缺乏资金,集体无力承担听有孤寡老人的供养问题。镇党委、政府采取了镇、村、组分级管理的办法,安排部分孤寡老人投亲靠友,镇里给以经济救济。投亲靠友的孤寡老人,他(她)们不愁吃穿,不耽心求医看病,不顾虑重病护理。前溪村的孤寡老人鲁玉莲、吴有根,落实到亲戚家供养.生活得很好。大处村孤寡老人郑鸿皮(烈属)落实到近邻供养,料理周到,相处和睦。这样做,既减轻了集体的负担,又体现孤寡老人的心愿,是贫困地区解决孤寡老人供养的较佳途径。芳村镇这一工作做得…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郯城县红花镇杨庄子村52岁的村民、县人大代表刘兴礼,来到镇敬老院,将价值9800余元的猪肉、面粉、大米、食用油和棉衣等过节礼品,送给入院老人过春节,并同每位老人拉家常,与老人们共度新春小年。这是刘兴礼第三个春节向入院老人奉献爱心。自2013年春当选为郯城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那天起,刘兴礼就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关心和照顾社会上的孤寡老人。他常说:"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岁数一年大一年,身体不像往年那样硬朗。谁都有到老那  相似文献   

11.
徐升莲,陕西省丹凤县大峪乡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因在敬老事业上的不平凡事迹,三次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总书记鼓励她:“干得不错,接着干。”1984年秋,大峪乡党委决定派在本乡保定村任党支部书记的徐升莲去原知青点留下的一所旧房里筹办乡敬老院,把全乡孤寡老人接进来,让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颐养六年。徐升莲放弃了个人的致富计划,带着国家下拨的5000元钱,走进那个蛛网罩门、窗扇破损的旧院子。修复时钱不够用.她从自己家里拿来13O0元。接着;又把家中的30只、32只鸡以及大坪、圆笼、猪槽等带到敬老院。为了腾出时间和精…  相似文献   

12.
黄章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那卜镇的农民,他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办工厂,建果园,种稻谷,养禽畜,年收入超25万元。老黄富了,口袋里有了钱,按一般规律,人一成大款,就应有大款的派头,有大款的生活方式,吃穿应美,住的应好,玩的应快活。可黄章其不图个人享乐,只想奉献社会。投资办了一个敬老院,让孤寡老人有依有靠。敬老院已于1995年8月奠基动工,占地15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老人宿舍,老人学习室,老人娱乐活动室,1996年元旦老人进住。黄章其还有个更大的心愿:进一步发展生产,有了资金后,对敬老院进行扩建和…  相似文献   

13.
去年冬天,河北省广平县十里铺乡投资30多万元的高标准敬老院破土动工,该乡北寺郎固村农民同保瑞捐助15万元的消息也随之在广平街头巷尾迅速传开。今年43岁的同保端是广平县北寺郎固村一位普通农民。当他还是青少年的时候,看见街上的孤寡老人无依无靠,就产生同情和怜悯之心,并尽力给予帮助。从那时起他就立誓:等我口保瑞有了钱,一定盖一所宽敞的敬老院,让村里、乡里和更多的孤寡老人住进去,安度晚年。党的十一届三吕全会的召开,为同保瑞实现抱负铺平了道路,他在精心经营好责任田的同时,在自行车上绑上两个筐,沿街收购破烂。几年…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总商会精心运作,在“百企帮百村”、“千人帮千户”活动的基础上,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将工商联会员企业与敬老院结成对子.实现了敬老院帮扶活动全覆盖。图为商丘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市长马刚与孤寡老人亲切交谈。  相似文献   

15.
“躬于福地享高龄,人在晚年逢盛世”,这是惠来县葵潭镇青坑村敬老院大门的一副横批为“幸福晚年”的对联。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元旦期间,青坑村14位孤寡老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建成的敬老院。青坑村是一个偏僻山村,只有650户3600多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一些家庭贫穷的年青人一直讨不到老婆,到如今,村里有30多位60岁以上的“单身哥”,零星居住在祖辈留下来的土角厝,一直依靠民政部门的救济过日子。  相似文献   

16.
“非典”疫情在吉林省出现后,各地纷纷行动起来,投入到预防“非典”的工作中。当民建公主岭市范家屯支部会员、老中医胡德成了解到范家屯镇敬老院有58位孤寡老人、8名工作人员后,他嘱咐女儿胡庆艳、孙子胡凯为这些老人和工作人员免费提供了中药,还为敬老院的各个房间消了毒,并细心嘱咐该院的工作人员怎样煎服中药。老人们个个感动不已。预防“非典”民建会员情系孤寡老人@胡中秋  相似文献   

17.
李新华 《中国民政》2011,(2):F0004-F0004
岁末年初,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有着”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之称的江西赣州,考察民生保障工作。一路上,李立国部长听取了兴国、于都、赣县、章贡区等地关于民政民生工作的情况汇报,深入乡镇敬老院、基层民政所、社会福利中心和城市社区等,亲切慰问孤寡老人和工作人员,走访社区群众。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广德县的敬老事业成绩较大,于1992年实现了乡乡镇镇建有敬老院的目标,现有敬老院31所,其中乡镇办的30所,入院率26%,敬老院人均供养标准700元,多数敬老院办得较好。但好中有差,有4所敬老院属于后进。他们的情况是:——杨杆乡敬老院。1991年建成,现有院民6人。敬老院院长几易其人,房屋破旧,院民由所在村每年负担粮食600斤,食油6厅及部分烧柴,零用钱由乡负担,每月每人5元,穿衣、生病等费用由乡政府适当解决。院民每人都打有一个小灶,自己做饭,平时很少有荤。调查组到该院时,有一院民到下午三点才吃上中饭。院民生病时…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盐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3447人,其中五保老人1605人,需集中供养老人1100人。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雷家岩敬老院、中和中心敬老院、牛寨敬老院、豆沙古镇敬老院、盐井镇福利院,截止2010年底,集中供养老人800人,年供养标准3840元。盐津县在加快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提高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爱的奉献     
今年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进三峡库区重庆市忠县涂井乡敬老院,用镜头纪录了县人大代表、义务管理员李淑娥平凡而伟大的故事。今年63岁的李淑娥是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普通农村妇女,几十年来,李淑娥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与她非亲非故的40多名孤寡老人,把老人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她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把敬老院营造成了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幸福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