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与日本之间围绕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矛盾,从日本角度看是因为日本政界存在“亲台派”.日本“亲台派”源于反共意识形态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感恩”情结,伴随着日本对自身的安全战略考量而不断强调重视“台湾的安全”,而不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存在.其间,台湾的民进党实力壮大之后,日本“亲台派”逐渐蜕化为支持“台独”的政治势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其家族传承、所属政治派阀以及自身政治理念来说,都属于“亲台派”.日本“亲台派”的主政意味着右翼势力会寻机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扩大踩踏中日关系底线的活动,通过打“台湾牌”来牵制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取向始终是将台湾视为不享有主权国家之名的独立的“政治实体”。美国为了其亚太战略乃至全球战略利益考虑,不遗余力地为台湾“拓展国际空间”和制造“双重承认”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正是由于美国的支持和纵容,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上,已经逐渐背离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其“台独”的反动嘴脸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3.
在台湾问题上 ,鉴于两岸关系“不独不统不战不和”的基本格局 ,鉴于中国政府力争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坚定立场 ,鉴于美国“控台制华”的战略需要 ,美国政府认为实行“维持现状”政策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一政策具有典型的两面性 ,即 :既宣称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不支持台湾独立 ,但又与台湾发展实质性关系 ,反对中国对台动武 ,不断向台提供高技术武器装备 ,助长“台独”分裂活动。美国为维持现状 ,虽会对“台独”突破其政策框架的分裂活动进行一定的约束 ,但这个政策的侧重点是阻挠统一 ,以台制华。对此 ,中国应及早谋划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台湾大选看美国对台海两岸的“双遏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采取所谓的“战略模糊”政策 ,维持两岸分裂分治的政治局面。这导致陈水扁当局自恃有美国支持 ,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在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后 ,陈水扁为了谋求竞选连任 ,抛出了“公投”、“制宪”、“建国”等一系列“急独”政策 ,公开了“台独”时间表。中国大陆对此做出强烈反应 ,两岸关系面临空前的危机。美国政府为因应台海局势变化 ,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深地介入了台湾问题 ,动作频频地对两岸采取了“双遏阻”政策 ,以维持两岸不独、不统、不武的局面。所谓“双遏阻”政策 ,就是美…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造成台湾问题的最大外部因素,也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统一的最大外部障碍。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与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保持军事关系。自1996年台湾海峡危机以来,美国扩大了它与台湾军事关系的范围,包括美台军官之间就战略和作战问题进行研讨、台湾军官赴美军事院校受训等。美国企图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国会一些议员还力图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美台之间保持和扩大军事关系使台湾当局和少数主张“台独”的分子产生错觉,促使他们顽固拒绝与大陆在“一…  相似文献   

6.
世界贸易组织号称“经济联合国” , 是台湾迄今加入的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从 台湾问题在该组织的演变来看,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台湾问题最为复杂、耗时最长、牵涉因素最多。 在大陆、台湾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再回顾加入的历程,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研读世界贸易组织的 台湾问题, 对于打击台湾当局的“台独”企图也许更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机遇和若干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平崛起”与“重要战略机遇期”概念密切相关 ,而从 2 1世纪初期世界基本格局和基本潮流出发分析和设想 ,中国在其中的基本战略机遇主要有五项。中国和平崛起首先需要在本区域国际关系内的三大“平台” ,连同今后一个时期里尤其需要和可行的三方面国家力量构建。在中国争取实现和平崛起的今后一个历史时段时 ,外部环境中的首要障碍或危险是台湾独立。中国必须以相对而言澄清和“简化”了的战略坚决阻止台独 ,并且有意志、体制和力量的切实准备 ,以便一旦必须就要用武力制止台独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日本政界一直存在着一股被称为“台湾帮”的亲台势力,他们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始终或明或暗地帮助台湾与大陆对抗,特别是近年来,其活动日益频繁,他们一方面与“台独”分子相勾结,另一方面利用其在政界的力量影响日本政府的对华、对台政策。日本的“台湾帮”已成为我国统一台湾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在考察1990年以来美国国会对台议案表决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其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进而对其今后在台湾问题上将产生的影响作一些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国会在对台议案表决中具有议案内容基本一致、投票结果基本一致、两党对台态度基本一致的特点;国会议员对台“态度性议案”的一致性高于“政策性议案”,共和党的“一致性”高于民主党,国会两党在台湾问题上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总之,美国国会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是倾向台湾的,但其对台湾的支持是有限度的,不会公开支持“台独”。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台独"分子为首的"台湾当局"不仅在本岛内肆意搞"去中国化"活动,在国际上也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大搞所谓的"务实外交",制造"实质台独"的国际影响,这给我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造成暂时的困难.基于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遏制"台独"势力的蔓延:加强对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利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制衡台湾的"务实外交";积极支持我国台湾同胞在非洲国家进行正常的商业活动,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提高中国的整体综合国力;处理好中国同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台独”的出现,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其间从地下到公开,从海外转入岛内,从非法到合法,迭经浮沉。而今,台湾“总统”李登辉从幕后走到台前,公然打出了“两国论”,由是朝野沉瀣一气,妖雾弥漫。日寇投降后,日本少壮派军官勾结台奸,发动“台湾自治运动”溯“台独”渊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且其发生、演变、发展,均与外国侵略势力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并未出现过“台独”主张与组织。在日本强占下的台湾同胞,一直以台湾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前仆后继战斗不息,以求早日光复,回到祖国怀抱。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至1945年8…  相似文献   

12.
台湾问题:中美互动的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形成了新的互动态势.两国在维持台海现状方面形成了共识,都认为台独势力谋求"法理台独"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挑战,并为维护台海稳定展开了积极互动.中美在台海问题上的积极互动是两国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可预见的将来,出于维护中美关系的大局和台海地区稳定的需要,中美两国有望继续保持在台湾问题上的正面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13.
《日美安全条约》的“远东条款”包含干涉“台湾问题”的内涵。1972年中日复交时,就处理“台湾问题”形成了原则共识。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正以渐进方式与台湾当局发展政治与安全关系。中国应把握日本的动向,挫败其阻挠和干预“台湾问题”的阴谋。  相似文献   

14.
十二年前.李登辉继蒋经国成为台湾“总统”与国民党主席,当时被认为是头上有“台湾人的光环”.他恣意挥霍这个光环的力度,斗倒国民党内异己,又暗助奉行台独的民进党.终导致国民党丧失政权,他的光环亦再也无光.  相似文献   

15.
台湾当局为搞“台独”,以武拒统,不断加强台湾军事防线建设,构筑了所谓的“六大军事防线”。陈水扁上台后更是变本加厉,加强军事防线建设,并提出了“决战境外”的新战略,妄图把未来战争的战场推放在台湾本岛之外。且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六大防线”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6.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方针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在对华关系上的所作所为同克林顿政府时期相比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比较明确地把中国作为今后对美国的主要威胁和对手 ,加强了对中国的种种防范和相关部署 ;第二 ,在台湾问题上正在改变“一个中国”的基本政策方针 ,试图长期维持“一中一台”的局面 ,并使之逐渐合法化 ,迎合乃至怂恿目前台湾当局的“台独”路线 ;第三 ,以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强大地位为后盾 ,对中国采取一系列强硬的做法 ,全然不顾中美关系的趋冷和恶化 ,甚至是有意诱导中国与美国对抗 ,从而成为真正的敌手。发生这种变化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不支持台独”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政策的双重性非常明显,即美国一方面堵塞“法理台独”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又怂恿“渐进台独”逐步发展。这种双重性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中美关系和美国外交政策议程所需,一是布什总统在政策调整上获得了国会支持。未来三年,美国“不支持台独”政策的双重性特点将更趋明显,这虽然对中美合作遏制“法理台独”较为有利,但对遏制“渐进台独”发展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8.
布什政府上台四年来,充当台独保护伞、提升美台实质关系、使美台军事交流制度化、大幅度增加售台武器,这一系列政策纵容了陈水扁加快台独步伐,是当前台海形势严峻的直接原因,也暴露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19.
王炳毅 《海内与海外》2004,(7):59-61,65
2000年,台湾民进党在选举中获胜,台独逆流更甚于前。在台北国民党举行的声讨台独的万人集会上,相貌清瘦但体魄健壮的夏功权老人登上主席台,发表演讲痛斥台独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说到气愤处,夏老咬破手指,用鲜血在一方白绸布上,当众写下“誓死反对台独”字样。全场欢呼,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据当时美国的《美洲华侨日报》报道,隐居纽约蝗虫谷别墅的宋美龄得知此事,连连点头,对夏功权的爱国之举表示嘉许。她与身边人提到夏功权,一直慈爱地以“功权”或“小夏”相称。确实,这位经历世事沧桑、风云变幻的百岁老人对夏功权一直另眼相看…  相似文献   

20.
第57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2002年9月11日做出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纳入本届联大议程。至此,联合国大会已10次拒绝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这充分反映了联合国广大会员国遵守《联合国宪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