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试论司法文书的语体特色李洁语体,是对由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共同特点所制约和表现的语言风格的分类。换言之,语体是语言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或不同的行业中所表现的不同的特色。司法文书是国家司法机关及诉讼参加入按照法定的程序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司法...  相似文献   

2.
刑事司法文书叙事的详略,是由司法文书特定的功能——法定性和主旨性决定的。刑事司法文书的特定功能,决定了每种文书的特定主旨,凡是与文书主旨有关的材料必须详细叙述,否则应简略叙述或者不叙述。而刑事司法文书叙事往往有两种倾向:一是事无巨细,对原材料盲目照搬,一是为追求形式上的所谓结构严谨,盲目苟简。这两种倾向都有损于司法文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因此,掌握详略述的叙事方法是提高刑事司法文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司法判决书,可以说是法律方法运用的结果体现.目前的司法文书存在着法律论证不足与语用规范缺失的问题.司法判决文书关联着当事人、司法系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对社会大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必须对现存的司法判决文书进行改进.在法律论证方法——逻辑、修辞、商谈的指引下,在法官执业规范而非法律层面上确立逻辑论证的责任;规范语用规范...  相似文献   

4.
论司法文书制作的语言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文书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文书 ,它是根据法律规定而制作的 ,与一般文书有很大的区别。对其制作法律上有严格的要求 ,并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 ,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许多特点。从司法文书制作的语言要求看 ,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词语的法律含义必须准确 ;二是词语的解释必须精确具体 ;三是使用的语言必须规范 ;四是语言的格调要求质朴平实 ;五是要求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文章围绕上述几个特点 ,对司法文书制作的语言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司法文书的浩然正气之情 司法文书也“言情”。其情为何情,这得追溯一下司法文书的审美价值。 司法文书有特定的审美价值,因为它用写作的艺术性、创造性来充分表达法律实效。其审美价值概括而言是:法律的尊严、价值以及法官、律师的内在的秉公执法精神的外现。具体而言这种“外现”出来的应曰:浩然正气。例如起诉书、判决书等,全文上下、每句每字、每个标点符号不仅表现着检察员、法官本人的气势与人格,更主要的还表现了检察机关控告犯罪的严厉之情,人民法院惩处罪犯、裁决纠纷的威严之情。这些“情”都是司法文书必须体现的、外现的浩然正气。 由此可见,司法文书也“言情”。不过言的是浩然正气之情。这与生活之情宜,文学作品的感情是不同的。这种浩然正气之情,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价值以及法官、律师的内在秉公执法精神。 二、司法文书情感的适度是客观、冷静、鲜明  相似文献   

6.
著者在该书《后记》中说:“这是一部或许应该将其界定为法学理论属性的著作,因为虽以司法的现代性和现代化作主题,但在内容上已涉入现代性题域,通篇文字或许很难界定是在法律和司法阵地进行现代性理论思考,还是在现代性、后现代性语境中谈论法律和司法论题。其实这并不矛盾,在解释学语境中,语境与话语对象需要实现‘等置’(Gleichsetzung)和融合;要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立场,文本的意义更多地是由‘能指’之间的‘嬉戏’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说的外交文书指的是外交通信所使用的各种形式的文书。它是国际交往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它总是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它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这不仅包括我国同亚、非、欧一些国家在历史上所发生的关系,也包括大量的在中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过程中所发生的中国内部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譬如,晏婴、苏秦、张仪、蔺相如便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著名外交家;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他们更是汉、明两朝杰出的国际事  相似文献   

8.
裁判文书作为阐释法律精神、宣示裁判结果和彰显司法正义的重要载体,是法官履行审判职权和司法程序运作的最终结果.随着法治国家的日渐深入,裁判文书已不仅仅被视为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宣布裁判结论的书面文件,其还被视为诉讼民主、程序正当、司法公正的一面“镜子”.当前,公开裁判文书的要求正逐步落实,一些“带病出门”的裁判文书被置于公众视野之下,其公信力面临新的挑战.裁判文书公信力的高低,是考量审判权威的重要价值尺度.因而,提高裁判文书公信力,让裁判文书公开成为审判权威的助推因素和维系力量成为当前审判领域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今年正月初七的“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动员会上谈到,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要有股“苕气”,要发扬“苕”的精神,做到“踏踏实实、傻傻呼呼、一门心思”干工作。对于“苕”这个词,湖北人都不陌生。在日常用语中,“苕”略含贬义,说某人“苕”,意思是此人脑子不开窍、不灵光,傻里傻气。李鸿忠提倡干部要有“苕”气,让我想起雷锋日记里的一句话:“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主要以侵犯国家秘密类犯罪规制考试作弊行为,但是在"试题及答案的定密、以渎职罪名评价作弊行为、保密期限的确定、情节严重的认定、‘枪手’答案的性质"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已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准确、有效地依法打击考试作弊,应尽快出台考试法,并在刑法分则中单独设立"妨害考试罪",规制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11.
公安文书语言的生动性是由公安文书的功用和特点决定的。在写作实践中,通过恰当使用修辞格、灵活地运用词语、巧妙地安排句式等来达到生动的目的。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公安文书语言生动性的内涵,必须注意几个问题:语言生动与内容准确的关系、公安文书语言的生动性与文学作品的生动性的区别、讲求公安文书语言的生动性必须适应不同文种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宋代社会,契约文书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深化及土地权利的分离,广泛地应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干照”作为“田宅诉讼”中各类契约文书的通称,也因其具有示信、客观真实的证据作用而成为宋代司法判词的常用语。“干照”是宋代社会及司法活动中的固有词汇,它真实地反映着唐宋的社会变革,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语言符号置于宋代社会结构的网络中,其背后反映的是宋代司法结构的变化与司法传统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司法文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所谓,善其法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其法者"师勤而功半".在司法文书语言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讲、评、练三管齐下的教学方法,即以讲解为基础教学,使学生首先在理论上对司法语言及其语体风格有初步认知;然后,再以评析范文为语言训练的重要手段,使学生在感性体验中进一步明确认识司法语言;最后,通过语言应用练习和教师讲评,在巩固司法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语言应用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司法文书教学中的逆向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文书是实施法律的重要工具 ,将逆向思维引入到司法文书教学中 ,就是打破“概念———格式———写法”的传统模式 ,从法律出发 ,从材料出发 ,结合法律运行的流程讲授文书 ,使学生掌握司法文书 ,适应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公安文书是司法文书的分支,是国家公安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令完成工作任务必须掌握的重要书面工具。它的语言特点,作者认为主要有四个特色:准确、简洁、庄重和经常使用某些专业语和习惯语。  相似文献   

16.
准确和庄重是法律语言的基本特色。为此,对法律语言要注意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也要善于运用模糊修辞和积极修辞手法,使所表述的内容规范严谨、准确鲜明、精炼简洁,以达到最佳效果,体现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17.
讯问语言修辞是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活动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方法、手段,增强讯问语言的表达效果,以促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行为良性转化,达到审讯目的的一种语言活动。讯问语言修辞是在十分特殊语境中运用的修辞形式。讯问语言中运用修辞手段要遵守选用讯问语言技巧的原则要求,处理好选用修辞手段和遵循讯问活动的法律要求之间的关系。在讯问语言中选择运用好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层递、反复、设问、反问和双关等。  相似文献   

18.
参照适用指导性案例是案例指导制度运行的核心环节,但是在现有的裁判文书中,指导性案例的援引率较低,相关规定亟待改进。就参照适用的前提条件——案件事实相似性的比较来说,现有规定中“基本案情”的表述过于宽泛,而相关研究成果使用的“实质事实”“关键事实”等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强调案例指导对判例制度的借鉴。作为相似性比较点,指导性案例中的“案件事实”更适合用“重要事实”来表述,其含义是体现创新规则的事实。这种界定更符合案例指导在中国司法语境中的准确定位。作为相似性比较的基本方面,案件事实决定着法律适用,应当成为法官参照指导性案例时主要考察的对象。这一结论可以从司法运行的一般原理、判例法的历史经验、裁判文书的现状等方面得到支持。具体到案件事实相似性的确定方式而言,在程序方面主要存在着法官主动检索和庭审中回应诉求这两种程序性方式:前者需要以裁判要点和规范目的为指引,并结合裁判理由部分的论述;后者则需要更多地引入英美法系中普通法运行的经验总结。而确定案件事实相似性的实体方式,则需要借助于法律适用方面的相似性进行对比和检验,特别是在考察体现创新规则的重要事实是否相似时,还需要结合方法论的因素。以案件事实相似性的分析为开端,案例指导制度还需要在更多方面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9.
《教师法》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规定为教师的权利,确立了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的法律地位。依法推进和健全完善教代会制度,依法维护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是当前各级教育工会落实《教师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根据几年来参加学校教代会民主管理的做法和体会,归纳总结成六十四个字,姑且称之为“六十四字工作法”,即:“学法懂法,掌握‘尺子’;主动积极,摆正‘位子’;发扬民主,组好‘班子’;调查研究,摸清‘底子;’多方酝酿,拿出‘点子’;沟通协调,引对‘路子’;严格程序,定好‘盘子’;检查督促,结好‘尾子’。”现作引玉之砖,以就教于高校工会同仁。  相似文献   

20.
一位领导在干部自律教育会上说:“大家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我在这里要强调一种‘思想能力’,那就是管住自己的能力。管住自己既是个人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政治环保’的实际需要!”笔者以为,这类“老生常谈”的话题很有必要经常重温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