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模式。本文根据“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内在逻辑顺序,阐述了一国两制的基础研究、“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及其与港澳模式的区别、台湾模式的新构想或思维。为推动两岸尽快实现完全统一,今后应深化对“一国两制”理论精神、台湾模式的具体设计的研究,并加强两岸学者的交流和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提出的战略方针。“一国两制”在港澳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是其政治构想法律化的具体表现。香港、澳门回归后,在“一国两制”法律构想之下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为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可以以“一国两制”方式解决好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也同样能够以此解决好台湾问题,但是,对于后者,就不是那么简单,就不是单纯地宣传一下“一国两制”的基本道理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至少,除了主动权确在我们一方外,也还有台湾当局、台湾民众、台湾不同党派和不同阶层人物的因素,也就像下象棋一样,不是光有我们一方走棋就可以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本质属性、地位、职能和作用的继承和发展;“一国两制”突破了传统的国家结构模式;“一国两制”是运用和平共处原则处理国家内政问题的新创造;“一国两制”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一国两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国家间解决国际争端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8年以来学者们围绕“一国两制”的内涵、特点、实施、影响、意义及实践经验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诸多共识,但对“一国两制”的理论渊源、“一国两制”下的国家结构形式和“台湾模式”等问题存在争论和分歧。回顾和梳理近年来“一国两制”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及其中观点,旨在对今后“一国两制”研究及其实施问题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民必须要破解的难题。"一国两制"的港澳模式具有较多的"联邦制"特色,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所以我们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既要总结经验,又要创新探索"一国两制"下的台湾模式,争取早日实现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我国对台的一项基本政策,有效地回应了长期割裂的两岸关系现实。它为完成中国现代化任务以及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政治环境;它是和平共处原则在处理台湾问题的灵活运用和新的创举:它为海峡两岸提供了政治整合以及政治权力分配的思维路径;它体现了两种不同民主制度共存的可行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它为两岸政治秩序提供了和平发展的构建模式。“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为构建两岸和谐发展和统一关系,将继续发挥重大的框架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论述,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时期,探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政策宣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是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丰富与深化。  相似文献   

9.
1995年1月江泽民同志所发表的对台工作八项主张,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依据形势的变化,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按照“一国两制”的框架所提出的新时期祖国统一方案。综观整个方案,无不洋溢着善意、诚意及殷殷期待之情。然而,针对祖国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案,台湾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一国两制”内涵的解析,以及在香港和澳门成功实践的分析,有理有据地说明“一国两制”不仅适用于港澳,也同样适用于台湾,只是在具体实践方式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为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为我们党解决台湾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原则,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陆涉台“一国两制”宣传及研究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在涉台"一国两制"宣传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着实功不可没,但在涉台"一国两制"宣传和研究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我们建议应从四个方面来加以改进和完善,包括加强对涉台"一国两制"的创新性研究;加强对涉台"一国两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对"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设计研究和改进"一国两制"的宣传方式并提高其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以博大胸怀,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为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而精心设计的政治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也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的形成及其实质内容“一国两制”构想,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1978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接见一位外国记者时指出:“和平统一实现以后,台湾可以保持非社会主义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是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壮大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最佳方案。“一国两制”构想完全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 ,是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切实可行的方案。我们相信 :靠“一国两制”构想一定能把我国完全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在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制定的对台湾、香港、澳门政策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尊重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而提出来的。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重大发展,是祖国统一理论的一次伟大飞跃。一、“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1)萌芽时期早在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就提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当时这主要是指香港问题,但也包…  相似文献   

17.
切实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是新形势下实现祖国统一的内在需要,是党的领导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政策需要,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要高举”一国两制”伟大旗帜,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民为本”的原则,从政策推动、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加强皖台双方交流与合作,落实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008年以来,学者们围绕"一国两制"的内涵、特点、实施、影响、意义及实践经验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诸多共识。但对"一国两制"的理论渊源、"一国两制"下的国家结构形式和"台湾模式"等问题存在争论和分歧。回顾和梳理近年来"一国两制"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及其中观点,旨在对今后"一国两制"研究及其实施问题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研究作为一个庞大课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8年以来,学者们围绕一国两制的内涵、特点、实施、影响、意义及实践经验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诸多共识。但对一国两制的理论渊源、一国两制下的国家结构形式和台湾模式等问题存在争论和分歧。回顾和梳理近年来一国两制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及其中观点,旨在对今后一国两制研究及其实施问题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从"一国"内部中央和次中央层次的权力分配视角来看,"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应有别于港澳模式的分权类型与法理依据,可以参照港澳地区先回归、再寻求制度磨合的经验,探讨两岸从制度层面的求同存异入手,推动和平统一的独特路径。建构"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理论框架,说明"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具有的理想性和可行性,同时以该模式的顶层设计,规范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可以进一步完善"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为之铺陈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