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大好河山惨遭日寇的蹂躏,许多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民众纷纷流亡关内,要求实行全国抗日,收复失池,重建可爱的家园。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就是由流亡关内的东北各界爱国人士自动发起建立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民众抗日团体,它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了张学良将军有力的支持和援助。九一八事变前,张学良曾通过阎宝航、王化一、卢广绩、高崇民、杜重远、车向优等,建立辽宁省各法团及反日群众组织,进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斗争,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友谊。九一八事变后,这些人又来到北平张学良身边,充当其幕僚,为张…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北军被迫离开家园,流亡关内,成为其“围剿”红军的工具。蒋介石的险恶用心在于既消灭红军,又削弱东北军。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决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和东北军所处的地位,中央认为,张学良集国难家仇于一身,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到家,争取他和他所领导的东北军参加抗日救国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一、率先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本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英法的绥靖政策,我国内的军阀混战,蒋介石又把东北军主力大部调入关内的情势下,东北边防空虚,促使日本帝国主义加速实现其野心勃勃的大陆政策,于1931年,乘机发功了“九·一八”事变。做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将军,这时却接到了蒋介石的不要事态扩大不准抵抗的命令。日寇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鲸吞东北三省。东北人民流亡失所,东北军也成了亡省亡家的武装流亡集团。  相似文献   

4.
东北爱国民主人士王化一是张学良的亲信和幕僚,九一八事变前致力于东北教育事业。九一八事变后,包括东北学生在内的东北军民大批流亡入关,青年学生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在王化一的建议下,张学良同意组建东北中学,并将其重任交付王化一。王化一亲任校长,对东北学生实施抗日救亡教育和军事化管理,东北中学成为一支特殊的学生军。他在东北流亡岁月中艰难地维持着这所学校,付诸了大量心血,其抗日救亡思想和教育初衷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东特领导下的民抗、东青与东妇 1936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肤施会晤,东北军与红军取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谅解。北平当时虽是宋哲元冀察政务委员会控制的地区,但它曾是东北军开赴陕甘前的长期驻扎地、东北各界流亡人士的汇集点。为了贯彻执行党的  相似文献   

6.
(一)东特领导下的民抗、东青与东妇 1936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肤施会晤,东北军与红军取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谅解。北平当时虽是宋哲元冀察政务委员会控制的地区,但它曾是东北军开赴陕甘前的长期驻扎地,东北各界流亡人士的汇集点。为了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方针,加强  相似文献   

7.
梁宗仁 《奋斗》2008,(9):62-63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炮袭沈阳中国驻军北大营,拉开了侵略中国的序幕。然而,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却采取“先安内后攘外”的不抵抗政策,南京命令东北军司令张学良撤退关内。那么,关东抗日谁先打响了第一枪?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三千万父老、兄弟、姐妹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惨遭欺凌、侮辱、奸淫、杀戳。一九三五年,日本侵略者向我华北发动新的进攻,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进而并吞全中国。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东北军在蒋介石臭名昭著的“竭力退让,避免冲突”,绝对不准抵抗的命令下,放弃东北,退入关内。张学良含辱忍痛做了不抵抗将军,受到全国人民的愤怒谴责,声誉大降。热河失陷后,蒋介石又把罪责完全嫁祸于张学良,逼张下野出同。后来,在蒋介石“攘外必先  相似文献   

9.
东北军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竭力帮助张学良改造东北军,与少壮派接触频繁。在抗日的共同目标下,他们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为东北军走上联共道路、西北地区实现三位一体的军事大联合以及西安事变的爆发作出重要贡献。西安事变后,特别是张学良被南京扣押后,少壮派思想上变得盲目与偏激,坚决主战,这与东北军工作委员会推行的和平路线相悖,双方的关系急转直下。虽然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做了一些统战工作,但还是不能避免"二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风云突变 砥柱中流 蒋介石飞抵洛阳后,就对张学良颐指气使了。他首先逼令张学良打电报给杨虎城,释放在西安的陈诚、卫立煌等。杨虎城不愿给张学良造成困难,说:“做人情做到家,他叫放就放吧!” 当天晚上,杨虎城在新城大楼为陈诚等人饯行,第二天就放他们回南京了。 这时东北军内部的意见分岐越来越明显,一些少壮派军官认为,扣留这些蒋方大员是张学良回来的保证,释放回去蒋如果扣留张学良,东北军就无所恃了。他们情绪非常激昂。  相似文献   

11.
吕正操是张学良的知己,也曾是他的爱将.1922年,17岁的吕正操参加了东北军,不久,经亲戚举荐,来到张学良卫队旅当兵.张学良见他写一手很好的正楷字,便推荐他报考东北讲武堂.  相似文献   

12.
吴跃农 《湘潮》2005,(9):19-23
红军抵达陕北后不久,蒋介石就调集张学良的东北军开赴陕北,与杨虎城的西北军联手进行“围剿”,蒋介石自任“剿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他们军事上的直接对手,则是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膘肥马壮、装备精良的张学良六十七军向陕北红军阵地进攻时异常凶猛。一向大刀  相似文献   

13.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吕正操,与张学良是同乡.他们都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家乡的掠夺和蹂躏,都对日本军国主义怀有深仇大恨.吕正操原名吕正超,后来自己把"超"改作"操",意即操练好了把日本侵略者打出中国去.正是怀着这样的爱国志向,他刚满17岁就参加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卫队旅一团三营九连当兵.翌年,经张学良推荐考入东北讲武学堂,学习军事和自然科学知识.毕业后回东北军,一直在张学良身边工作,曾任张学良的副官、秘书和参谋处长、团长等职.1936年吕正操被调到西安后,住在张学良公馆东楼,参加了西安事变.他对张学良披肝沥胆、虔诚爱国的民族气节极为崇敬.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14,(2):55-5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先后沦陷.3000多万东北同胞和无限的山河从此被日寇的铁蹄蹂躏达14年之久.大批被迫流亡关内.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东北军民,日夜渴望着“打回老家去”,与亲人团聚。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朱瑞、刘志丹联名发表了《红军愿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同时,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还多次给张学良以及东北军各级军官写信,阐明我党抗日  相似文献   

16.
吕正操将军是张学良的老部下,两人都是辽宁海城人。吕1922年参加东北军,曾任张学良的少校副官、秘书。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吕受中共华北局指示,率领东北军691团走上抗日之路。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偕夫人赵一获赴美国探亲。其时吕正操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3月11日晚,张闾蘅(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和杨虎城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到医院看吕,告知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的消息。吕考虑他们刚刚离台,情况还不清楚,表示等等再说。  相似文献   

17.
杨燕杰 《求实》2000,(1):45
抗日战争始于何时?通常的说法是“八年抗战”。不错,我们说,从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算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的。可见,“8年抗战”是站在关内角度来说的。如果包括关内关外的全中国角度来看,情况就不一样了。还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围攻东北军的沈阳北大营,受到东北军将士英勇反击的时候,中国人民的抗战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后来东北军将士服从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命令,含恨撤进山海关里,但是属于东北军的马占山旅官兵却继续在黑龙江的泰…  相似文献   

18.
17西安事变———古城西安张杨“兵谏”国共两党再度合作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当时驻在陕西、甘肃一带。1936年春,东北军和十七路军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达成了互不侵犯及交通、通商等协定。同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派周恩来与张学良进行了会谈,双方就联合抗日的许多重大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与此同时,我们党又先后派汪锋、王世英、王炳南等同杨虎城进行了联络。在此期间,红军在前沿阵地与…  相似文献   

19.
1937年“七七”事变后,社会各界都要求蒋介石释放张学良将军,让其出来领导东北军抗战。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也放出了可以释放张学良的风声。于是张学良的四弟、共产党员张学思,按照党组织和周恩来的指示,积极开展营救张学良的工作。张学思虽然出身于封建军阀家庭,但在青少年时代就追求进步,探寻真理,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最终背叛了封建军阀阶级。1933年4月,由王金镜同志介绍,张学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着,受党的指派,同王金镜等一道河入东北军六十七军特务队做“兵运”工作,准备等时机成熟时把队伍拉出来,组建华北工农…  相似文献   

20.
1936年9月,在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地区形成"三位一体"军事大联合之局面。东北救亡群体为西北大联合的最初策划者、主动联络者和积极践行者。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及共产党人的启发下,杜重远首先策划"三位一体",高崇民、孙达生、刘澜波等人为东北军、西北军的联合而奔走,栗又文等人还赴新疆进行联合盛世才、联合苏联的活动。此外,东北救亡群体还做了大量张学良和东北军将士思想转变的工作,坚定了他们进行联合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东北救亡群体的历史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