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炮药一般由氧化剂、金属灼烧剂、助燃剂和填充剂组成,有的则由氧化剂、金属灼烧剂和有机化合物或有机酸盐组成。氧化剂主要是氯酸钾或硝酸钾;金属灼烧剂主要是铝粉、镁粉、镁铝合金;助燃剂主要是木炭、硫磺等;有机类物质主要是五倍子酸、红树胶、苯甲酸盐、苯二甲酸盐和水杨酸盐组成。被广泛应用于烟花爆竹的制造及军事训练模拟弹中。据有关资料记载:如将某些花炮药装入小管,其爆速可达4600~4800m/s;远远超过高能炸药规定的爆速1900~915Om/s的低限,如量大到一定程度,并使用雷管,可以制造大爆炸。此  相似文献   

2.
黑火药在当前涉爆案件及爆炸事故中较为常见,但是对其研究不尽完善,当遇到实际案件(事故)现场时,有许多实际问题不能解决,已经严重影响到办案质量和速度。火药是机械混合物,分为黑火药(有烟火药)和无烟火药,其爆炸威力基本相同,由于黑火药在日常生活极易接触到,因此本项目的研究以黑火药为主。黑火药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等成份组成。黑火药因应用范围不同,配比也有所不同,笔者以常用的配比配制炸药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其它配比时可参照使用该结论。1爆炸装置外包装选用厚度0.2cm的纸板制作成纸箱。(1)K值标定实验。根据爆炸产…  相似文献   

3.
(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6年1月 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5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燃放,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相似文献   

4.
烟花、鞭炮企业爆炸伤亡事故应适用刑法哪一条?编辑同志:我县有生产烟花、鞭炮的传统,既有国营、集体企业,也有个体未经批准在家中小规模作业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此类伤亡事故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部门查处,还是适用第一百一十四条由...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公安厅: 你厅《关于对涉及烟花爆竹及炮捻案件处理问题的请示》(豫公明发〔2001〕1462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的规定,非军用的烟花爆竹及含有烟火药、黑火药的制品均属民用爆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犯罪分子自制的爆炸装置在向多样化、技术化、智能化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起爆装置的设计水平代表着罪犯的智商和文化水准.过去案犯常用的起爆装置多为导火索直接点火法,而现在多用电能起爆法、机械能起爆法及化学腐蚀发火起爆法,甚至用无线遥控、有线遥控、温控、光控(光电元件)、声控引爆的爆炸装置,以及机械定时(包括火雷管电发火的定时装置)、化学定时、电器旋钮开关和压拉松发式起爆爆炸装置.国外还有应用电子定时、数码控制、电脑控制、多元多功能起爆系统的先进技术,有的起爆系统采用非金属或低密度制品、塑料来代替金属,对这类起爆系统就是用金属探测器或X射线透视仪检测,也很难准确辨认  相似文献   

7.
近年,爆炸案件逐年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爆炸装置的引爆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反排除装置也时常被应用,这对排爆工作是一大难题,笔者写本文意在于抛砖引玉,希望专家和学者们对排爆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能各抒己见、指点迷津.用于检查爆炸装置的检查器材有:炸药探测器、金属探测器、非金属探测器、电子听音器、汽车防爆检查镜、X放射线机  相似文献   

8.
张红旗  汤浩 《刑事技术》2003,(Z1):57-57
近年来,利用爆炸或爆炸装置进行杀人、伤害、敲诈勒索等案件时有发生。通过现场勘查、理化检验及爆炸装置复原,发现这些涉及爆炸案件中的炸药一般为岩石硝铵炸药(含硝铵、梯恩梯)、乳化炸药(含硝铵)、氯酸盐炸药和黑火药。因为来源相对容易,如从鞭炮中获取等原因,较为多见的为二种氯酸盐炸药,一是含氯酸钾、硫磺、铝粉或铝镁合金粉,二是含氯酸钾、硫磺、炭粉。而爆炸装置的引爆方式有导火索直接点火引爆,如“1998.2.14.武汉长江大桥公共汽车爆炸案”;导火索延时点火引爆,如“1998.5.10.轿车爆炸案”;BP机遥控点火引爆,如“2000.8.29.武昌天…  相似文献   

9.
1991年的《执法技术》报导了一种分析射击和爆炸残留物的新方法——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CE)。该法通过测定微量射击和爆炸残留物中的有机组分,得到准确的鉴定结论。该方法中仪器花费少,样品制备简单。虽然MECE技术还处于早期实验阶段,但是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分析化学中心(CAC)从事这项工作的化学家WiHian Mac Crehan博士和David Northrop已有许多有价值的发现——能够鉴别发射药和炸  相似文献   

10.
[公布机关]国务院[文(令)号]第455号令[公布日期]2006·1·21[类别]行政法·公安[施行日期]2006·1·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燃放,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第三条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不得举办焰火晚会…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恐怖活动已经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威胁.纵观恐怖活动发生的形式,有爆炸、绑架与劫持人质、暗杀、施毒、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等,但是在众多的恐怖活动形式中爆炸恐怖活动作为杀伤力和破坏力最大的一种手段,已成为当今恐怖分子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恐怖活动形式.因此,防范恐怖爆炸犯罪是公安机关反恐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97年2月13日,平顶山某电厂化学分厂发生一起爆炸案.工人藏某在开启更衣柜时发生爆炸,藏某被炸伤,室内陈设遭不同程度破坏.现场勘查时提取:射钉枪弹弹壳1枚,一端有螺纹的金属管1段,击针、击针簧各1根,穿钉1个,尼龙线1根,金属残片12块,其中一金属残片呈圆形,正中有孔,孔周围焊接一螺帽.金属残片上爆炸残留物中检有氯酸根,由此判定炸药为氯酸盐混合炸药.根据金属残片的分离痕迹及其它遗留物的功能特点,分析认为该爆炸装置由两部分组成,(1)一圆柱形金属筒,它是炸药  相似文献   

13.
1 邮件炸弹的结构及特点邮件炸弹是以邮寄信件、书本、杂志、包裹为名,将爆炸装置放入这些物品中,外观伪装成邮件的爆炸装置.当拆开此邮件时,就会发生爆炸.邮件炸弹一般为电起爆装置,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信件形式邮寄,这种炸弹药量较少.另一种是以邮寄包裹作为伪装,内装爆炸装置,这种炸弹的炸药量多少是以包裹的体积大小来决定的(本文只介绍邮寄信件(贺卡)、书本、杂志的炸弹).邮件炸弹针对性强,准确性高,隐蔽性好,爆炸时距离受害人较近,危害较大,是现阶段犯罪分子经常采用的一种爆炸犯罪手段.如1999年2月27日,西北某市一邮局收到一包裹,当事主打开时发生爆炸,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4.
郑道利 《刑事技术》2003,(Z1):14-16
爆炸装置的填充物和外壳受爆炸力的作用,炸碎后的碎片通常被抛掷在炸点的周围,填充物和外壳残渣抛掷的越远,爆炸装置的威力越大,对介质的毁损程度也越大,为了研究爆炸装置外壳及填充物飞溅规律,笔者作了如下实验:1实验用爆炸装置的制作铵锑炸药在日常工作中容易接触到,是当前涉爆案件及爆炸事故现场常见的炸药类型。外包装: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油漆桶、饮料罐等金属包装物常采用的厚度在0.1mm至0.5mm之间的金属板材制造,根据点爆实验证明用厚度在0.1mm至0.5mm之间的金属板材制造爆炸装置的外包装,其包装物的厚度对爆炸损毁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司法业务文选》2012,(30):43-45
1.2012年3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关总署令第21号公布2.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口的管理,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进出口民用爆炸物品,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民用爆炸物品,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列入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的各类火药、  相似文献   

16.
爆炸是由爆炸物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或蒸气,体积急剧膨胀,产生高压和巨大能量,向四周释放,使周围介质振动,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和平时期的爆炸案多为意外事故,如矿井瓦斯爆炸,易燃品在生产、贮存或使用中意外爆炸,以及生活中的煤气爆炸,随着家用电热水器使用的增多,发生爆炸的事件也偶有发生,本文报告一起电热水器非使用期间爆炸致2人死亡的案例。1案件资料某周末晨7时许,一单身公寓801室发生爆炸,致傅某与艾某当场死亡。现场为一单身公寓,金属防盗门变形,门及电热水器外壳已飞出至走廊,屋内二层,四周窗户玻璃碎裂,阳台及部分塑钢窗…  相似文献   

17.
SPME—GC/MS/MS法分析血中助燃剂残留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叶家喜  徐长苗 《刑事技术》2003,(5):17-18,21
目的探讨检验血中助燃剂残留物的分析方法。方法运用SPME(固相微萃取)技术,利用100μmPDMS萃取纤维,于室温条件下以顶空方式直接从血中萃取、浓缩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用GC/MS/MS检测分析助燃剂。结果从检验的实际案例显示,可从0.1ml血中检出痕量的助燃剂。结论该方法操作时间短,检材用量少,分析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在刑事技术中经常遇到挥发性有机物的痕量分析,如体内挥发性毒物的分析、交通肇事中血醇的定性定量分析、纵火案件中助燃剂的检验等。由于这些物质沸点低、易挥发、成分复杂、含量微弱、检材污染严重,用一般的提取浓缩方法往往无能为力,这不仅因为不可能从检材中定量分离出微克(μg)或毫微克(ng)水平的待测物质,而且溶剂本身和检材基体带入的干扰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发射药中主要成分硝化甘油(NG)、Ⅱ号中定剂(C2)的方法。方法采用实时直接分析飞行时间质谱技术(DART-TOF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通过特征分子离子精确质量数进行检材中NG和C2的定性分析。结果 NG的检测限为0.044mg/L,C2的检测限为0.0032 mg/L,检测时间仅在1min以内。结论该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和预分离,且具有快速、不受样品存在形态限制等优点,已用于案件检验,为案件的快速侦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常用的破坏有机质方法为高温灼烧和氧化性酸消化两类,这两类方法具有操作繁锁、冗长等缺点。硷熔破坏有机、无机检材已有较长历史,但用于生物检材中有机质的破坏仅有个别报导,且操作过程仍显冗长或存在硷用量过大、操作过程尚应改进和完善等问题,我们经研究建立了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实用的碱熔破坏生物检材中有机质的方法。砷中毒兔肝、肾、肺、脑及血液等检材用本法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