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文珊 《求索》2008,(7):209-211
吏治腐败是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新政时期,腐败痼习恶性发展,各级官员大肆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吏治腐败呈现出结构性、整体性腐败的严重状况。同时,由于腐败的形式、领域是在进行近代化改革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发生的,因而吏治腐败又具有社会改革转型时期的特征。吏治腐败对清末新政危害很大,它阻碍了新政措施的推行,破坏了新政的预期效果,极大地削弱了民众的改革向心力。究其根源仍在于封建专制体制及其衍生出的特权制度。衰朽的清政府虽然在面临危局时被迫选择了改革,但腐败之极的官僚队伍却无法积极履行改革者的职责,终使改革失败。  相似文献   

2.
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清末改革者的本意和结果来看,这次改革是失败的。但就司法改革而言,主要是对刑法修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些积极努力和影响为后世司法革新留下了较好的参照,开启了中国司法改革早期现代化的闸门。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维护君主统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渐进式改革,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但改革结果适得其反,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比如君主立宪削弱了清廷的政治控制力,经济新政使得民怨沸汤,文化新政使得革命思想深入人心。可以说,清末新政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史学界,有关清末新政性质和内容的论著累见不鲜,但是对于清末新政在中国近代经济中的影响和地位却很少有人述及。本文试图在清末新政怎样引起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怎样导致清末新政的失败和动摇清朝统治基础等问题上,作一些简略的论述,希望得到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指正。 1901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宣布实行新政。对于新政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清末宪政运动是中国宪政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引发这场立宪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治上,清政府內焦外困,立宪势力崛起;经济上,清末封建经济体制遭到破坏,民族资本崭露头角;文化上,中西方法律文化碰撞融合,民权意识觉醒。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已意识到,从政治制度上革新,进行法制改革和立宪活动才是挽救民族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郑云波 《长白学刊》2016,(6):96-101
都察院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都察院的存废、变革问题,清末各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与斗争。保守派为了维护封建旧制,坚决反对裁撤科道,主张保留都察院;而都察院改革问题也变成了如何组织议院之争。究其实质,论争是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之争,也是中国政治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思想之争。  相似文献   

7.
都察院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都察院的存废、变革问题,清末各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与斗争。保守派为了维护封建旧制,坚决反对裁撤科道,主张保留都察院;而都察院改革问题也变成了如何组织议院之争。究其实质,论争是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之争,也是中国政治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思想之争。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小康社会重要建设目标,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任务,这是顺应民意、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英明之举。然而,我国成分复杂的政治文化早已不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其中民主法制意识缺失、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余毒,已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羁绊。因此,政治文化的重塑或再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需要和当务之急。一、肃清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余毒是重塑政治文化的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常瑞 《传承》2011,(20):74-76
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清政府不得已而实行了"新政"。然而,事与愿违,它并没有挽救清王朝反而加快了它的灭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清末新政的性质是维护和封建统治,具有欺骗性质;新政所面临的资本阶级民主思想和国内财政的拮据给新政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同时清政府在实施新政的过程中用人不当,形成了立新政而不易旧人的局面;再加上中央与地方权利的矛盾的深化,最终导致清政府这次至上而下的"变法自强"改革随着清王朝的灭亡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0.
刘蓉宝 《求索》2008,(12):216-218
中国政党制度,经历了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模式的实践。民国初年多党制实践以失败告终,证明西方的政党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历史证明,两党制在中国行不通;国民党一党独裁的破产,证明一党制违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呼唤适应中国国情的新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选择,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11.
赵鸿娟 《思想战线》2002,28(4):41-44
清末民初虽然时间跨度不到 2 0年 ,但却是一个社会经济变迁较大时代。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严重 ,以“振兴工商”为中心的“新政”成了濒临倾覆的清王朝挽救危机的主要手段。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政府也以“振兴实业”作为稳固其政权的重要方针。为此 ,相继颁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笔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的由上而下的一系列经济制度改革 ,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由此揭示推进和制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清末宪政改革经历了是否实施的艰难抉择、成长历程的举步维艰以及随清王朝覆灭而夭折等阶段,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最初尝试。当时社会固有的缺陷,决定了改革失败的厄运,但从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来看,它瓦解了传统人治权威信仰,培育现代法治权威理念;分化了传统混溶型政治结构形态,力求构建现代整合型政治结构系统;打破了传统"庶人不议"的政治资源垄断局面,拓宽民众政治参与渠道等,都是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有益尝试,为今天宪政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联系,为我们认识改革与革命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革命推动了新政,加速了清末政治转型;清政府原想借新政(改革)消弭革命、实现王朝自救,但新政的实施却又为革命创造了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当然,新政的实施并不必然导致辛亥革命发生和清王朝灭亡,从根本上说辛亥革命发生和清王朝灭亡是晚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的必然结果。促使辛亥革命发生和清王朝灭亡的因素众多,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晚清统治集团长期被动应对危机,不愿主动改革,以及新政时期未能处理好统治集团利益与人民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荆蕙兰 《求索》2012,(12):57-59,110
以赵尔巽、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当局所领导的清末东北农业新政,是东北农业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改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这场新政推动了东北农业经济体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东北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与种植结构的改变,也促使东北农业向近代化转变。同时,东北地方当局因清王朝本身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就必然决定了近代化进程受到制约,不可能真正把东北农业引向正常的近代化发展轨道。但是,清末东北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对东北农业的早期近代化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黄向辉 《传承》2009,(18):152-153
清末新政期间,广西涌现出一批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创建了近代教育机构,在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都进行了改革。虽然这些"新教育"中,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色彩,但是通过对这一时期广西创办新式教育背景的分析和实际情况的考证,可更加深入研究广西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和政治稳定都属于上层建筑,前者是政治统治者在政治上所追求的一种文明形态,后者则是政治统治者在政治上所追求的一种秩序状态。随着政治向现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政治文明建设往往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就我国现阶段政治文明建设来说,一是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二是要切实加强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实行依法治国;三是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坚决反对立宪政治的封建顽固势力,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继续封建专制统治,以慈禧太后和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先后扯起立宪的大旗,中国政治似乎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人们渴望立宪能把中国人民从封建专制中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然而,立宪不过是封建顽固势力欺骗人民维护皇权复辟帝制的工具。中国人民的解放,中国政治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制定几布宪法,而是人民政治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清末新政期间,广西涌现出一批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创建了近代教育机构,在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都进行了改革.虽然这些"新教育"中,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色彩,但是通过对这一时期广西创办新式教育背景的分析和实际情况的考证,可更加深入研究广西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已经失去建立“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历史机会 如果将目光转向中国政治文明史,我们将会看到这样一幅情形:中国虽然有五千年文明史,但没有“三权分立”的重要环节;中国剥削阶级虽然创立了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但没有标志着剥削阶级在政治上成熟的“三权分立” 政治形式。科学地认识这种情形的必然性,是不能靠诅咒一通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缺陷,鞭斥一番中国资产阶级无能就可以达到目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