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冉 《法制与社会》2011,(23):288-289
产品责任之归责原则是构建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核心与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深,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汽车产品责任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法律问题,本文从汽车产品责任一般理论出发,分析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法律适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立法建议,以指导产品责任归责的法律适用,构建和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  相似文献   

2.
产品责任作为现代工业化生产的产物,是现代生活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法律现象。对产品责任的问题,世界各国无论是法律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中均加以重视。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产品责任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中国的产品责任立法还相对滞后,在立法体例、产品责任制度、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其已不能满足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品责任立法起步较晚 ,但古代丰富详实的产品质量法律规范和史料 ,对于研究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起源 ,丰富我国经济法制史的内容 ,有重要意义。既要发掘、整理传统法律中的精华 ,又要适应时代要求 ,借鉴吸收西方国家的立法  相似文献   

4.
对于产品质量问题致使消费者受到人身伤害,该产品的制造商、销售商等责任方将对被损害人负有赔偿责任的产品责任问题,已经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产品责任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我国有关产品责任的立法却稍显滞后,至今尚无一部统一完整的产品责任法,只是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若干产品责任制度的规定。本文从产品责任的诉讼依据、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范围、产品责任诉讼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和产品责任法与我国对外贸易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力求对我国产品责任立法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涉外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企业所处发展状况的情况下,旨在提供一些立法建议从而使我国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国际接轨并进一步保护我国受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江冉 《法制与社会》2013,(32):36-36,40
各个国家的法律规定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不同而有所迥异,而世界的紧密联系的状况也导致国家时于外国的法律都予以一定范围的承认:因此,当遇到需要选择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来审理国际产品责任法律关系时,就会出现法律冲突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每个国家的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在国际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问题上,各国都进行了制度上的规定,并体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本文在整合各国规定的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趋势,并对如何完善我国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提供笔者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概念、法律特征、构成要件;对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制度进行了探讨,应对产品及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加以明确,对于因产品造成的精神损害应当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8.
产品质量法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要法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产品质量法应该更多地强化其私法的特点,弱化其公法的特征。本文指出正确解释产品概念的特征,是确认产品责任的前提,分析产品责任和产品认证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可以发现法律规定的不足以及法律实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信息产品已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信息产品责任事故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本文通过论述建立信息产品责任的法律障碍及设立信息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可欲性,旨在说明构筑一个将有体物产品责任和信息产品责任结合在一起的产品责任法律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郑佳宁 《政法论坛》2014,(3):183-191
企业最基本的产品法律义务是生产或销售合格的产品,产品责任是保障这一基本法律义务得以实现的制度设计。随着企业在社会活动中地位的扩张,产品责任除了传统理论认定的民事责任性质外,还应具有"社会责任"的属性,因为企业承担的产品法律义务更多的是对消费者群体的义务,往往不是仅仅针对个别消费者。通过对企业"私性"和"社会性"的分析,对产品责任的进行了"社会性"理论基础探讨与实证研究,为我国产品责任提出了法律制度层面的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詹海宁 《政法学刊》2001,18(6):25-27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由外国产品引起的涉外产品责任案件也日渐增多。由于国内相关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受害方常常难以得到充分、合理的保护。为此,必须对涉外产品责任案件的管辖权、法律适用以及修订产品质量法等方面进行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田静 《法制与社会》2010,(20):99-100
目前,涉外产品责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法律适用上,传统的国际私法涉外产品责任归为一般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然而,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使涉外产品的侵权行为地变得复杂和不确定,各国相继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措施,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有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不足以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权益,应当借鉴国际立法经验完善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13.
因输血感染所致损害的法律救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因输血使患者感染疾病的场合,如果血液提供者存在过错,由于过错责任原则的存在,患者可获得的法律救济较为简单。如果血液提供方没有过错,患者会求助于货物销售、默示担保、产品责任法律制度,诉讼前景不容乐观。货物与服务的二分法排除了在医疗输血领域货物销售法律制度的适用。血液提供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否定了默示担保和严格责任的适用余地。要获得产品责任制度的益处,患者要跨过"产品"、"缺陷"、"发展抗辩"三道关口,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产品责任侵权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跨越国界的国际产品侵权案件日益增多,原有侵权的一般法律适用原则,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产品责任侵权案件的需要。我国在此问题上仍保守于一般侵权的法律适用原则。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完善我国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国内立法,并及时加入《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已属迫不及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严格的产品责任制度对规范生产者、销售者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产品责任法起步较晚,相对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有诸多的不足,因此借鉴他国的先进立法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产品责任法的国家。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两国法律制度的不同,对中美两国的产品缺陷及其判断标准进行了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借鉴美国产品责任立法的科学,合理之处,可以完善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弥补实践中立法、执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赵西巨 《证据科学》2007,14(4):284-290
在因输血使患者感染疾病的场合,如果血液提供者存在过错,由于过错责任原则的存在,患者可获得的法律救济较为简单。如果血液提供方没有过错,患者会求助于货物销售、默示担保、产品责任法律制度,诉讼前景不容乐观。货物与服务的二分法排除了在医疗输血领域货物销售法律制度的适用。血液提供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否定了默示担保和严格责任的适用余地。要获得产品责任制度的益处,患者要跨过“产品”、“缺陷”、“发展抗辩”三道关口,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涉外产品责任在法律实践中越来越重要,其法律适用问题也渐渐成为了研究的焦点,而与之相联系的一系列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我国作为贸易大国,随着对外贸易量的增加,我国出口到国外的产品以及国内的进口产品也都随处可见,涉外产品责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重点研究涉外产品责任在法律适用中的问题,同时分析我国在涉外产品责任上的立法现状与缺陷,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范围问题。同时对我国现行法律对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规定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探析,对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严峻的废弃产品问题,发达国家纷纷确立了生产者延伸责任(EPR)制度,目前我国也正在努力构建EPR制度体系。日本是亚洲最早确立EPR制度的国家,目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EPR法律体系,而我国EPR立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日本EPR立法进行研究能够为完善我国EPR法律体系带来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段卫华  王强 《河北法学》2006,24(9):83-86
各国产品责任实体法上的冲突,使得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对于能否恰当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还没有调整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专门制度,只是笼统地采用了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从分析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发展趋势入手,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