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谋财杀人案件侦察破案工作历来是衡量一个时代、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刑事司法部门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准。古今中外,最有影响、最有成就的侦察破案名探、专家无一不是在这一领域里建功立业的,可以这样说,侦破谋财杀人案件的经验、方法、途径、手段,是刑事侦察破案史上最华彩的篇章。上海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沿,近年来刑事案件呈成倍上升之势,其中尤以六类恶性案件上升幅度较大。90年代与80年代初相比,上升了3.5倍,其中谋财杀人案件80年代初占全部杀人案的20%;1994年已上升为35%。另外,凶杀案件的未破案绝大部分为谋财杀人案,80年代初年未破凶杀案为10起许,  相似文献   

2.
<正> [调查报告] 据济南市调查,近年来因恋爱婚姻家庭问题而导致杀人的案件,在凶杀案件中居首位。自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二年五月,该市共发生此类案件二十二起,占凶杀案件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二。这些案件中的罪犯,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占百分之八十。他们杀人手段狠毒,手掐、刀戳、斧砍、锤砸、投毒、爆炸、车撞、推人坠楼,无所不用其极。现场惨不忍睹,后果极为严重,致使十二人死亡,十人重伤;因亲人犯罪或无辜  相似文献   

3.
形成疑难案件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在现场勘查环节,没能获取认定犯罪的痕迹物证,故而在认定犯罪时,缺乏证据支持;二是在侦察过程中,排查不出作案嫌疑人,工作不能深入;三是对发生在一个区域内的系列性案件,不能有效地展开和推进侦察工作。研究案情,及时调整侦察方向对案件的分析研究,并进一步准确地判明案件性质,确定侦察方向和范围,是侦破工作的关键环节。之所以形成疑难案件,原因之一就在于侦察伊始,仅凭对案件(包括现场)的一些表浅认识就匆匆上阵,而对案件的性质、犯罪分子的可能范围、方向等都缺乏分析研究,不甚了了。这样不仅加长了破案周期,增加了破案难度,而且还会因侦察方向迷失或时过境迁,失去破案条件。对此,只有对案件的基本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及时调整侦察方向,才能使侦破工作走出迷津。1989年6月4日,诸城市吕标乡谭家庄村刘红芳及妻、子在睡眠中被杀死一人、杀伤二人。案件讨论时,仇杀、财杀意见不一。侦察中,确定以仇杀为基本思路。经工作,将与刘家所有可能构成仇杀的因果关系都排除后,时间已近两月,侦破处于胶着状态。为此,我们对现场和案件性质等问题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决定调整侦察方向,以侵财杀人为侦破突破口,结果仅几天的时间,就发现本村的苏××有重大作案嫌疑。象这样因现场分析不透,案件性质、侦察方向判断失误而形成的疑难案件,实践中经常遇到,有时甚至连嫌疑人都排查不出来。如1989年3月10日晚,诸城市石桥子镇里丈村一妇女及七岁的女儿被杀死在家中,因妇女的尸体在炕下,全身赤裸,犯罪分子用墨汁在其小腹上写了"本是我的"四个字,所以就以强奸杀人进行侦破,范围确定为本村、死者娘家村以及与死者有恋爱关系的人员。5天后,本村及附近的村有流氓、强奸劣迹的人都排查了一遍,没发现嫌疑人,从死者出嫁前谈过恋爱的、介绍过的对象中,也没发现线索,侦破工作停滞不前。后调整侦破思路和侦察方向,改强奸杀人为侵财杀人进行侦破,工作不到一天的时间,案犯刘火泉  相似文献   

4.
目前刑事犯罪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犯罪分子在作案中往往不留痕迹,自以为干得干净利索,其实我们在侦破盗窃案、强奸案、凶杀案件中利用微量物证的检验可使案件很快破获,并为侦察破案提供方向,而且分析案件为送检办案人员提供其它线索。  相似文献   

5.
杀人碎尸案件是犯罪分子杀人后,为逃避打击或泄愤,而采取肢解尸体,抛撒、隐匿尸块等一系列犯罪手段的一种杀人案件,它是杀人案件中作案手段最为残忍的犯罪形式之一。近年来,此类案件在江苏省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和影响。据统计,1991年以来,江苏省共发生杀人碎尸案44起,被犯罪分子杀死44人。江苏省公安机关历来十分重视对此类案件的侦破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攻克34起。对发生的现行杀人碎尸案件,特别是手段十分残忍、被害者身份特殊的案件能否及时侦破,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甚至党委政府的威信和形象。因此,加强对这类犯罪侦破对策的研究,着力提高侦察业务水平和攻坚克难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日益动态和复杂化的治安形势,刑侦部门在破案有效手段还不多,侦察破案基础工作还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对付严重暴力性犯罪、侦破重特大案件中快速反应和整体作战显得尤为重要且更具活力。1995年,江苏省南通市的刑侦部门在快速反应和整体作战上下足了功夫,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204起,其中现行案件5108起,重特大案件1802起,年内62起凶杀案件全部破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3481人,摧毁犯罪团伙272个,打击流窜犯罪分子1044人,追回在册"三逃"人员198名,抓获惯犯288人,解救被拐妇女儿童49人,缴获赃款赃物达1822万余元。实践中,我们的工作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整体作战和快速反应的斗争氛围  相似文献   

7.
1994年,江苏省盐城市各级刑侦部门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发展串并案侦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共串刑事案件131串3082起,通过侦察,破获103串2943起,年内案件的破获数占破案总数的46.21%,全部案件的破案绝对数比上年上升14.12%,重大案件的破案绝对数比上年上升26.38%。目前,该市的串并案侦察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基本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统一认识、广辟信息、健全制度,是搞好串并案侦察工作的前提条件一是统一认识,强化意识串案分析、并案侦察,是刑事侦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基础业务工作,是侦破流窜性、连续性案件的重要手段,在斗争实践中早有运用。但是,过去往往不是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总体部署上自觉系统地运用,大多是在侦破过程中对少数案件进行被动串并。如何变不自觉为自觉,变个别、零星的串并为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串并,我们的体会是:只有采取有效对策,才能提高侦察破案能力;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在较大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串案分析、并案侦察,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串案中每起案件的有利条件,从而准确地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与无精神病杀人案例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巴中市1995年以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无精神病的凶杀案件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其异同点,为侦察破案提供帮助。1案例资料与方法收集巴中市1995年以来精神病分裂症患者杀人案例52例以及随机选择该市无精神病凶杀案32例。应用自制法医现场分析表格,分别对两组进行调查。应用SPSS1  相似文献   

9.
并案侦察就是把一个或一伙案犯所作的若干起案件合并起来,统一组织专案侦察。它是公安刑侦部门在侦破系列性案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破案组织形式。并案侦察分为发现串案、认定并案、开展侦察三个步骤。在发现串案,分析认定并案的基础上,公安刑侦部门为了更有效地实施侦察,寻找突破口,首先必须对系列性案件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熟悉各起案件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梳理汇综,分析研究犯罪分子作案的规律特点,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侦察措施,寻找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最终抓获罪犯,突破全案。这一过程就是并案侦察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0.
会议简讯     
2001年9月19日~22日,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协办的“首届全国凶杀案件法医现场分析交流会”在广西北海市路海宾馆召开。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2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王俭副主任出席了开幕式,会议交流由法医病理损伤鉴定处处长闵建雄主任法医师、陈世贤主任法医师主持。会议利用多媒体图像显示共交流13起凶杀案件,对团伙杀人、雇佣杀人、女性杀人、连环杀人、亲属杀人、多种手段杀人等各种类型的凶杀案件中就作案动机、作案人数、作案过程以及案犯刻画等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凶杀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为了掩饰犯罪行为而隐藏尸体。通过尸体的体位状态可分析出犯罪分子移动尸体的方式、动作,从而对嫌疑人接触尸体的部位进行检验,得到嫌疑人的DNA。笔者在工作中遇到2起凶杀案件,均通过尸体的体位状态分析出移动尸体的动作,从而检验出嫌疑人的DNA。  相似文献   

12.
美国涉枪暴力案件现状美国暴力犯罪突出,居世界之首。犯罪分子持枪杀人、强奸、抢劫、伤害案件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据199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的犯罪记录披露:美国每17秒钟就发生一起暴力犯罪,其中,每23秒钟发生一起凶杀案件,每5分钟发生一起暴力强奸案件,每5秒钟发生一起抢劫案件,每28秒钟发生一起严重伤害案件。美国平均一年发生持枪杀人案件约有1.35万起,作案时,大部分犯罪分子使用的都是手枪。其它涉枪暴力犯罪(如持枪强奸、抢劫、严重伤害)一年约有100万起。每年每1000人中(12岁以上)就有4.5人持枪犯罪,在全部的杀人案件中有56%的案件是涉枪杀人案件;每8起非致命性暴力犯罪中(如强奸、抢劫、严重伤害)就有1起是涉枪案件;每年约有2.1万人因枪受害;美国平均每年约有1.2万  相似文献   

13.
鸡西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较大的城市之一,有着较为便利的铁路、公路交通条件。近年来刑事犯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以杀人犯罪为主的智能化、有预谋的犯罪日益增加,多数杀人犯罪分子作案前即做好充分准备,作案后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迅速逃跑。为有力地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提高杀人案件的破案率,我们大力开展了缉捕杀人逃犯的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共抓获杀人逃犯183人,占1992年以来鸡西市杀人逃犯总数的90.5%。对杀人逃犯的几点认识第一,要认清增长趋势。进入80年代以来,鸡西市杀人逃犯数字开始呈上升趋势,近几年上升的幅度又不断加大。1992年,杀人后逃跑的犯罪分子有56人,占当年杀人犯罪分子总数的40%,逃跑人数比1991年上升5.6%;1993年,杀人后逃跑的犯罪分子有61人,占当年杀人犯罪分子总数的63.2%,逃跑人数比1992年上升68.9%;1994年,杀人逃跑的犯罪分子有74人,占当年杀人犯罪分子总数的69.8%,逃跑人数比1993年上  相似文献   

14.
200例变异型刺创形成机制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凶杀案件中刺杀案件比例较高。在法医工作中对凶杀案件 ,特别是刺杀案件绝大多数能够对刺杀的凶器种类和形态进行认定 ,为侦察破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由于刺器的种类繁多 ,各种不同类型的凶器可造成不同特点的损伤 ,同一刺器在不同情况下或人体不同部位上可造成不同形态的损伤 ,不同形态的刺器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造成相似的创口。笔者对200例刺创案件的损伤和凶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并通过动物实验 ,对不同形态的变异型刺创进行了探讨。1资料分析在200例刺杀案件中 ,受害人213人 ,其中男性174人 ,占81.69 % ,…  相似文献   

15.
作者将1993年至2002年间十年来受理的,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查综合分析确定为他杀并且已破获的418例案件进行了研究,着重对法医学鉴定在破案中发挥了作用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报道如下。1统计资料1.1资料的来源某区公安分局1993年至2002年十年间受理尸检案件1298例,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查综合分析确定为他杀的案件有485例,已经破获的案件418例(破案率达86.2%),死者总数为438人,犯罪分子总数为424人,其中通过法医现场勘察、尸体检验、物证检验以及现场分析等方法破获152起案件,占所有已破命案的36.4%。1.2年度发、破凶杀案件统计(见表1)2被…  相似文献   

16.
案件定性关系到侦查方向的确定、侦查范围的划定和侦查措施的制定,是决定侦查成败的首要环节。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凶杀案件在确定是强奸杀人还是奸情杀人这个案件性质问题上,往往因为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而很难定性或定性不准,导致案件侦查举步维艰。强奸杀人与奸情杀人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如案件现场上都反映出杀人行为,客观上均造成了受害人死亡(未遂案件除外)的危害结果,且均与男女之间非法性行为有关。然而出于侦查所需,我们更注意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 杀人动机——强奸杀人的杀人动机有三种情况:1.为了满足性欲;2.为了杀人灭口;3.为了报复女性。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以来,天津市共发生绑架案件26起,破获25起,破案率为96.2%,共有4名人质死亡。这26起绑架案件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作案的主要动机是勒索钱财26起绑架案件中,犯罪分子以绑架人质为手段勒索赎金的共23起,占88.5%;由各类经济纠纷引发的绑架案件共2起,占7.7%;以绑架人质手段报复社会、报复他人的1起,占3.8%。2003年春节,犯罪嫌  相似文献   

18.
侦察任何一起刑事案件,都客观存在着侦察途径的选择问题。选择得当,能大大缩短侦察破案的进程,迅速破案,节省人力、物力。相反,选择失当就会延缓破案时间,甚至会陷入久侦不破的被动局面。谋财杀人案件,历来是刑侦部门侦察破案的重点。同时,由于这类案件因果关系隐蔽而复杂,也时常成为侦察破案的难点。因此,认真研究并选择好侦察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侦察途径的依据在侦破谋财杀人案件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侦察途径,往往取决于个案的特殊性。但是,从原则上说,选择侦察途径,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犯罪现场态势。即犯罪现场的布局与组合状态,如尸体的位置、血迹的分布、现场的整与乱、现场环境、现场物体的组合状态等,它蕴含着尸体现场是否是第一现场,死者受害时的状态与搏斗程度,犯罪人与被害人的熟悉程度,犯罪人是否熟知现场内情,现场有无伪装和破坏及犯罪分子的个人情况等信息。2.现场特征。即犯罪分子作案时遗留在现场的各种痕迹、作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审判工作中,对那些因民事纠纷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案件,积极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有效地防止了一些恶性案件的发生,对整顿社会治安,搞好综合治理,起了重要作用。去年来,审结的三百零五起民事案件,发现有自杀、凶杀以及有报复行凶苗头的六十四件。其中,因家庭、婚姻纠纷扬言杀人或准备自杀的三十二件,占百分之五十;因民事赔偿引起有报复行凶苗头的二十七件,占百分之四十二;  相似文献   

20.
指纹捺印、建档、查档是刑事技术的基础工作。自建国以来,对在押犯的指纹建档、查档工作,在侦察破案中起着揭露、证实、打击犯罪的重要作用。那么对于各分、县局等基层单位在侦察破案中所捺取的零散、不规范的嫌疑人或罪犯的指纹样本能不能建立指纹档案?又该如何建档、查档呢?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认识到,将在侦察、破案中捺取的零散指纹积累起来,再运用破案实践,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笔者在6年的痕迹检验实践中,积累了4万余枚嫌疑人指纹样本,3万余枚未破案件现场指纹痕迹,用此两种指纹档案检验出盗窍案5起。几年来研究、摸索、创用的查档、建档的主要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