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业六十条》是人民公社的宪法。邓子恢、毛泽东、田家英、华国锋等人都对《六十条》的制订与修改作出了贡献,其中邓子恢主持制订的《农村人民公社内务条例》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它的贯彻执行部分地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内生产队之间和社员之间的平均主义,并最终确定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新体制。《六十条》的制订及其多次修改始终遵循"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修改文件"的工作程序,是中共中央在"大跃进"之后农村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质变与飞跃。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农村人民公社的理念倡导者、体制维护者和问题纠正者。针对公社运转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在肯定公社基本体制的前提下,不断对公社具体制度进行调整,形成以《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框架。这些调整对取消平均主义、稳定农村秩序、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种种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总结毛泽东对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及其经验,对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1961年毛泽东倡导和亲身实践的调查研究,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人民公社的实质问题,即两个平均主义.在制定、修改"六十条"的过程中,通过压缩社队规模、停办食堂、取消分配供给与工资制、改变基本核算单位等办法,有成效地解决了人民公社内部队与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这在相当的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于当时已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力的恢复起了很大的作用.失误的是这次调查研究没有解决生产队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农村社员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方式"包产到户"、"责任田"不仅没有被毛泽东在制定、修改"六十条"时吸纳,反而被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加以严厉批判.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才充分肯定了这一新生事物.这就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迟缓了将近20年.  相似文献   

4.
《高教六十条》是20世纪60年代初教育调整的突出成果。它的制定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条例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1958年“教育大革命”三年来高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较为规范的章程制度。条例试行后,教育领域的混乱现象得到纠正,高等教育重新进入了遵循客观规律的良性发展时期。《高教六十条》的实践表明,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和加强教育立法工作,保持党对知识分子正确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条例为当时乃至当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农业六十条》是20世纪60年代调整时期的产物,对纠正"左"的错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初期,它也一度受到严重的冲击,但党内外一直存在抵制"左"的错误、坚持《农业六十条》的努力。这种努力在1970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时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成为周恩来1972年整顿的前奏。这一时期坚持《农业六十条》的斗争,是当时各个领域反对极左思潮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07,(11):7-7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25年以来,十二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了5次修改。十三大党章修改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实行差额选举的制度和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  相似文献   

7.
1961年初,党中央相继颁发了"农业六十条"、"工业六十条"。教育界也出台了"高教六十条",条例强调"知识分子工农化",主张"工农兵上讲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阵地的局面不能再存在下去了"。这个文件在高等院校传达以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当时,湖南农学院以周汝沆、胡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对《共同纲领》草案各稿本的形成及修改,并结合相关回忆,可以考证出,"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提出并写入文件应在1949年9月18日至19日。在《共同纲领》的修改过程中,周恩来接受政协代表的建议,在第五十一条"民族自治"中加上"的区域"三个字,成为"民族的区域自治"。当该项制度确定后,中共中央发出指示,纠正了过去关于少数民族"自决权"的提法,要求遵守《共同纲领》规定,宣传并实行区域自治,保证了这项重要制度得到正确实施。当时,对于待解放的西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尤为迫切。"民族区域自治"是多年民族工作实践的总结,是国家政体的组成部分,应在坚持、调整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对党章作了两处重大修改,一是在第二十一条中,增加"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收监督";二是在第二十七条中,增加"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收监督"。党的十七大对党章两处修改彰显党内民主的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进步。  相似文献   

10.
<正>选举是现代民主的核心,没有选举就没有现代民主政治,而没有平等的选举也就没有真正的民主。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对我国《选举法》进行再次修改,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的这一修改,是对我国选举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益完善,是对人民民主一次具有实质意义的扩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该法对原有公司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修订,增、删、改条文总数达224条之多,其中新增41条,删除46条,修改137条,内容涉及公司财产权性质、资本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等方面,尤其是新增"一人公司"、防止公司股东滥  相似文献   

12.
大公社是试图以社会理想和体制设计来整合和改造乡村的"社会工程"。大公社通过"平调"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和农民的生活资料,控制农村所有的财产;通过"吃饭不要钱"的公共食堂实现饮食的平均分配;通过"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把农民改造成"产业大军",以统一行动和思想。由于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大公社体制实施的结果与设计的初衷截然相反。美好的理想、完美的设计,收获的却是社会的倒退,甚至是灾难。  相似文献   

13.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经历了一个由提出远大的现代化目标到修改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具体化为"小康"社会。其历史演变是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符合我国实际。  相似文献   

14.
董红 《探索》2012,(1):80-83
在农村村委会选举制度中,候选人资格、"双过半"规则和委托投票一直是三个有争议的问题。法律应当对候选人资格的消极条件作出规定,并确立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候选人当选无效制度。选举的"双过半"规则也不尽合理,应当修改为相对多数规则。委托投票制度问题很多,建议将其取消。  相似文献   

15.
正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何时修改发布施行?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改,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并公布,自2016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共十章86条。第一章总则,共16条,包括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内容。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共9条,包括国家实行的各种教育基本制度等内容。第三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共7条,  相似文献   

16.
三下惠水     
<正>我曾经在三个不同的时期来到惠水县,感觉迥然相异。第一次到惠水,是传达贯彻《六十条》的那年,省委在这搞试点,把我们一批人派来了。那是尽人皆知的"三年困难时期",虽然未见"路有饿殍",却也到处可见"饥肠辘辘"的村民。我和省委农村工作部的老文一起来到"大坡"大队,在农  相似文献   

17.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经历了一个由提出远大的现代化目标到修改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具体化为"小康"社会.其历史演变是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符合我国实际.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8,(9)
正十九大对党章的修改第三条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 刑法的第67条规定了自首,本条是由原来的刑法的第63条修改而来的,共作了四处修改:一是对自首作了明确的界定,规定自首必须具备的条件;二是将"立功"与自首分别规定,独立成条;三是对自首的处罚由三档变成两档并加大了立功的激励力度;四是增加了"如实供诉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的罪行,以自首论"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应当如何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同时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苏州论坛"上,来自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红旗出版社等单位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发表了新观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