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脱贫。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有限、任务明确、艰苦卓绝、必须胜利的战役,是质量与速度的辩证统一,是效益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进入了决胜阶段,剩余的大都是脱贫难、返贫易的贫中之贫,需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内外协作的各项工作。为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脱贫成效,要建立健全并不断强化脱贫攻坚考核制度保障,这是保证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9)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需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扶贫困户之"志"与"智",实现"志智双扶",发挥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本文着重从脱贫攻坚中"志智双扶"存在的问题"、志智双扶"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志智双扶"在脱贫攻坚中作用的路径探索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收官之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语录     
《求知》202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4.
寻乌县位于江西东南端,居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东江源头,是革命老区,属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寻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文化扶贫上精准发力,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2019年4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寻乌县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截至2019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51377人降至246人,贫困发生率由18.9%降至0.09%,69个“十三五”贫困村脱贫退出。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使命担当和深厚的为民情怀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走贫访苦,足迹遍布各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脱贫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旗县和国家级贫困县,科右中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上下一心、尽锐出战,截至2019年4月,贫困发生率降至0.13%,138个重点贫困嘎查全部出列。在推进脱贫攻坚中,科右中旗聚焦农牧民"等靠要"等"精神短板"问题,创新实施"一学一带两转三改"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决胜之战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1,(2)
精准扶贫是我国实行的重要扶贫政策,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一条重要经验,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精准扶贫融合,形成"党建+"新型精准扶贫模式。本文以义乌市何斯路村为例,分析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总结了"党建+"模式下精准脱贫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驻村干部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下沉基层的生动缩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大治理创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驻村干部所处的治理场域发生了重大转变。依托布迪厄场域理论对驻村干部所处场域进行分析,发现驻村干部履责面临着行动、文化、主体三重风险。破解驻村干部履责之困,其根本出路在于与村民情感共生,以行政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破解场域之困,同时还需要从完善共生体系、形塑共生文化、重塑共生主体三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9.
刘紫凌  袁汝婷  席敏 《瞭望》2020,(13):23-24
74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2020年春天,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宣布,歼灭了千年贫困的最后堡垒。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历史大考中,如期交出湖南答卷。  相似文献   

10.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题中应有之义。立足于赋权理论,制度—信息—技术—话语赋权构成脱贫攻坚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路径。揆诸现实,脱贫攻坚中制度赋权不到位、信息赋权不充分、技术赋权梗阻以及话语赋权失衡引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未能充分实现。为此,应在脱贫攻坚中推进制度赋权完善和落实、加强信息赋权沟通和监督力度、促进技术赋权梗阻节点破除和发挥效能、重构话语赋权主体思维并指导其行为等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困家贫困县,依靠三千“家政娘子军”做活了一盘脱贫攻坚大棋。山西天镇的经验再次证明,扶贫工作并不难在工作本身,而是难在各级干部和各项制度能否齐心协力“真扶贫、扶真贫”。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盐都区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脱贫战略,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奔小康工程,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实现脱贫4795户、10071人,累计实现脱贫10148户、22275人。基于人均年收入6000元的江苏扶贫标准,盐都区贫困人口发生率由起初的4.2%降至当前的0.5%。人均收入低于4000元的特困农户全部消除,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提前达标,36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增收达标,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现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3.
胡楠 《理论导刊》2022,(9):52-5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技术扶贫治贫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扶贫扶智、技术先行”的有效路径,走过了简单技术运用、农业技术运用、科学技术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的历史发展进程,呈现出治贫主体单一转向多元、治贫对象普惠转向精准、治贫手段传统转向现代、治贫结构科层转向扁平的时代特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脱贫攻坚转变为治理相对贫困问题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继续总结历史经验,强化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建构相对贫困技术解决的机制,大力提升各级教育的发展能级,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技术扶贫治贫之中,全面开创扶贫治贫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改善民生、消灭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国精准扶贫进入攻坚期,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农村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必须通过动员社会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扶贫道路,促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5.
董雅俊  欧阳迪娜 《瞭望》2020,(19):36-37
截至2019年底,我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脱贫。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仅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还须系统建立防返贫和新致贫长效机制,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革命老区新 化位于湖南省中部 娄底市西端,面积 3642平方公里,人 口128.9万,在“八 七”扶贫攻坚前有贫 困人口47.2万,是典型的山区县、库区县。1994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在国家财政部、14家省直单位、105家市直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在脱贫攻坚中不可缺位,而且其作用和意义是基础性的可持续性的,深情书写脱贫攻坚实践的小说《高腔》和《迎风山上的告别》就充分揭示了文化如何助力脱贫,进而从根本上祛除贫困。文化在脱贫攻坚中要以发挥扶智与强志为出发点,重在"富脑袋";在脱贫攻坚中要着力焕发文化的力量,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在文化脱贫攻坚中发挥主导作用,与其无止境地"送文化",不如实实在在地鼓励农民"种文化";要在官产学研中形成对文化扶贫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某些共识。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20,(5):63-64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双衔接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忠双认为,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首先要科学认识二者相辅相承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条件、重要基础和坚强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取得脱贫攻坚全面、彻底、决定性胜利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脱贫攻坚工作仍需加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主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相似文献   

20.
刘苗苗 《瞭望》2020,(1):36-37
深度贫困地区能否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决定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的关键。进入收官之年,还有剩下5%的贫困人口、10%的贫困县有待脱贫摘帽,这些地区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是消除绝对贫困的最后堡垒。2020年,我们将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