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2,(11):59-60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会长、前驻英大使马派岗在9月17日的《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面对各种新挑战,国内有人认为我国国际环境严重“恶化”,甚至质疑我国的对外原则和外交政策。如何看待我国国际环境。需要全面准确地加以评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历史上,我国至少有三个时期处在相当恶劣的国际环境中。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安全上包围的敌对政策。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陷入冷战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开始对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实施“封锁”、“禁运”,东西方经济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禁运”,促进东西方经济合作,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由东西方国家的一些民间组织和进步人士发起,1952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经济会议。新中国派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极大地拓展了对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一、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的发起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是由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倡议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在1951年2月柏林会议上决定,应在苏联举行…  相似文献   

3.
古巴距美国近在咫尺,遭受美国孤立和封锁已长达40余年。苏联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崩溃后,古巴遭受“双重打击”,形势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刚从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军队依旧是“小米加步枪”。而美国在二战后拥有领先世界的经济能力.拥有世界数量最多的先进的作战飞机、最大规模的海军舰队.目空一切,1950年6月26日派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翌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声明,谴责这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号召“一致奋起,制止美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中国外交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不断开拓进取,在国际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使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丰项的成果。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功探索1立足社会主义阵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创新中国外交自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期,世界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个阵营严峻对垒,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顽固坚持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妄图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等手段把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面对这一…  相似文献   

6.
谷纪 《前线》1962,(21)
最近,美帝国主义发出了对古巴实行新的侵略的危险信号。肯尼迪在十月二十二日悍然宣布美国对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军事装备”实行严格封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其他军事部署,伺机发动对古巴的突然袭击。此后,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往来信件,肯尼迪提出必须拆除在古巴的所谓“进攻性”武器,并且要在联合国进行所谓“国际视察”和“核实”之后,美国才可以同意取消对古巴的海军封锁和提供不入侵古巴的保证。但美国的“空头支票”没有  相似文献   

7.
薛琳 《党课》2009,(1):81-83
古巴这个加勒比海岛国,现今为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与美国近在咫尺,遭受美国的孤立和封锁已长达40佘年。苏东剧变后,古巴遭受“双重打击”,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媒体曾预言“下次该轮到古巴了”。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古巴却依然屹立在加勒比海上,这种近乎神奇的力量来自何方?  相似文献   

8.
建国之初 ,面对帝国主义对我国实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围攻 ,我们党制定了主动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通过大国关系亲疏变化和调整 ,使建国不久的国家安全得到保障 ,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和经验 ,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一边倒”的战略选择有利也有弊。面对“一边倒”战略中受制于人的弊端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坚持既斗争又团结的原则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从而使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度过了建国初的险恶环境。一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 ,我们党制定了主动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以求改变不利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9.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中国外交也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开始了光辉历程。 一 建国之初,美国企图通过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以及支持蒋介石 集团盘踞台湾,扼杀我们新生的人民政权。朝鲜战争的爆发更使我国周边充满危险。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卫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保卫人民政权。 在复杂严峻的形势面前,毛泽东同志确立了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为主要内容的外交方针。 建国后不久,我国与苏联缔结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不少国家建立了外交关…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汇》2001,(10):F002-F002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中,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不但在政治上搞“两上中国”,“一中一台”,长期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而且纠集其他国家一起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海上禁运,并出动军事力量侵入我台湾海峡,直接干涉我国内政,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妄图孤立并扼杀新中国。在帝国主义的高压面前,社会主义新中国巍然挺立,日益壮大。  相似文献   

11.
三、艰难的生活顽强的斗志一九三四年秋红六军团西征后,斗争环境一天比一天恶劣,敌人在军事上对我们进行疯狂的围剿,在经济上实行严密的封锁,在政治上采取“隔离政策”、“瓦解政策”,企图切断我军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敌人还采用砍树、搜山、“屋烧光、人杀光我、东西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孤立我  相似文献   

12.
50~60年代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睦邻外交是我国外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周边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则是睦邻外交的重中之重。本文拟结合我国50、60年代的一些外交实践,对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思想作一探讨。 一:以“和平为上”为基准,与民族主义国家展开睦邻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来自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组成的“三重包围”,要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包围封锁,必须把发展同毗邻的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新中国外交努力的重要目标。 民族主义国家作为战后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独立…  相似文献   

13.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面临西方国家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制裁、贸易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形势下,中华民族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两弹一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和科学精神在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上的集中体现,是科技强国的精神指引。面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科技强国建设,更需要“两弹一星”精神的赓续与弘扬,我们要继续夯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精神、弘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弘扬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为强化科技自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史诚 《党员文摘》2006,(9):12-13
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一直对中国进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政府仍在高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美国人也许忘了,早在18世纪末,中国曾经帮助他们突破西方国家的贸易禁运。  相似文献   

15.
在未能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 ,在全世界人民的反战浪潮中 ,以查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 ,美国主导发动了这场伊拉克战争。这是美国推行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是美帝国在为其“长治久安”种试验田、唱样板戏。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 2 1世纪前半叶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的走向。一、伊战是美国“整合中东”战略的“试验田”美国发动伊战不是孤立事件 ,而是早有预谋的 ,是美国中东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 )新安全战略是美国调整中东战略的根据。9·11事件让美国发现反美情绪在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迅猛推进。全球化以及苏东剧变对古巴的冲击与挑战是巨大的,使古巴失去了国际依托和“支柱”,国内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冲击和影响。与此同时,美国趁机加紧对古巴实行封锁高压,企图借苏东剧变之风一举搞垮古巴社会主义政权。苏东剧变和美国的封锁,正如卡斯特罗称,好似在哈瓦那的上空爆炸了一颗经济原子弹,使古巴进入了自1959年革命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但十多年过去了,古巴在苏东剧变的惊涛骇浪中岿然不动,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傲然屹立在加勒比海上,欲摧弥坚,创造了神奇的“古巴奇迹”。  相似文献   

17.
对苏外交:"兄弟"之间有争论 新中国刚刚诞生时,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战略,迫使我们只有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求得政局稳定.那时,中苏两国同属于社会主义大家庭,被誉为兄弟般的友谊.  相似文献   

18.
1956年10月20日,祖国的东海海域,在明媚阳光的照射下,碧波万顷。忽然,平静的海面上翻起许多巨大的水泡,进而从水中跃出一条“蚊龙”。不一会儿,这条一较龙”又窜入海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仅在海面上留一个巨大的漩涡。它,就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潜艇。祖国辽阔的海域急需“海底卫士”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祖国大陆上的解放战争到1950年已基本结束,绝大部分省、市转入了经济恢复时期,而东南沿海不少地区和海域在50年代前期仍然处于封锁与反封锁、袭扰与反袭扰的战争状态。为了粉碎敌人对东南沿海的封锁和破坏,防御帝国…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6,(2)
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禁运与封锁。虽然在1950年春季西欧的瑞士、荷兰,北欧的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西欧的英国同中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但那时在西方大国中还没有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1964年1月27日,法国冲破美国禁令,宣布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是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  相似文献   

20.
古巴缘何红旗不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巴距美国近在咫尺,遭受美国孤立和封锁已长达40余年。苏联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崩溃后,古巴遭受“双重打击”,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媒体曾预言“下次该轮到古巴了”。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古巴却依然屹立在加勒比海上,这种“古巴奇迹”的奥秘在哪里?为什么古巴共产党能在美国眼皮下站稳脚跟?为什么古巴人民坚定地跟共产党走?说来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有良好的“国风”,古巴共产党始终能够保持政治清廉。古巴红旗不倒,关键在于党和政府官员率先垂范,把党建设好,保持党的本色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