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进行了一次经济封锁。这次封锁以“禁运”形式表现出来。它起于1947年美国对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实行的“战略物资禁运”,50年代进一步推广到中国和朝鲜人民共和国。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应地开展了一场反“禁运”斗争,并最后取得了胜利。          一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全面禁运时,新中国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军费开支庞大,加之海外资金被冻结,我国财政处于困难之中。尽管在此之前人民政府按照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全面封锁禁运手段,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建设和政权巩固产生了严重影响。中共中央巧妙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新兴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的矛盾,另辟蹊径、重点突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反封锁禁运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化解了新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这一成功案例也为当前我国应对外部风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军事封锁和经济遏制.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赴朝参战.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中国为"敌对国家",并按照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法》,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Z组.1952年,巴黎统筹委员会(又称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成立专门的中国委员会,设立"中国禁单",即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该禁单所包括的项目比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适用的"国际禁单"项目多500余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美国对华技术禁运有所松动,但中美军事关系仍然停滞不前.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安全关系不断扩展深入,军事技术合作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4.
周霜梅 《党史天地》2007,(12):42-45
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中国共产党首倡“以苏联为首”,经毛泽东的努力,获各国党的支持,这一观点写进了《莫斯科宣言》。然而,因中苏矛盾的激化,到1960年的莫斯科会议,“以苏联为首”就再没有出现在《莫斯科声明》之中。这一政治术语成了过眼云烟。  相似文献   

5.
南菁 《前线》1991,(12)
(四)利用人员往来播撒“自由的种子”,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包围、遏制,经济上禁运、封锁,东西方之间很少往来。搞“和平演变”的任务主要落在“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等大众传播工具上。但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逐渐认识到,光靠广播还不够,还应大大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接  相似文献   

6.
任之 《党建》2009,(11):63-63
二战结束后,苏联国际影响力大增,经济迅速复苏,这让以美英为首的西方阵营深感不安。他们想方设法,甚至考虑使用核武器来分裂肢解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庞然大物”。美英等国最新解密档案显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的硝烟尚未散尽,美国就同其西方盟国(首先是英国和西德),先后制定了数个对苏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7.
试述我国外交路线的三个发展阶段周一生一、以两大阵营论为理论基础,实行“一边倒”,发展革命外交路线,支持全世界人民的反帝反殖革命斗争。建国之初,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敌视我国、封锁禁运,悍然侵略朝鲜,霸占我国领土台湾。针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正二战结束后,在德意志领土上出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东德"和"西德",分属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新中国于1949年10月27日同东德首先建立了外交关系,而西德因受制于美国,不承认新中国。1955年西德同苏联关系正常化之后,中国政府曾发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正确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认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侵略包围的态势.确定要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同盟关系"的同时,特别要做好以印度、缅甸、印尼等为代表的"中间国家"的工作.以此作为打破封锁和包围的主要突破口和重要战略步骤.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措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包围.  相似文献   

10.
<正>20多年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大国自认为在东西方较量的大棋局中不战而胜。经过二战后40多年与西方的军事对抗和政治较量,以苏联为首的阵营最终败下阵来。首先,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瓦解是政治上的失败,苏共在民主这一关键性的政治问题上犯了大错。戈尔巴乔夫陷入民  相似文献   

11.
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不但能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还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加速作用。改革开放前,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引进高潮,对不同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一次重大的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引进工作出现了质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初以“156”项目为重点的引进高潮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为了保护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实行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面临的任务,首…  相似文献   

12.
1961年深冬,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一次由中央军委的老帅们和国务院一些部门领导出席的不寻常会议,讨论中国核导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会议刚进行不久,就陷入僵局,军政要员意见相左,泾渭分明。国务院主持经济工作的“大管家”们认为:国家内外交困,急需输血,如果再拿出大笔资金发展导弹核武器,无疑会增加国家负担,影响经济的复苏。老帅们则坚决要上,他们认为:只有尽快拥有原子弹和导弹,才能早日确立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中国说话才有分量,也才能从根本上冲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封锁制裁及核威慑。争论相当激烈,毛泽东没有…  相似文献   

13.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产生和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边倒”是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对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立场的形象表达,它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起,构成了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一边倒”方针从产生到实施乃至转变,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本文拟对此作一简单的论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中期的国际环境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历史事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主要领导人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判断无疑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受到的影响,以及中国领导人对世界发展中一些重要问题的错误判断,也是不应忽视的方面。从这一时期的国际环境来看,中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处在对抗状态,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苏关系随着双方矛盾的发展也由破裂走向敌对。中国的周边环境由于美国和苏联的压力而趋向紧张。另一方面,国际上在东西方…  相似文献   

15.
裴超 《党史纵览》2012,(12):26-30
近代以来,我国共出现过两次留苏热潮。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义无反顾地投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新中国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一万多名留学生。这批留苏学生学成归国后,主要分布在我国工业、科学技术和教育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相比较而言,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另一次留苏热潮,影响更  相似文献   

16.
正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泽东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参加了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以及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这两次会议统称为"莫斯科会议")。"莫斯科会议"是为了解决苏共二十大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召开的。在苏联期间,毛泽东会见了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人,成功进行了穿梭外交,为促进"莫斯科会议"的成功举行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  相似文献   

17.
史诚 《党员文摘》2006,(9):12-13
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一直对中国进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政府仍在高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美国人也许忘了,早在18世纪末,中国曾经帮助他们突破西方国家的贸易禁运。  相似文献   

18.
王标 《世纪风采》2011,(7):32-37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新中国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谁料,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亲兄弟在短短十年之后,反目成仇。从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开始,中苏关系由恶化走向分裂。1962年的初夏,6万多新疆居民集体逃往苏联,史称“伊塔事件”。  相似文献   

19.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在机场,毛泽东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以伟大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保证世界和  相似文献   

20.
文摘精萃     
周恩来宴请卓别林 1954年4月26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亲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既恨且怕,从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与制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