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乌兰牧骑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60多年来,活跃在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坚持深入农村牧区最基层,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民族优秀艺术,为促进农牧区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突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8,(12)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六十多年奋斗历程所蕴育的乌兰牧骑精神是我们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重要精神动力。发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对于  相似文献   

3.
正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60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农牧民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7,(12)
正各盟市委,自治区党委各部、委,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和各人民团体党组(党委):近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乌兰牧骑队员们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报告了乌兰牧骑60年来的成长与进步情况。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作出了重要指示,勉励大家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收到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8,(11)
正10月27日一大早,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排练厅,演员们正在忙碌地排练着一台文艺晚会——《一支轻骑兵从这里出发》,整场晚会分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主题为"足迹",讲述的是60多年来乌兰牧骑下乡演出为民服务的故事;下篇主题为"温暖",展现的是乌兰牧骑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的激动之情、奋进之举,充分表达了乌兰牧骑队员永远做草原上"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12)
正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队伍。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从1957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建立自治区第一支  相似文献   

7.
《实践》2020,(2)
正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指出:"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8,(11)
正乌兰牧骑成立以来,秉承为民初心,保持红色本色,努力丰富和创新创作演出和服务形式,始终做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文艺轻骑兵"。60多年来,尽管时代在向前发展,队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乌兰牧骑的初心与本色却从未曾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后,全区各地乌兰牧骑深受鼓舞。他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服务人民、鼓舞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8,(11)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在肯定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所付出的艰苦努力的同时,对乌兰牧骑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这是令全区2500多万各族草原儿女欢欣鼓舞的大事,是全区文化事业和乌兰牧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我们继承发展乌兰牧骑事业指明了前进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7,(12)
<正>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你们好!从来信中,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乌兰牧骑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了你们对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党和人民的那份深情。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你们的家乡。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8,(11)
正2017年12月4日,我区隆重表彰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收获3项荣誉:荣获"十佳乌兰牧骑"称号,萨仁高娃被评为"优秀乌兰牧骑队长",原队长巴达玛获得"乌兰牧骑事业特别贡献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这支队伍几代人的执着坚守,以及近60年优良传统的薪火相传。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59年,60年来,他们一直坚持着自编自  相似文献   

12.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捧回了服务基层特别贡献奖。乌兰牧骑过去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今天这面旗帜依然在草原上高高飘扬。A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47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乌兰牧骑最初队员只有10余名,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乐器简单轻便,全队只一辆马车便能拉走,因而被誉为“一辆…  相似文献   

13.
冯海燕 《实践》2009,(5):50-51
乌兰牧骑这支诞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已经走过了光辉的四十多个春秋.在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他们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根本任务,坚持"二为"方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既延伸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意识,同时,大大密切了党群关系.乌兰牧骑走到哪里都被牧民亲切地称作"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1月21日,在乌兰牧骑建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号召大家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8,(12)
正乌兰牧骑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是内蒙古文艺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进入新时代,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内蒙古传统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一批高质量、接地气的民族文艺精品,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等深深融入农牧民心中,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意  相似文献   

16.
﹃文艺轻骑﹄立新功□张雁彬被誉为“文艺轻骑”的乌兰牧骑,长年活跃在苏木(乡)、嗄查(村),使寂静的草原不时形成一处处欢笑的漩涡。1996年,全区118个艺术表演团体累计下乡演出5920场,观众达200多万人次。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是乌兰牧骑一贯奉行的宗...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0月9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家的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11月21日,总书记给队员们亲切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建立。  相似文献   

18.
宁城县乌兰牧骑创建于1966年,以评剧表演为主,是全县唯一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近年来.宁城县乌兰牧骑认真坚持“二为”方向,深化乌兰牧骑的内部改革,紧密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88年9月至92年5年间,宁城县乌兰牧骑实行集体承包经营,累计演出1361场,行程1.2万公里,观众400万人次;自编戏曲15台,歌舞节目77个;平均每年上演剧(节)目33台,演出273场,演出收入4.1万元,三产收入6万元。宁城县4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传播着乌兰牧骑的欢歌笑语,处处留下了乌兰牧骑的足迹。 一、深化乌兰牧骑的内部改革 1988年,…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8,(11)
正2017年11月21日,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之际,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号召大家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8,(11)
正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回信让全区文化战线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一年来,他们深入践行乌兰牧骑精神,以更加赤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扎根生活沃土,推动文艺创新,不断将精彩的文化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草原牧场、田间地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区下发了《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意见》,启动了《全区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全区乌兰牧骑设施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