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对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掌握其特点,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其他类似有组织犯罪之间的区别,才有助于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2.
方明 《广东法学》2002,(5):53-59
科学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以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与黑社会组织、一般犯罪集团、恶势力、恐怖活动组织等相关犯罪组织的界限,是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关键。从理论上研究探讨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构成特征及相关问题,无疑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刑事警察》2010,(1):F0004-F0004
点击“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信息网”、“贵州省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信息网”,毛明俊撰写的《浅谈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专案侦查》、《浅谈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起诉意见书的制作》、《贵州省湄潭县吴宗福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侦办经验和启示》、《浅谈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团伙的区别》.点击率过2万人次.全国20多家公安网站转载。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局四大队,担负着全市重大黑恶案件的侦查以及全市“打黑除恶”工作的督导、考核任务。自2005年以来,四大队成功侦破了公安部、湖北省厅两级督办的“曾爱玲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案和“高斌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案(均已开庭审理),同时,公安部、湖北省厅两级督办的  相似文献   

5.
有组织犯罪是当前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对此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使之成为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本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含义、特征和类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心理矫治对策。分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原因,认为社会控制弱化和腐败,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以及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打击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严打的高压下,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心理矫治工作,对那些初陷泥潭、涉恶未深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分子进行帮教,引导他们重回社会,是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黄翀 《法制与社会》2011,(18):180-180
重庆打黑案的爆发,使得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滋生发展,腐蚀党政司法干部,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腐蚀干扰基层政权组织。《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称不再要求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保护伞”属性,没有“保护伞”也可以构成。那么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否需要“保护伞”呢,本文正是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般意义上的组织与领导行为有交叉和重叠,但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应有明确的界限。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发起组织",而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是领导者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的策划、决策、指挥、协调等。  相似文献   

8.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对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除可以判处主刑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外,并没有对此类犯罪作出判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的规定。笔者认为,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应增设财产刑,理由是:一、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看,有其理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之一,即“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从这一规定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行为具有鲜明的经济目的,经济色彩强烈。为了获取非法经…  相似文献   

9.
简论黑社会性质犯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可 《政法学刊》2001,18(2):3-7
黑社会犯罪是有组织犯罪发展的高级阶段,黑社会性质犯罪就是黑社会犯罪,它不过是黑社会犯罪的初级形态和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刑法中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犯罪”这个概念,是根据我国现阶段黑社会犯罪的特点确定的。目前我国存在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主要通过七种基本方式形成。如今黑社会性质犯罪呈现出几大发展趋势正向黑社会的高级形态发展;加速向经济、政治领域渗透以及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修订后的《刑法》第294条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立法机关是严格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社会组织的。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包括4个方面,即组织结构特征、经济实力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危害性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不是典型的黑社会,而是介于一般的犯罪集团与典型的黑社会之间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特殊犯罪集团。从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演变轨迹看.普通犯罪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朝着黑社会性质组织方向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大多是由普通犯罪集团发展而来的。但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普通的犯罪集团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所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4个特征的恶势力,应当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于不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的4个特征的恶势力,应当依法认定为普通的犯罪集团或者按一般共同犯罪处理一而不能上升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11.
岳岩 《法制与社会》2011,(14):265-266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为我国集团犯罪的主要代表,自从1997年刑法修订案以具体罪名确立于刑法以来,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为止,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准,导致在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一般组织犯罪时出现争议,影响了共同犯罪研究的发展与司法审判的公正。由此可见,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性质,严格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其他组织犯罪,不仅是我国罪刑法定刑法原则的要求,更是保障共同犯罪领域罪犯人权益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林国辉 《法制与社会》2011,(36):130-131
1997年《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设立“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罪名开始十年内,适用寥寥,但近几年,各地判例突增。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对该罪名进行了修改,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基本特征以及刑罚予以补充和完善。本文拟就现阶段我国刑法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入手,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亚文化群,其犯罪行为背后具有相应的亚文化特征。旧中国黑社会犯罪的亚文化特征以传统礼教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表现出来,起到聚集组织力量的作用。当前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除了具备旧中国黑社会犯罪的一些亚文化特征之外,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追求经济利益、积极寻求“保护伞”并逐步向政治领域渗透。为有效防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我国的蔓延,有必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消除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2月16日,江西省公安厅挂牌督办、在上饶市引起轰动、以朱艺勇、徐新生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一案被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朱艺勇、徐新生二名死刑犯和其他八名分别被判处六个月至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武警战士的押解下,被关押到铅山县看守所。然而,正是他们的到来,打破了看守所的平静……紧急报告2003年2月26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五名法官来到铅山县看守所复核以朱艺勇、徐新生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下午五时,在对因积极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在押女犯刘春燕讯问完毕、正准…  相似文献   

15.
王志祥 《法治研究》2010,(10):36-45
在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后,为了实现组织的内部控制而实施的强化组织的系统性或整体性的行为属于组织行为,为了实现组织的外部控制而实施的对该组织的外部活动进行策划、决策、指挥、协调的行为属于领导行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积极参加者和其他参加者分别对应于犯罪集团中的骨干分子或仅起到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的成员。成立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不以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为前提。纵容行为构成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必须以行为人负有职责上的义务为前提。事前有通谋、事后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犯罪活动的。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实施的犯罪的共同犯罪。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是指中国大陆境外的黑社会组织。对于境外的黑社会组织.认定的依据只能是该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而不可能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以暴力、威胁等手段,称霸一方,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本文结合上海地区发生和处理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分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成员构成及区域特征等问题.并重点研究了“保护伞”是否作为犯罪构成要素及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是否有存在必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来,由于公检法对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认识不尽统一,加上侦查横式存在问题,武汉市5年没有打掉一例黑社会性质组织。2005年以后,仅一年多的时间,武汉市即打掉了曾爱玲、高斌、陈金豹、张成义等4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可以说,侦办曾爱玲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是武汉市打黑侦查和证据工作的一个分水岭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我国黑社会犯罪发展趋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中国大陆再度出现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经历了一个萌芽、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其中少数组织团伙基本上完成了从仅具黑社会职业犯罪组织的转型。许多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仅继承了旧时代黑帮势力的某些特征,而且随着境外黑社会渗透的加剧和内外勾结跨境作案的增多,  相似文献   

19.
何永东 《法制与社会》2010,(34):236-237
本文通过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成的原因,进而论证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抑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宏观和微观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同时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与壮大具有过程性。及时发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存在、并在其形成早期即予以打击,不但能够提高侦查机关的打黑效率、降低打黑成本,而且能够防止黑社会性质组织给社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本文首先分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点,其次探寻了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与藏身的规律,并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隐蔽性特征提出了打黑工作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