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我国《票据法》对于空白票据制度的规定比较简单,与西方国家成熟的空白票据制度对比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有进一步进行补充修正的必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空白票据法律制度的剖析,挖掘空白票据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我国空白票据法律制度构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及业务发展迅速,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加强票据市场管理是促进我国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票据发行市场增长过快、票据业务违规办理、票据诈骗及犯罪和票据业务操作缺乏统一的规定及程序是造成我国票据业务风险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快改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研究发展电子化票据,完善银行企业内控机制和加强票据业务的监督管理,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善意取得制度的本质是法律对所有权的安全与对交易量的保障之间博弈的结果.在票据法中票据的善意取得具有与一般善意取得制度共通的表征.由于票据法的特性,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又与一般善意取得制度有着不同的特色.通过对票据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善意"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中需要重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票据抗辩权     
票据抗辩是票据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连接票据权利和票据义务的纽带,起着平衡票据权利人与票据债务人两方利益,保护票据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作用。票据抗辩权涉及包括票据行为的性质、票据伪造、票据变造、票据更改等知识点,是全面理解票据法的突破口。本文较为深入地探讨了票据抗辩的各方面内容,也详细地介绍了国际公约及其他国家关于票据抗辩的制度,进而分析我国《票据法》及相关法律文件对票据抗辩的规定,指出我国法律规定的不足,并提出笔者个人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与常规的保理业务相比,票据保理的法律优势明显,对保理行业及票据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票据保理法律理论研究的不足和立法缺陷给实务发展带来阻碍.明确票据保理的准确含义和性质是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票据保理业务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债权人、保理商的积极作用上.直接票据保理、先保理后票据、先票据后保理作为三种票据保理的交易结构,需分别对其合规性进行分析,明确适合保理市场发展的业务模式.在立法上,应该明确先保理后票据的合法地位,同时,应当修改《票据法》第10条,明确票据无因性原则,给票据保理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支持保理公司合法经营.  相似文献   

6.
传统票据法理论将票据抗辩分为物的抗辩人的抗辩 ,没有坚实的制度理论基础 ,未能反映票据抗辩权内容背后的利益冲突关系 ,无法满足票据实务的需要 ,在逻辑体系上存在矛盾。因此 ,对票据抗辩权利体系的分类应从票据债务人的视角 ,以法律行为理论为基础 ,重新予以分类构建。  相似文献   

7.
票据涂销制度是票据流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被日内瓦统一法系和英美法系票据法所采用。但我国《票据法》却未对票据涂销行为进行规定,实务中被涂销的票据一概作废而需要重新签发,这必然会对票据的流通性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应兼采日内瓦统一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票据涂销立法,并借鉴台湾的立法体例,在票据法的总则和具体票据行为中分别加以规范,从而逐步完善我国的票据涂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票据行为基本特性的分析提出,票据行为的四个基本特性中,要式性优先,独立性及无因性紧随其后,最后以建立在三者基础之上的文义性完善票据行为的法律行为制度设计;提出票据行为是以票据债务人负担票据上记载的债务为目的,彼此互不牵连,相对独立于原因关系的要式法律行为的定义。通过对票据行为的性质的分析,提出应该紧紧围绕票据的四大特性来讨论其性质,以直接相对人之间恶意作为例外,相较于其他学说在逻辑上更为通畅。  相似文献   

9.
票据质押作为信用担保方式受担保法和票据法双重规范,担保法规范标据质押的原因关系,即质押合同,而我国票据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则票标据质押作为票据行为加以规范.但标据质押行为与一般票据行为有重大区别,其性质上应属于民耨事法律行为中的债权质押行为.因此对于票据质押行为不宜适用有关票据行为的规范.以记载"禁止背书"字样的票据进行质押时,质权人不能享有票据权利但能够享有民事权利.对我国有关票据质押方面的规范应结合上述原理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0.
伪造是指无制作权人而擅自制造对公共信用和交易安全具有法律意义的票据的行为;变造则是指无权更改对公共信用和交易安全具有法律意义的票据内容的人,擅自更改其内容的行为。对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票据伪造、变造应从形式主义和实质主义两方面来理解。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票据伪造与票据变造和票据涂销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票据救济是指票据权利人因某种原因丧失对票据的实际占有,致使票据权利的行使受到一定障碍时,为使票据权利得以实现,而对票据权利人提供的特别的法律救济。我国票据救济制度规定有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程序三种救济途径。这三种救济途径对票据诈骗犯罪侦查来讲都有救济后拒竹以避免犯罪嫌疑人实现犯罪目的的作用、查找犯罪嫌疑人的作用、提供侦查线索的作用。即便是票款已经被提现或转账,也可以根据票据救济的线索发现犯罪嫌疑人,实现破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和银行相勾结,把真实的商业承兑汇票、伪造的贸易背景材料和银行的虚假贴现相结合,办理转贴现、再贴现骗取银行资金,名义是“融资”,实际是票据诈骗犯罪。公安机关应理顺公、检、法机关的纵向联动机制,建立银行、企业、工商等部门的横向协作机制,在始终坚持打击票据诈骗犯罪的同时,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提供防范指导、信息咨询和法律帮助等方面的服务,在防控、打击票据犯罪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FOB合同项下,当提单由于某种原因滞留在卖方手中时,卖方此时已经钱货两空,同时由于卖方非运输合同当事人,又无法证明自己是提单的合法持有者,因此在诉讼中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人大代表议案的提出和处理过程中均存在不少问题,应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人大代表提出议案的质量,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要针对不同情形依法选取多样化的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15.
转走银行客户资金型票据诈骗是指票据诈骗犯罪嫌疑人以银行客户资金为侵害对象,利用票据诈骗手段将该资金非法占有的犯罪行为。在银行与企业双方都存在漏洞时,银行内外人员勾结,伪造或盗用财务专用章,使企业的资金被转走。银行票据诈骗案之所以“成功”发生,与银行票据业务涉及环节多、监督管理过程长以及其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16.
已有观点对于票据诈骗罪犯罪客体的认识,囿于“纯刑法”或者“纯公法”的思维方式,认为其主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然而,对于此问题应从整个法律体系(刑法与其他部门法或者公法与私法的关系)的角度,并结合刑法分则的体系结构进行整体把握。本罪的主要客体应该是“票据流通秩序”,而不是所谓的“票据管理秩序”,二者分别代表了“公”和“私”两种不同的法益。  相似文献   

17.
在对电子数据的认证中,现代技术因素增强了人们对此类证据的信赖程度,强化了裁判者的内心确认,也导致案件的证明过程中,认为电子数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传统证据。在诉讼中应避免过于追求电子数据的证明效果,在认证时有必要进行公共性价值衡量,使法律规范与诉讼行为获得合理性契合,保证电子数据在刑事证据领域的有序合法运用,使这种新兴证据种类得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在治安案件查处中使用电子证据,要明确电子证据的基本范畴,把握电子证据的内涵、外延与基本特征,注意这一新型证据形式与传统证据形式的区别,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合法、准确、有效地提取和采信电子证据。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下电子化证券发展极为迅速,但电子化证券交易,仍然是处于不断摸索发展完善的阶段,电子化证券交易对于传统的金融经济制度是严重的冲击,学者对电子化证券交易领域的研究尚未完善。电子化证券交易的发展导致了法律和监管一些新的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加强电子商务下对证券的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下证券活动相关的法律体系,提高电子商务下证券活动相关的安全技术,明确电子商务下证券的发行和监管体制,规范证券交易主体的信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电子商法与国际私法的哲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是指在以Internet为主的各种电子信息网络上所进行的经济和商业活动。作为一门新兴部门法,电子商法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开放的结构。在网络空间中,法律冲突将为法律反应逐步取代,传统的国际私法面临着哲学的创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