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汪潜 《前沿》2009,(6):3-6
在社会公平问题上,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经历了由“兼顾公平”到“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再到“促进公平”的探索过程。探索结果,既肯定了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和水平,又正视了社会公平事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社会公平,需要在立足国情、加强引导、合理满足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人的本质”?人们有种种答案。综而观之,笔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对自身存在的反思。所谓反思,是哲学意义上的思考。黑格尔认为,“本质”是扬弃了的“存在”,是“存在”的自我否定,自我映现,“本质在它的这个自身运动中就是反思”(《逻辑学》下卷第14页)。本质是存在的反映,它扬弃“存在”的直接性,对“存在”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人是有意识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对“人是什么”的分析与解读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的始终,然而早期的马克思在对“人是什么”问题的思考上还深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对人的理解还停留在“抽象的人”的水平上。但是在经过一番艰辛的探索之后,马克思开始立足于现实的人,并对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即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由它决定的人的社会属性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人的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了对人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4.
德育低效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德育低效的原因可从教育本体、德育本体、人的主体存在等问题来探究.德育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教育必须以对“人”的理解和认识为前提和基础,文化则恰恰是人之所以为人和人之具有“人”之内涵的全部活动和结果,“人的文化性存在”可作为德育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5.
集体谈判是劳动者利益代表——企业工会或产业工会与资方组织之间就关切双方利益的实质性条款与程序性条款进行反复谈判与信息决策的过程.三方协商机制是政府、企业方和工会方就各方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层面、地区层面或行业层面进行利益博弈和信息决策的过程.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集体谈判双方的自主博弈过程及产业工会干预下的双方反复博弈过程,对劳资双方组织博弈和企业劳动关系运作进行初步探索,并探讨劳、资、政三方协商过程中的三方博弈行为,分析了理性人假设条件下各方如何实现各自长期效用的最大化,期望对了解劳动关系的运作机理有所帮助,对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6.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是美国汉学家孔飞力的力作。本文题目中“零和社会”这一概念,作者在此书中亦有提及,是指参与社会博弈的双方,一方有得,另一方必然有失,而得失相加为零,社会的总效益没有得到任何增加。“零和社会”中,要么彻底地胜,要么彻底地负,最后是赢者通吃。可以想见,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社会能力被彻底剥夺,将会面临着什么。  相似文献   

7.
项勇义 《今日浙江》2008,(10):48-49
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七大又特别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可以这样说,促进教育公平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途径。当然,教育公平是相对的公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教育公平有特定含义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房屋拆迁领域,无论是在立法过程中还是在政策形成层面,一直都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抉择问题,存在着“依照法律规定”还是“依照条例规定”的博弈。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客观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现阶段,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化建设,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兰明 《前沿》2008,1(3):26-29
人在“面世”时,只是自然人,是小写的人;人只有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人文教化的活动中塑造和积淀了社会本质时,才成为大写的“人”。在从小写的人走向大写的“人”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和人文教化起了关键作用,其中.哲学的塑造作用功不可没,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入骨髓的,它有助于人的思维能力、完善的人格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人成为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1.
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公平失衡,和谐难求。只有公平,才有和谐。而保证公平有两大要件,一是政策的公平,二是执行政策的公平。公平涉及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很多方面。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分配不公。强调分配公平不是要吃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是强调要充分尊重国家每一名公民的劳动成果,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同工同酬”的分配政策。“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工同酬”是我党始终坚持的分配政策和执政理念。为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我党又进一步明确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  相似文献   

12.
肖卫  朱有志 《求索》2007,(12):22-24
本文在评述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对“公地悲剧”的解释和治理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建立一个改进的KMRW声誉博弈模型。文章在改进的KMRW声誉博弈模型框架下,证明了个人理性如何在有限重复博弈阶段达成与集体理性一致——从冲突走向合作。并提出通过社会资本的培育以修正参与人理性来解决“公地悲剧”的内生博弈规则,为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农村公共资源利用问题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层干部担负着教育人、管理人、说服人、激励人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学会正确的待人之法,才能提高工作水平和层次.促进单位建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郝思瑾 《求索》2011,(11):228-230
“V单(单音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是“单音动词+人”词汇化发展的结果。本文主要探讨了“V单+人”式这一类形容词的词汇化过程及形成机制,其共性条件包括“V单”与“人”高频率共现、使动义的存在与凸显以及不带宾语三个方面,而在其内部仍存在着词汇化路径与动因的差异。同时,“V单+人”式形容词这一词汇化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现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社会正义的关注,首先集中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最初,为了反对“平均主义”与“大锅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理念适时地提了出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分化严重的现象日益严重,人们已逐步意识到必须重新审视它们的关系。人们还逐步认识到:绝对平均主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它不仅导致效率低下,而且实质上损害了贡献较大者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16.
公平,效率与人的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社会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生产关系都不是最终目的。人们不是为了效率而提高效率,也不是为了公平而追求公平,在公平和效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背后,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范畴在起作用,这就是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金燕 《群众》2012,(7):35-35
胡锦涛总书记和江苏代表团代表一起审议十七大报告时,作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的指示,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根本举措。这个过程中,教育系统的党组织和党员、党代表,都应当参与其中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尤其是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数字鸿沟”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但在目前,由于社会、历史、经济等众多因素,我国城乡未成年人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上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鉴于以往我国学者对“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并未涉及到城乡未成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笔者将从城乡在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以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论述城乡未成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胡永 《前沿》2013,(17):149-151
培养“理性生态人”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举措。当前,我国高校在“理性生态人”培养过程中,感性、普及性的活动教育多,深入、系统的公共课程教育少,大学生生态意识与生态智慧相背离,知行不一的现象相当普遍。高校要加强生态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必须制订国家层面的实施方案,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推行多学科渗透和单一学科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20.
必须要明确提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教育发展原则,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把推进公平放在首位。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和农村教育方面,特别是在“普九”过程中,投入很多,但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撤点并校”问题,当时是用效率优先思维模式考虑问题,认为撤点并校后,学校条件可以好一点,教师素质可以高一点,学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从这个思路上看是对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确实是顾此失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