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和人才支撑,使高等学校率先建成一个和谐的小环境。  相似文献   

2.
王艳秋 《前沿》2009,(13):127-130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尺度和道德基础。引领和建设和谐文化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和主要机构应积极发挥先进思想的导向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和谐理念及思维建设校园文化,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调节功能的发挥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吕娟萍  卢翠花 《传承》2011,(18):40-41
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培育和谐大学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大学生自杀或杀人等极端不和谐事件屡屡发生。在这种形势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谐大学生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从培育和谐的大学生人格、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三方面探讨和谐大学生的培养途径,以期为解决大学生的不和谐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白俊 《传承》2009,(18):56-57
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调节功能的发挥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王秋波 《传承》2007,(5):56-57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谐文化需要建设,更要创新,同时要积极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和谐世界提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社会群体的和谐心态是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要采取多种途径,重视、加强对民众积极、健康心态的引导,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06,(4):46-47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和谐社会的设想,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与传统社会相对应的静态和谐。无论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家思想,还是强调以礼乐制度支持的人际和谐的儒家思想,都是如此。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郭霞 《青年论坛》2006,(5):22-2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和谐"基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和谐"性重要特征;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和谐"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庸之道"最高价值原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充盈于传统伦理道德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宽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林学猛  王连花 《传承》2009,(2):50-5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实现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思想的现代性转化,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也存在着Vi史局限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实现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思想的现代性转化,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12.
郑锦霞 《人民论坛》2015,(8):207-209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傅立叶构建了具有一定完整性的社会和谐理论。其核心观点主要有:情欲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和谐社会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谐社会需要劳动成为自由活动和享受;和谐社会需要人口平衡、男女平等和家庭和谐作为基础支撑。其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沈志男 《传承》2008,(24):36-37
本文从孟子的性善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和孟子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孟子的和谐思想,探讨三者相互作用与联系,剖析孟子和谐思想的精髓,并结合社会现实,为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天忠 《湖北宣传》2006,(12):17-17
宣传思想战线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领唱作用,切实打牢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王妍 《长白学刊》2008,(2):17-19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维度。现代环境伦理以马克思的"类"的思想为理论原则,试图通过重新理解人自身,来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及其实质。现代环境伦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范式,也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提供了生态哲学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16.
陶慧芬 《湖北宣传》2006,(12):18-18
培育和建设和谐文化,是一项新的战略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一程。必须把建设和谐文化摆在突出位置,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孟子的性善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和孟子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孟子的和谐思想,探讨三者相互作用与联系,剖析孟子和谐思想的精髓,并结合社会现实,为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政党关系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内部关系和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和谐、中国共产党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关系和谐等基本内容.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价值,而且为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自古以来传承至今,内容博大丰富,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借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要使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其各种文化形态和谐共进,就必须理顺四种关系,切实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这对文化和谐的发展、构建和谐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墨子以“治天下”为任,主张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贯彻“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国与国、人与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天下永远太平。墨子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和谐社会有惊人的相似,其思想体系孕育着和谐的因素:一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墨子的和谐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