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信大不信小,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很多人大代表都指出,做大信访会伤害法治。取消信访制度的呼吁并不"雷人",在学界,信访制度其实一直备受非议。因为信访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司法的确定性和最终性,也为行政干预司法提供了一条制度管道。  相似文献   

2.
袁刚 《人民论坛》2013,(22):30-31
群众有冤不找法院,"信访不信法",千方百计找组织找领导,而且"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想方设法找有权有势的大官如果贯彻了法治精神,苦情含冤者也就不会盲目上访找大官,找也没有用信访工作是政治清浊的晴雨表吏民上书上访诉苦伸冤告状,即我们现今所谓的"人民来信来访",简称"信访",是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直接反映社会治理的情状,反映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或曰官民之间  相似文献   

3.
信访是集中反映社会矛盾的重要窗口,上访人在信访中的心态既反映了民众面对官民矛盾的特殊心态,同时也从侧面揭示了社会心态,反映了社会现实。上访人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博弈心态、妖魔化心态、功利心态、寻求公平的心态有其现实性的原因,也是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长期互动的结果。要关注上访人心态对上访人行为的导向性作用,加强信访规则、程序建设。  相似文献   

4.
信访工作牵涉部门繁多,有效的跨部门合作对于推进国家社会治理能力建设至关重要。信访协同失灵反映了"碎片化威权主义"的弊病,损害了国家权威的统一性,给社会抗争提供了政治机会;导致信访事项办理质量低下,引发"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使得矛盾制造方与化解方分离,导致政策制定的草率,给未来矛盾的产生和激化留下了隐患。本文从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信访体系跨部门合作的机制建设,梳理各地在信访协同方面的探索,如群众工作部、联席会议、联动接访、信访大调解、信访大督查、沟通协调会、听证会、领导接访和领导批示等。笔者认为,有效的信访协同,有利于提高国家自主性和内聚力,有利于提高常态下的信访事项办理质量以及社会危机情况下的国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十九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叠加产生放大效应,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致使信访制度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违法信访形势尤为严峻。不少信访人"信访不信法""信利不信理""信上不信下"等不健康心态长期存在~([1]),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缠访闹访等违  相似文献   

6.
<正>青政办[2015]12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法(暂行)信〉的通知》(青政办[2014]124号)要求,为完善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机制,推动信访事项依法及时终结,切实维护访人合法权益,经省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青海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作为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制度,在反映人民呼声、解决各类争议、化解纠纷矛盾、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时有发生的公众群体事件却呈现出"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的特点。这不仅破坏了社会稳定,给各级信访工作人员带来巨大工作压力,而且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也是一种阻碍,是一种和现代民主法治相逆的不正常现象。然而,部分人民群众在表达自己诉求时,为什么会陷入"信访不信法"的误区呢?对此现象,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12,28(2):107-111
非正常上访与基层维稳的内在勾连关系表现为:非正常上访意味着基层维稳过程中民众与基层政府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对话和沟通,以及基层维稳运行过程中民众对基层政治主体、治理规范和程序的不认同。当前非正常上访被广泛地视为一种严峻的社会危机而予以"问题化",并呈现出非正常上访的主体向体制内延伸及非正常上访的方式暴戾化的动向。要有效破解非正常上访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司法公信力,防止法律纠纷溢出司法渠道;二是完善信访问责制度,防止民众将非正常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博弈手段;三是完善人大代表的民意沟通功能,防止民众将所有的诉求向基层政府倾泻。  相似文献   

9.
目前,信访形势呈现出“走访量大、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非正常上访”的不利局面。为此武汉市信访系统就“信转访”问题展开调研,基本摸清了新时期办信工作的现状、产生“信转访”的主要原因,从而制定出应对“信转访”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费仁平  刘文宝 《政策》2005,(5):31-31
2004年,襄樊市襄城区集中处理了100件信访突出事项和群体性事件,集中处理的信访事项结案率达到97%,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进京群体访。我们处理信访问题,归纳起来讲,就是“一个原则、四个步骤、四种方式”,即:坚持依法依政策办事的原则,按照分类集中、先易后难、突破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步骤,采取四种方式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12,(11):39-40
一、四项工作参与社会管理。沉下基层服务群众 (一)推行妇女信访代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针对基层信访中女性占比大、部分妇女盲目访、越级访等问题,全市各级妇联积极探索妇女信访代理制度,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对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信访事项,以主导代理方式,按办理、督办、终结的程序进行代理;对各种苗头性社会矛盾以及越级访、集体访、无理访等信访事项,以疏导方式化解矛盾;对政策性强、涉及群体性利益诉求的信访事项,  相似文献   

12.
减少信访源是有效避免越级信访,复信复访,缠信缠访的有效方法,减少信访源一要做好初信初访;二要做实信访难题及时破解;三要做细信访苗头排查调处;四要做活信访法律宣传和舆论监督;五要做新信访工作机制;六要做强信访队伍。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日前,河北石家庄市一些人员违反国务院《信访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进京非正常上访,并在重要区域非法聚集,扰乱公共秩序,被北京警方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其实,依法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问题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但违反《信访条例》及有关规定,采取非正常方式进行上访活动,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而且也无助于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本来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反倒搞成违法行为呢?看来我们还需要大力加强我们的法制意识。而很多违法上访都是因为越级上访造成的,针对越级上访这个话题,有必要再进行一次讨论,从而增强我们的法制维权意识。为此,我们专访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情林。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信访僵局与治理困境,"法治""治理"等范式是多数学者秉持的解释策略。由于对现实问题抱持治理期待,包括信访分类治理在内的许多研究往往带有浓厚的现实情怀尤其是美好的治理愿景。从中国信访制度的承载力的入手,有必要对当前信访"爆棚"现象作出了基础性、还原性的解释,并阐明削减信访存量的主张。其核心是回归价值中立这一经典立场,在悬置对访民的价值判断基础上,借由一对新的类型化方式(扩展型信访VS原发型信访)来揭示信访+的扩展、衍生逻辑及其消长机制,从而超越杂多的分类,为理解当前中国信访现状、特别是形成新的信访治理结构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5.
目前,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且有上升之势。所谓信“访”不信“法”,即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与经济活动中,当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采取逐级或越级上访,找行政长官求决,而不去用法律的武器求得司法解决问题。甚至对法院判决不服也找行政机关上访。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信“访”不信“法”的成因信“访”不信“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信“访”不信“法”与公民的法律素质不高有关。在我国农村,尤其是广大的贫困地区,人们受教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仅数量居高不下,而且逐年快速攀升,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也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列入当年政法工作四项重点改革之一。强大的民族历史习惯;司法努力与群众的维权需求存在较大落差;涉法涉诉行为立法层次低,效率不高;涉法涉诉信访行为管理失序是涉法涉诉信访行为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从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统一信访法";完善民意代表制度;在涉法涉诉信访中推行公正、权威、科学的听证制度;强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引导公民信"法"不信"访"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辽宁省行政机关信访听证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机关信访听证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地解决信访事项,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信  相似文献   

18.
索引     
陈英凤 《小康》2009,(12):7-7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于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的通知》,开始对全市的信访秩序进行严格规范。根据《通知》,14种信访被认定为“非正常上访”,并对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做了具体规定。深圳如此做并不就能有效减少非正常上访行为的发生,也并非是减少非正常上访现象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国家尚未制定信访法,各级国家机关开展信访工作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国务院信访条例和地方人大制定的信访条例。国务院信访条例第15条中规定,信访人对各级人大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向有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究竟何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并无国家立法的具体  相似文献   

20.
<正>51.李培林:我国社会治理形势出现根本性好转我国社会治理形势出现根本性好转,打破了犯罪率随着现代化推进必然升高的西方"魔咒",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群体性事件、信访总量、非正常上访量等社会秩序的关键性指标同时出现下降趋势,特别是成为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互联网依法治理初见成效,虚拟社会不再是法外之地。我国社会总体安全的好局面,实属来之不易,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良好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