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民主》2021,(2)
正多年来,民进山东省委会社会服务品牌青岛"支教岛"将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切入点,聚焦农村地区的教师成长,着力唤醒教师的教育初心,优化当地的教育生态,践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教育公平的系列论述,同时促进城乡教师的情怀共鸣、专业共生和文化共融,创造了教育扶贫的青岛模式,形成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支教岛"通过积极参与民进组织的教育扶贫工作,成立了"青岛民进支教助学李淑芳工作室",并被授予民进中央"同心·彩虹行动"名师名校长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2.
于淼 《学理论》2011,(16):48-50
民生问题关系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变化。如今的民生问题,已由过去单纯注重物质生活需求转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要求并重。当前,党和国家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民生问题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的兴盛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征。本文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以影视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产生的社会基础:消费型社会的形成所导致的消费转向——社会生产生活重心由"物"转向"人;"社会控制全面展开所导致的文化博弈——社会控制由"物质"深入到"精神"。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6,(10)
正与当地基层组织交流组织建设经验,到当地学校支教,深入组织成员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这是民进广东实验中学支部到阳江短短两天的活动期间丰富而颇有成效的缩影。一直以来,支部在民进广东省委会和广州市委会的领导和指导下,不断提高会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发扬民进的优良传统,明确作为参政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完成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之余,又积极参政议政,开展活动,服务社会。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支部成员发挥所长,一直积极参加"支教帮扶"工作,支部有6位会员被聘为华南师大和广东外语外贸  相似文献   

5.
《民主》2017,(11)
<正>民进天津市委会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民进中央社会服务工作部署。主委会议多次研究部署贵州支教工作;主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大力支持开展"同心·彩虹行动";专职副主委和秘书长精心研究、抓好落实;社会服务部认真做好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联系等具体事宜……使天津民进"同心·彩虹行动"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蓬勃开展,在乌蒙大地上留下天津民进人的串串足迹。  相似文献   

6.
生态政绩观:生态文明建设中政绩观的新向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莲香 《行政论坛》2013,20(1):22-26
生态政绩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价值优先、整体利益最大化、未来利益至上为原则,以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理念.树立生态政绩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建构生态政绩观必须实现价值观的生态转向:从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理性,从个人价值诉求转向整体价值诉求,由单一价值诉求转向综合价值诉求,从无视成本价值诉求转向生态成本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7.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列宁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只有生产力大大发展了,  相似文献   

8.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主义自身的革命,它必然会引发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系列根本变革。我们知道,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与政治的上层建筑构成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制约(或互相吸引、互相促进,或互相排斥、互相阻碍)的社会矛盾统一体,而政治则始终是划分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确认社会生产方式、巩固社会物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2)
大学生暑期支教受到广泛争议,主要是由不同主体评价内容不同、评价体系不健全引起的。针对评价体系的不足,分析了建立和完善暑期支教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指出暑期支教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必须遵循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全面性、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重视活动的持续性和创新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确引导学生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几年班主任工作和德育课教学体会,笔者认为,着眼于学生的需要并加以正确引导,是搞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正确引导学生的“物质”需要,树立正确的物质消费观。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体现在当今大学生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今大学生不仅讲吃得饱,更讲吃得好;不仅讲穿得暖,更讲穿着的质量和档次。因此,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学生的物质生活需要。一方  相似文献   

11.
切近分析、表述青工恋爱婚姻观的变革程度、变更方向,是研究、探讨改革中青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变化的重要内容,是评价、预测青年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认可社会、选择生活的价值尺度之一。最近,我们通过对部分青工的调查发现,随着改革进一步向纵深的拓延、推进和对外开放后日益扩大的外部世界的影响,青工的选偶观呈现以下九大变化趋势: 一、精神需求显著增长随着文化素质、审美能力的普遍提高和经济上的自立,青工选择对象已从重对方的地位、相貌、家庭背景等外在型转向重对方的人品、才识、性格等内在型,即从重物质,转向重精神。许多青年认为,丰裕的物质生活并不等于爱情的幸福,他们确信,精神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从探讨博物馆的概念和社会使命入手,指出目前我国基层博物馆所存在的社会效益差、经费短缺以及社会服务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在目前基层博物馆的物质、人才条件无法迅速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发挥基层博物馆贴近民众、植根社区的优势,发动社区参与博物馆建设,同时也让基层博物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从而实现基层博物馆建设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而顺德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可以作为经验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选取新疆某师范院校277名免费师范生对其实习支教前后教师职业认同情况进行追踪研究,旨在了解实习支教中新疆免费师范生身份建构的特点,对相关教育培养以启示。结果发现:一是新疆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前后教师职业认同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内在价值认同存在正相关;二是实习支教中,文科生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和内在价值认同显著提升,而理科生教师职业外在价值认同显著降低;三是在实习支教过程中文科生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和内在与外在价值认同的提升显著高于理科生。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形势下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切实转变乡镇党委领导方式,对于促进现代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镇党委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统揽全局、驾驭市场、寻求经济发展新突破的领导能力,为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新的领导方式,必须以是否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衡量标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从直接协调转向间接调控;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依靠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从偏重于经济领域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从管理具体事务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15.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 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可以看出:前两种属于物质需求,后三种属于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满足后将自然转向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是对物质需求的超越,是人的需求的高级层次。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一切向钱看”蔺亚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一重大变革必然对上层建筑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使我国社会从经济到政治,从物质生产到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使经济生活中的难题和矛盾,思想观念上...  相似文献   

17.
正民进福建福清总支在林春明主委的带领下来到江镜镇南霄小学开展"支教助学"捐赠活动。福清市江镜镇南霄小学是一所村小。在捐赠仪式上,总支主委林春明介绍了开展支教助学活动的意义,并与学生们亲切交谈。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勤勉治学,快乐成长。仪式结束后,总支一行与南霄小学的师生代表进行亲切交流。此次"春风·春雨"下乡助学活动是总支开展的年度社会服务活动之一。活动向学校捐赠了320余册图书,球类、体操垫等体  相似文献   

18.
敬海新 《行政论坛》2011,18(4):28-31
政治合法性是社会公众对于政治统治权力的认可与服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五位一体”建设格局的确立,发展重心也由经济建设逐渐转向社会领域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也相应经历了由政绩为重心向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心的转移.改善民生是增强政治合法性的重要途径.当前,改善民生的思路与对策在于:坚持一个价值取向:注重社会公平;把握一个方向:社会政策的公共性;抓住一个重点:社会体制改革;着力一个突破点:构建民生财政;构筑一个环境:维护社会稳定;锁定一个支点:完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对于理解唯物史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批判贯穿了马克思早期哲学的发展及其转向,在《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了重大转向,马克思在批判以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思想后,将宗教问题的根源指向市民社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入分析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基础上,逐渐将宗教、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指向了物质生产,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宗教问题归纳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范畴中。简言之,马克思宗教批判伴随着唯物史观形成的过程,重新考察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能够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动机。  相似文献   

20.
以社会资本的"个体社会资源理论"为工具,以W市J社区直接选举为分析个案,详实描述了社区直选中候选人对不同组织与个人采取的差异性动员行为,指出导致候选人差异性动员行为的根源在于社区社会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提出候选人行为转向的路径在于改善社区社会资源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