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除了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还应关注制度变迁发生的过程。早期新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变迁,特别是内生性的制度变迁方面,并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解释力。近10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制度变迁问题不能仅限于对制度分析进行分类,而应该探寻制度变迁的因果解释链,以形成相应的理论。于是,一些学者提出了渐进式制度变迁理论。在笔者看来,尽管渐进式制度变迁理论仍存在诸多内在缺陷,但它无疑代表了比较政治学新制度主义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海洋综合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的海洋管理理念,该理念对中国海洋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认为,理念是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但是理念发挥作用要受到特定历史与制度脉络的制约。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考察中国海洋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后发现,除了理念因素外,不同时期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文化传统、宏观战略、决策者观念意识、经济状况、行政体制等方面的特征与变化均对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定历史脉络下各类事件发生的"时机次序"决定了中国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由一系列历史原因造成的,如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制度、城乡隔绝的二元户籍制度等.由于产权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制度缺失,使得"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工农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采取取消城乡隔绝的二元户籍制度,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固定给使用者以及扶持农业产业化等举措.  相似文献   

4.
刑事和解制度是从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自发探索出的一项制度。很多学者用"恢复性司法"这一来自于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刑事和解制度并不恰当。这种解释没有对我国的自生自发的制度加以正确研究和揭示。本文通过比较来发现中国的刑事和解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经济全球化与中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关系,指出:经济全球化给中东欧国家造成的内外压力促动了中东欧制度变迁进程的开启,并在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影响着制度变迁的进行;同时,中东欧国家的制度变迁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中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中东欧国家必须学会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才能顺利完成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6.
继"革命"之后,杨奎松将研究重心转向"建国史",他的关注点首先放在了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命运变迁上,试图解释和理解他们对时代巨变的认识,以及采取的应变行为。本书讨论了3位知识分子的"转向",分  相似文献   

7.
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巡视制度历经确立与调整、传承与发展、恢复与探索和改革与强化四个阶段.探究党内巡视制度百年变迁的基本逻辑,可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和历史观两个层面来审视.就结构性变迁而言,党内巡视制度受到了宏大历史情境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推动.就历史性变迁而言,党内巡视制度呈现出鲜明的路径依赖性,也存在着以重大事件为表现形式的四个"关键节点",而要实现党内巡视制度的创新发展和自我优化,则需进一步打破当前的信息低效、代理风险等"历史否决点".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9)
正虽然改革已经在市场主体准入"清路障、设路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企业户口制度中的障碍与限制还较多。在中国,能够与户口制度搭上边、挂得上号的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在社会领域内的人口户籍制度,顺序是先出生,后入籍报户口;另一类是经济领域内的企业户口制度,特征是出生即入户,入户即"出生"。在社会领域,家庭是社会稳定的细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80年代福利国家改革以来,福利国家生产系统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原有的资本主义类型学理论已无法较好地解释生产系统的内部变迁。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和"雇主中心论"进行了逻辑上的分析,并对其理论的修正进行了述评。要言之,"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为福利国家生产系统的内部变迁提供了制度上的解释,而"雇主中心论"则进一步连接起了政府和市场,打破了以往福利国家理论领域中政府和市场二元论的窠臼,为福利国家生产系统的进一步丰富和多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冰  金戈 《台湾研究》2007,(2):44-49
本文借鉴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一个产业结构变迁的研究框架。利用这一框架,对香港和台湾的产业结构变迁进行了解释和比较,并得出一个重要结果:香港的产业结构变迁属于诱致性变迁,台湾属于强制性变迁.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经济体制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曾东萍 《南风窗》2011,(6):32-34
"积分入户制"被认为撕开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一个口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正式实施,开启了中国独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并  相似文献   

12.
"合法性—有效性"的二元框架是学界探讨中国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关系的既有路径。从历时性视角看,中国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的关系经历了组织性同构、制度性嵌入、效能性共生三个阶段。"中心—多元"政党结构模式的调适是两者关系演进的内在逻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调整、民主党派的回应性转型、政党合作和协商机制的完善分别构成了政党制度与国家关系变迁的外部压力、内生动力、结构推力和制度拉力。中国政党制度对现代国家的贡献,体现为推动发展、激发民主和促进团结。政治协商是今后中国进一步发展政党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关系理论是对国际体系运行状况、运行规律的一种抽象性说明和解释。由于学者都是基于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来进行理论思考,因此,一国所诞生的原创性国际关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变迁,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国际体系运行的理论认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要么与西方国际体系隔绝或者孤立,要么是西方体系的配角,中国没有对国际体系的原创性思考,因此也谈不上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这为中国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关系"核心问题"及随之而来的"问题组",从而给中国学者的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理论创造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里,如果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能够进一步完善学术制度,并深入探索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带来的国际后果,中国学者有可能继美国学者和欧洲学者之后为国际关系学科贡献巨大的知识财富。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异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基本理论,从经济利益弱势群体的特定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和现实特点,对我国现阶段制度变迁同经济利益关系异动的关联性进行了一般分析,指出制度变迁的连续性、非均衡性、市场取向性决定了经济利益关系异动的频繁性、不公平性和市场趋向性。  相似文献   

15.
陈莉  姚梅 《法制博览》2013,(11):252-25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社会面临着转型的需要。与此同时,行政法制体系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而在我国经济转型期行政法制变迁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深入地研究和解决。本文主要研究了行政法制度变迁的类型和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我国转型期行政法律制度的变迁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张宇 《台湾研究》2004,(3):12-16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台湾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并挤身“亚洲四小龙”之列。与此同时,台湾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影响台湾社会转型的内在动力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以“制度变迁——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探讨社会流动对台湾社会转型所形成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偏向"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早期都曾采用过的发展战略。当前,我国"城市偏向"在多种城乡制度设计上的弊端日益显现,严重制约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因此,必须对户籍制度、农地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探究中央分权以及随之而来的地方政府自行选择的制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私营组织与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框架。该框架需要涵括大量基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制度",这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为它们所产生的企业制度反映了政治制度的设置和私营组织的创新。这样一个框架对于如下实证研究而言是必要的第一步,这些实证研究试图解释中国企业制度的异质性、各种混合型组织的产生以及中国各地区出现的不同增长率。  相似文献   

19.
张墨宁 《南风窗》2013,(3):51-53
2003年,温家宝总理帮重庆农民工熊德明讨薪。"帮农民工讨薪"上升为国家意志。10年来,中国的劳动监察制度,劳动力供求状况,以及法律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农民工欠薪,似乎仍是一种宿命。  相似文献   

20.
理解"中国模式"的制度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转型经济学的角度看,"渐进-制度观"可以解释中国模式,这与"北京共识"的认识角度大致吻合.中国制度转型中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具有"内生性"特点,而俄罗斯在制度转型的政策和制度形成中体现出较多的"移植性".但制度的"内生性"与"移植性"是否兼容是"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