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大水 《法学论坛》2008,23(1):99-106
中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在认识论层面应当区分所有制与所有权.参照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相关制度分析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物权法>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规定仍不清晰.与农民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比较,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对农民利益的影响更大,维护农民利益的关键是要处理地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转让过程中的法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无权处分中善意第三人利益以维护交易安全,我国<物权法>规定善意取得制度,但由于我国现行<合同法>中对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规定,使得善意取得制度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思考的方式,认为在现行债权形式模式下,要实现交易安全与保护所有权人利益两者之间的平衡,应对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进行进一步的区分.  相似文献   

3.
夏璐 《法制与社会》2011,(5):249-251
近年,我国随着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出现了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状况。农村"小产权房"孕育而生,由于其价格低廉,不仅满足了城市购房者的住房需求,也给农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裕。然而,"小产权房"权属不清,"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效力无法确认,买卖行为无法得到保障,给我国现行《物权法》所有权制度也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2014年国家大力加强对小产权房的监管力度,各地纷纷针对小产权房展开了专项整治工作。从法律角度讲,小产权房建设违反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从经济角度讲,其涉及国家、农村集体、农村个人以及小产权房购买者等多方利益,如何妥善对待和处理小产权房问题,如何做到多赢,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和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认为小产权房既然产生并有所发展就有其意义所在,差别化对待小产权房,承认小产权房的合法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胡俊 《法制与社会》2010,(18):106-107,130
近年来与小产权房有关的法律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而广泛的讨论。小产权房问题不但涉及国家的土地与住房政策,更是关乎国家耕地保护及居民居住利益保障,以及广大人民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处理好小产权房是关涉民生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保障民生的角度,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基础,对小产权房的违法性、成因及其危害性进行阐述,并提出处理小产权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买卖——"小产权房"的另一种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房屋出售给城镇居民是"小产权房"的另一种形式,其涉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问题.<物权法>在此设置了开放武的衔接性规定,<土地管理法>未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国务院有关文件则明确提出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宅基地及农民住宅.解释论上,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的合同应根据<合同法>第52条认定有效,以调整双方债的关系;立法论上,在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社会条件等问题解决前,可在<土地管理法>修改时增设宅基地法定租赁权,以解决农村房屋买卖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7.
小产权房出现于特定的经济背景之下,鉴于其涉及利益广泛、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笔者欲通过此文,对小产权房合法化所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小产权房在我国的产生与随后的规模性发展,有着制度性根源。要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从策略上讲,在土地法律制度的设计中,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唯一合适的代表,其重要作用不能忽视,但在具体的土地法律规范的设计上,需要兼顾平衡相关各方的利益,尤其是注意保护农民的主动性和应得利益。  相似文献   

9.
小产权房是我国特色土地所有权制度的产物,小产权房的出现表明农民在使用宅基地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满足于居住,而是产生了新的权利诉求。我国在探索变分散居住为集中居住的土地制度改革,这其中出现了许多利益冲突,甚至有些发展成为暴力冲突,引发较大的社会代价,其根源在于对农村居民的土地征收,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在小产权房产生以及处理问题上都存在很大关联,也是很多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收,更愿意自己盖房出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小产权房”实质就是没有产权,当今市场正流行着的“小产权热”,正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问题,其核心是其能否合法化.《物权法》作为基本法律规范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它实现了财产所有权的平等保护.今天我们就尝试在《物权法》的法律框架内讨论“小产权房”能否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12.
遗失物与遗忘物的区分及其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失物是占有人确定但丧失了占有的动产。遗失物与遗忘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相同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在民法理论与实务中,应将遗忘物作为遗失物的特例,给予不同于一般遗失物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14.
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运作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产权人对如何获得和利用知识产权十分了解,但对商业和市场知之甚少。而且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不同于别的财产权,其利益实现过程中的高风险、高成本以及极大的不确定性,使得缺乏理财能力或无暇管理的知识产权人往往举步维艰。知识产权人通过信托方式委托具有专业理财能力的信托机构经营管理其知识产权,不仅可以享受其智力成果带来的丰厚利益并无须负担管理之责,而且有效地拓宽了知识产权流转的途径,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5.
李冬锴 《行政与法》2012,(4):103-109
产权式酒店是投资者购买酒店客房产权,依分时度假方式与酒店管理者签订委托管理协议,获得限定的使用权限和经营收益的旅游房地产经营模式。产权式酒店之产权是一种弱化所有权属性的有期产权,在运营中存在"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的分离,具有信托制度上的转换权能,本质上是一种不动产使用信托受益权。因此,应当完善信托登记制度,将产权式酒店的委托经营合同定性为信托合同,构建和完善产权式酒店的典型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朱理 《科技与法律》2006,3(2):57-62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利用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来论证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其实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自身就存在模糊性和矛盾,这种模糊性和矛盾使得其无法有力的证明财产权的正当性,因此也难以运用到知识产权正当性的证明中。即使勉强把财产权劳动学说运用于知识产权,这种学说对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困难和危险也使得我们望而却步。对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证明只能另寻他途。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知识产权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不寻常的2004年 对于知识产权法学而言,2004年非同寻常.1月13日,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的地位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次,这是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知识产权法学提升水平的机遇.从此,知识产权法学的研究构成推进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更加紧密相连.我国知识产权法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度过了2004年.  相似文献   

18.
刘春田  阳平 《法学家》2006,(1):73-76
知识产权之一般的研究 (一)知识产权与国家利益 发达国家强制推行高水平高强度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学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实现知识产权本土化的问题.①  相似文献   

19.
刘春田  阳平 《法学家》2001,(1):55-59
2000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从总体上看,既有沿着基础理论路子进行的艰苦探索,又有众多围绕与技术进步和新时势有关的新问题展开的讨论.本年度出版的知识产权法专著,有的着力关注传统领域的内容,有的则以与新技术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为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0.
自本刊首次发布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年度综述以来,于今已是第5次了.在这五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知识产权法学较之于那些传统学科,仍嫌稚嫩,但还是出现了不少进步的迹象.例如,对知识产权的概念、本质、特征等基本理论的研究明显增强,并打破了一些曾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成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