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最近二十余年,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作为近邻的俄罗斯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感受最深.在二十年多时间里,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开始经济改革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而苏联的改革,特别是苏联解体以及后来的自由化经济改革,带给俄罗斯人民的是多年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崩溃,致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用许多俄罗斯人的话说,过去是"小兄弟学习老大哥",现在则是"老大哥追赶小兄弟".  相似文献   

2.
早在 1 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 :“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 ,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政关系逐步理顺 ,共产党的执政体系日趋完善和成熟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主体的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 ;权力进一步下放 ,中央和地方关系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地方、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不断深化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坚实步伐。毋庸讳言 ,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3.
“北京共识”与“处在关键时期”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7月 2 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 ,中国在人均GDP达到 1 0 0 0美元后 ,“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关键时期中国发展模式的国际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 ?它与中国苦心孤诣的追求有着多大的距离 ?几乎没有一家海外机构能够准确预测出中国GDP去年在非典阴影下增长 9.1 %的事实 ,所有的估计数字都偏低。而 2 0 0 4上半年在宏观调控下达到 9.7%的增长率 ,更让世界惊诧。围绕着中国的发展 ,海外也出现了探讨“中国世纪”、“中国发展新路向”、“中国发展模式”的情形。英国左翼杂志《每月评论》在 2 0 0 4年 7- 8月号刊发了《中…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杜马选举后的政党政治格局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举办的“俄罗斯杜马选举后的政治格局的特点与趋势”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3年 1 2月 1 6日在中央编译局举行 ,来自中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新华社、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中央编译局的2 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就 2 0 0 3年 1 2月 7日俄罗斯杜马选举后的政党政治格局及其对俄罗斯今后的政局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关于杜马选举后俄罗斯的政党政治格局。与会者认为 ,2 0 0 3年 1 2月 7日杜马选举的结果 ,标志着俄政坛发生了巨变 ,重新勾画了这个国家的政党政治格局。根据…  相似文献   

5.
在俄罗斯改革 1 0年之际 ,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综合研究所会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 ,就改革的种种问题做了一次全俄社会抽样调查 ,内容涉及俄罗斯人对改革成败得失的评价、改革后俄罗斯社会环境、生活准则、社会精神心理气氛、人们的生活战略、俄罗斯社会结构等方面。调查对象总共 1 75 0人 ,年龄在 1 8岁以上 ,包括 1 1类人 :企业、矿井和建筑行业的工人 ;工程技术知识分子 ;人文科学类知识分子 (学者、高等院校教师、中小学教师 ) ;商业、日常服务、运输、通讯领域的工作人员 ;职员 ;中小企业家 ;军人和内务部人员 ;村镇和农村居民 ;城市退休金领取者 ;高等院校学生 ;失业者。调查后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共分为 1 3个部分 ,其中有关 2 0 0 1年以前的材料 ,是借鉴俄罗斯社会和独立问题研究所① 在 1 992—2 0 0 0年间所做的研究成果。本文是其中的一部分。②  相似文献   

6.
三、中国的转型以 1 978年为起点 ,中国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与俄罗斯的情况不同 ,在从中央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变之前 ,并没有出现中央计划之下的长期经济停滞。从 1 952年 ,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 ,一直到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的 1 978年 ,中国的GDP以年均 6 1 %的速度增长。当中国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转型时 ,西方的专家们推荐了新自由主义政策 ,相同的政策后来在俄罗斯和其他欧洲以及中亚前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被极力推行。然而 ,中国的领导层没有理睬西方的建议 ,并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出了自己的从中央计划到市场经济转型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1 2月杜马选举和 2 0 0 4年 3月总统选举的结局将直接影响到俄罗斯今后的走向。当前俄国社会政治局势的特点是 :普京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 ;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但经济效率不高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贫富差距拉大 ;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车臣问题仍是俄罗斯的心腹之患。在杜马选举中 ,只有少数政党能够达到得票率 5 %的界限而进入新的议会 ;大选后是否会由杜马多数党组阁 ,取决于这次选举的结局。中俄关系总体发展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完善民主制度、下放权力、精简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的政治体制2 0多年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统一俄罗斯"党五大的若干重要决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4年 1 1月 2 7日 ,“统一俄罗斯”党在莫斯科“宇宙”饭店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议程有 :党的组织和政治发展 ;修改党章 ,“统一俄罗斯”党议会党团 2 0 0 4年工作总结 ;研究党关于加强俄罗斯社会的统一和团结的纲领 ;讨论党在即将举行的地方选举中的任务。普京总统给大会发了贺信 ,对“统一俄罗斯”党的活动作了高度评价。他在信中说 :“你们的党在很短时间内成为国内主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赢得了俄罗斯公民的尊敬。”他还说 ,“统一俄罗斯”议会党团富有成效的立法倡议活动及其地区分部的积极工作为实现国家社会经济战略 ,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们还没有完全卸掉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留下的沉重包袱。为了按照“三个代表”思想来完善与构建新的社会主义模式,应该从苏联剧变中吸取教训,认真思考中国今后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农业人口约占有劳动能力人口的15%.俄经过10多年农业改革,有哪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目前俄农村的产权关系、生产形势和农民生活状况如何?带着上述问题,2004年4月,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访俄期间专门对在俄市场经济改革中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伊尔门"种畜场的股份制改造、生产经营状况、市场化改革及居民生活等情况进行了考察,使我们对俄罗斯农业改革的特点、成绩、问题和趋势等有了较为具体、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伊尔门"种畜场在市场经济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俄刊《俄罗斯经济杂志》 2 0 0 2年第 1 0期刊登了经济学博士、教授、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尤·温斯拉夫的文章《从宏观与中观层面看重新确立经济改革的社会导向》。文章根据俄联邦宪法条文 ,列举俄经济改革进程中忽视社会问题造成的恶果 ,作为“违反宪法”的例证 ;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化的趋势以及重视解决社会问题的普遍做法 ,进而建议俄罗斯建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新模式 ,其中还提出对大型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以社会为导向。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俄罗斯宪法第七条写道 :“俄罗斯联邦是社会福利国家 ,其…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外开放是为了吸收国际上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吸收的东西分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观念层次(也可以说是文化层次)。在制度层次方面,中国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和中国的社会制度相结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改革目标由模糊到明确,是与开放的深入分不开的。改革初期,只是为了克服经济管理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没有十多年的对外开放,也就没有1992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显然,制度层次的开放还仅仅是开始。中国观念层次的对外开放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历程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从开始说的“改革年”,演变成了“改革疑惑年”“改革争议年”,全社会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对改革是是非非的争论,迄今仍然波涛汹涌。这不仅说明中国的改革又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而且证明理性地认识改革的本来面目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仅仅是渐进的经济改革?谈及这20多年的中国改革,许多人都已经形成或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后开始的改革,是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往的改革基本局限在经济领域,经济改革是整个改革的基本内容。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以为不然。因为你只要从这20多年中国改革历程的实际情形去看,就会知道:一个纯粹以…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是 2 0世纪影响最大、争议也最大的人物之一。在苏联 ,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揭开斯大林问题的盖子到现在 ,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近几年来 ,尤其是在纪念斯大林 50周年之际 ,俄罗斯又掀起了有关斯大林是非功过的热烈讨论。一2 0 0 3年 2月 ,俄罗斯“舆论基金会”做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 ,俄罗斯人仍然对这位前苏联领导人看法不一。在被调查的 1 50 0人中 ,有 36 %的人认为斯大林“功大于过” ,2 9%的人持相反意见。32 %的人赞扬斯大林使苏联“井然有序、工业发展 ,成为令人骄傲的伟大国家” ,41 %的人则仍然将斯大林与大迫害和劳改…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 0 0 4年俄罗斯开始实行激进的政治改革。在经济上 ,近期以加快增长速度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主要方向 ,开始实施社会改革 ;在军事上 ,以大规模核军演、建立境外军事基地、加快开发新式核武器和增加军费来应对美国挑战 ;在对外政策上 ,更加注重维护独联体势力范围。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使俄罗斯更快崛起。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概括地说主要有七个方面:关于改革的性质;关于改革的地位;改革的主体和动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关于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关于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自由思想——— 2 1世纪》杂志 2 0 0 4年第 1期发表了题为《在第五次浪潮奏鸣曲中的中国弦律》的文章 ,作者是“伊斯塔” (ИCTA)集团公司的总裁、俄国家杜马主席的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成员安·祖耶夫和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和金融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留·米亚斯尼科娃。文章主要论述了在第五次浪潮中美国、欧盟、日本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谈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前景。应当指出 ,作者的某些看法与事实有出入 ,作为一家之言 ,供读者参考。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五次浪潮的来龙去脉康德拉季耶夫大周期的第五次浪潮始于上个世纪的 90…  相似文献   

19.
美国工人失业和工会组织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刊《每月评论》 2 0 0 4年 1月号刊登了该刊副主编迈克尔·D 耶茨题为《找工作的工人 ,找会员的工会》的文章 ,详细而具体地分析了美国工人的真实失业状况、工会组织状况及其原因 ,并指出了改变工会当前不利处境的出路。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一、美国工人的真实失业状况2 0 0 4年 1月 ,美国劳动市场呈现出如下景象 :在 1 4 686 3万民用劳动力中 ,有 82 9 7万人登记失业 ,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工作 ,但在过去 4周里一直在积极地寻找工作。由此可知官方失业率为 5 6% ,比 2 0 0 3年 1 2月公布的5 7%略有下降。但这个失业率掩盖了种族和族群在失业…  相似文献   

20.
综观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选择与命运,我们可以看到,多数俄罗斯人认为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悲剧,深感惋惜;不仅中国,而且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也都走上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实行改革开放的“新路”。当然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也面临着四大问题:如何给社会主义正确“定位”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问题、公平与效益的关系问题、相互影响或借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