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19世纪的吧城华人社会里,华人的遗产继承涉及诸多法律适用问题。本文拟就已整理出版的《公案簿》档案中一些较为典型华人遗产继承案例进行考察和分析,从中探讨荷印法律与中国法律在这一时期吧城华人遗产继承上的相互冲突和相互认可,以及在不同情况和条件下吧城华人遗产继承纠纷的法律条规适用问题,以期进一步了解荷印吧城华人在保持中国传统的同时又逐步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是现存唯一最为完整地记载东南亚华人城社区历史的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在系统和全面论述吧城华人公馆历史沿革及其档案文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公馆档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的评述,旨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公馆档案的文献史料价值以及其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丛书研究系列的第一部专著,由荷兰莱顿大学包乐史教授与中国厦门大学吴凤斌教授合作著述的《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以下简称《唐人社会》)一书,已于2002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吧城华人公馆(吧国公堂)档案及荷兰国家档案馆藏的荷兰文档案为主,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18世纪末(亦即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后期)吧城华人社会的若干侧面进行的考察和剖析。《唐人社会》一书共分三编、八章和两个附录,约35万字。第一编“东印度公司后期的吧城唐人”,是对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吧城华人社会中的几个专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提供了世纪之交东南亚华人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作者认为,20世纪后期,是东南亚华人社会发生大变动的时期。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发展,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会。在不同族群文化与不同族群关系的互动下,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将与各主体民族一起,在当地化、多元化的方向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7月以来,东南亚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平息。这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对迅速发展的东南亚华人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当地华人经济的发展前景引人关注。一、金融危机前迅速发展的华人经济80年代中期后,随着东南亚经济的迅速起飞,作为当地民族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华人经济取得空前的发展。各国华人企业的经济实力急剧扩大,经营结构日趋多元化,海外投资不断扩展,它们在当地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十年,东南亚华人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尤其是华人企业集团的迅速兴起。在印.尼,70年代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1)一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族群问题;(2)以国家为民族单元的国际问题;(3)以人种为单元的国际民族或跨界民族问题三个层面论述华人少数民族问题在国家关系中的特点,以说明民族、民族国家及其民族主义与华人问题的表现内容,勾勒地缘政治结构中华人问题的复合性.  相似文献   

7.
英殖民统治时期的马来亚劳工移民,是导致今天的马来西亚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分析英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印度人移民的由来、印度劳工的境遇以及印度移民社会的变迁等,并通过与同期的马来亚华人作比较,以揭示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印度人移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的华人少数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华人少数民族问题是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这篇论文的第一部分,我只想概括地谈一下这些华人少数民族是什么样的人和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论文的后半部分,我将探讨他们与当地多数民族之间关系的一些重要方面,以及在东南亚的新国家中,他们归属于那些多数民族的有关问题。不首先了解这些华人少数民族是些什么人,他们有多少人,他们以什么方式组成一个社会或许多社会,他们在做什么,以及他们感觉自己将来有些什么选择等问题,就来  相似文献   

9.
自法国殖民时代至今,社团一直是柬埔寨华社的基本组织单位。按照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分期,柬埔寨华人社会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法属柬埔寨的分帮而治时期;柬埔寨民族国家建构初期新老社团融合时期;经历20世纪70-80年代20年战乱和断层后,华人社会的重建时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来柬的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的新移民增多,华人社团进行整合发展的新时期。柬埔寨华人社团的发展因柬埔寨历史的曲折而具有其独特性,因制度体系的数次巨变而屡屡重构,这是柬埔寨华人在当地生存发展呈现出的一个独特面向。  相似文献   

10.
郑一省 《东南亚》2012,(3):62-67
印尼华人社团既经历过发展的繁荣岁月,也一度处于凋零或衰落的时期。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进入后苏哈托时期以来,印尼华人社团又一次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在后苏哈托时代,印尼华人社团的繁荣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为印尼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印尼华人社团参与构建和发展中国软实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印尼华人社团在加深印中之间的了解,促进印中合作及关系的改善,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提升了中国印象,增强了中国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自18世纪末中国帆船对吧城、马尼拉的贸易逐渐衰退之后,到19世纪初期依然没有摆脱持续衰落的困境。与此同时,暹罗及安南的王朝兴替,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帆船对两国贸易衰退的势头,并促使彼此间贸易往来在19世纪初期再度兴旺起来。19世纪初期英国在据有新加坡之后所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得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而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可谓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于20世纪初期的爪哇排华运动,考察了华人资本主义发展与近代印尼民族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这次排华骚乱是印尼民族资产阶级对华人资本主义扩张的一种自发反应,近代爪哇华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华人商业文化与伊斯兰宗教文化、华人资本与印尼民族资本之间的文化冲突与商业竞争是导致这次排华骚乱的一个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在谴责与抨击印尼民族资产阶级针对华人的狭隘民族主义和野蛮排华暴力的同时,也应该思考这次排华骚乱所带来的历史教训,反省华人资本主义扩张进程中的商业道德,并思考在多元社会里华人资本主义发展所依托的商业文化应如何与其根植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以促进多元族群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闫彩琴 《东南亚》2012,(1):50-54
中越边境贸易在18世纪达到一个高峰,早期以越人来商为主的情况发生变化,华商入越成为主流。入越华商主要由广西、云南边境地区的本土边民和其他外省商人构成,他们在中越贸易的过程中,逐渐当地化。华商的贸易活动对中越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肖彩雅 《东南亚》2011,(2):67-72
中国人移居缅甸历史悠久,尤其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华侨不断地涌入缅甸,缅甸华侨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社会的变化与19世纪缅甸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三次英缅战争(1824~1826年,1852年、1885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社会随着缅甸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诸如华侨的籍贯构成、经济活动、人口分布、社会组织关系等。在移民与贸易的互动作用下,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网络逐渐形成并成为缅甸华侨网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在与外界群体的互动中,泰国马来穆斯林群体的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在大泰族主义刺激及泛马来民族主义召唤下,由非政治性的地方民族主义向政治性的跨界民族主义转变,穆斯林群体民族意识高涨,并掀起了大规模的分离运动。第二次则是由于新时期泰南局势的转变及全球性伊斯兰激进思潮的影响,穆斯林群体的民族意识与认同出现了分野,多元认同与极端宗教主义成为这一群体表达民族意识的两种方式。泰南穆斯林群体民族意识和认同的演化,体现了泰国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折射出20世纪以来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文化圈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尹锡南 《东南亚》2010,(1):76-80
20世纪以来,印度汉学界对中国文学和历史的研究呈现了如下特点,在文学研究方面,论文多专著少,重现当代文学轻古代文学等。在历史研究方面,印度学者最初主要围绕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展开论述。随着时间推移,印度学界开始撰写通史或断代史性质的中国历史著作,他们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对于中国当代热点问题也进行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越南史学界对越南19世纪改革思想的研究 19世纪越南的改革思想一向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学术界对19世纪越南改革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下半叶.因此,本文所说的19世纪越南改革思想,主要是指19世纪中后期所产生的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地广人稀的中俄边境上,边疆人群对边疆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17世纪巴尔虎人从贝加尔湖以南内迁至中国东北,这是蒙古高原东部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部落迁移.整体迁移过程几乎牵动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的历史,涉及到久居南西伯利亚的巴尔虎、布里亚特人、17世纪蒙古高原上最强大的卫拉特集团和喀尔喀集团,以及大兴安岭与东北平原上附属于清朝的多...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国际和国内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越南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着力于改革教育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社会参与,普及全民教育,扶持民族教育,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促使越南教育进入与经济社会变化相适应的发展轨道,为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基础和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