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政治参与也随之迅速发展。自媒体时代政治参与主体数量的增多、参与频率的增加固然重要,但以微博等自媒体为平台的政治参与的效度才是真正决定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更值得政府部门与全社会高度关注。当前以微博等自媒体为平台的公民政治参与活动受参与主体、参与客体以及参与机制的制约,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加快经济、政治、文化、法治建设,注重从"物质保障""机制引导""能力提升"和"制度建构"等方面为自媒体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效度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玉素萍 《学理论》2010,(23):113-114,261
公民以网络为载体而进行民主政治参与,在现代社会具有必然趋势。与传统的民主政治参与比较,网络问政更直接、便捷和广泛,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的积极伦理意义。但网络的特点也决定了网络问政必然存在消极的影响,带来了诸多的伦理问题。有效地约束和规范网络问政,既是保障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要求,也是国家民主政治生活有序进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一种新兴手段在我国民主参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问政"平台的建立不仅拉近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消除地位悬殊,也让公民拥有平等对话协商权利。然而,在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下,网络自身存在的缺陷亦不可忽视。这些缺陷如若不加以重视,必将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因此首先提出民主建设中"网络问政"平台的优点,其次强调"网络问政"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完善"网络问政"平台。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2)
网络民主是网络技术催生的一种现代政治模式,网络民主之所以在当今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其推动因素在于人们对于深度民主的真挚诉求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该诉求的满足。它具有广泛性、深刻性、便捷性和廉价性的特点。网络技术对于我国民主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其局限性,我们应该从加大信息扶持力度、提升公民参政意识、建设网络伦理、完善"网上政府"和网络立法等几个方面,引导我国网络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带来显著的民主政治效应,表现为打破了信息垄断和旧的话语权力格局,为民意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场所。以互联网为公共载体的网络舆论成为信息时代我国最活跃的民主政治场域。但技术是把双刃剑,网络也不例外。网络舆论的特性决定了它可能造就"优质"民主,也可能带来"劣质"民主。要使网络舆论促进民主政治良性发展,政府需要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回应能力,正确引导网络议题,培养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6.
网络民意表达作为社会治理的新形式,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其生长空间虚拟、表达方式便捷、时效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一方面为公民提供了广阔的言论空间,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二元互动;另一方面网络民意表达也存在着网络民意参与社会治理的无序性、民意表达不平等性和"沉默螺旋"效应等问题。因此,政府要积极主动转变观念,提升民意满意度;提高公民素质建设,跨越"数字鸿沟";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及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民意的有序参与,促使网络民意表达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5)
青少年自媒体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表现,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普及,自媒体"去中心化"表达方式、"裂变式"传播方式和"广场效应"等特点对青少年政治参与形成了双重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净化网络政治环境、把控网络参政过程以及保障网络政治秩序等方面对青少年网络参政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8.
以台湾PeoPo公民新闻平台及公民记者为例,从参与式传播与斌权的视角,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网络文本阅读探讨公民新闻实践如何促进公民行动.研究发现,公民媒体、公民记者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对于公民行动的形成不可或缺.公民媒体斌权是一个参与式传播过程,会民行动的意识与能力借此得到了解放、培育、集结与持续,有助于达成社区行动和资源动员,且在社会层面上构建另类公共空间.并指出大陆公民新闻现象为一种"公民媒体缺席的奋民传播",并进一步探讨了公民媒体对于中国大陆网络意见表达,及其与公民社会的互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贺祚琛 《学理论》2013,(12):193-194
长久以来,知识界关于对新闻这一重要社会公器如何协助实现民主政治有着两种重要的思潮,一种是以沃特.李普曼为代表的崇尚精英治国的反传统民主派,一种是约翰.杜威为代表的鼓吹公民参与实现大民主共同体的愿望。后者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一种海市蜃楼。从列举李普曼以及杜威的思想主张和原理出发,分析在基于网络的"自媒体"环境下,杜威的"参与式民主"如何成为一种实现民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欧盟的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建设,欧盟自1997年以来实施了"民主公民教育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推动欧盟公民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对成员国公民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公民教育的质量,将欧盟民众培养成为"积极、负责的民主公民".民主公民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应该说,法官与法律的关系是以司法为视角进行法学研究时所应当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对已有相关理论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两个基本结论:其一,理想的法官与法律的关系应当是:法官乃法律的有限诠释者;其二,为了更好地保证法官与法律之间的这种理性互动关系,应当创制原则性法律。  相似文献   

12.
王昌盛 《学理论》2009,(20):102-103
本文对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进行了简述,对军队管理中实施激励的意义进行了阐释,在分析军队管理中实施激励的特点的同时,对军队管理中复合应用激励理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潘承生 《学理论》2009,(17):45-47
中苏同盟的破裂,既源于中苏意识形态内在的深刻的分岐,也与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的传统以及中俄两国文化差异性有莫大的关系,同时也与冷战有着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党的作风建设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是一个概念。作为思想理论,党的作风建设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逻辑上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作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提出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概念。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概念并不否定党的作风建设理论,相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概念是党的作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的作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主体部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影响并引领着党组织作风建设、一般干部作风建设和普通党员作风建设,决定着党的作风建设的质量和效果。突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解决了抓党的作风建设"主要针对什么人"、"主要抓什么"、"如何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风的蜕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爱玲 《学理论》2009,(9):150-153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由政府主导并采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经济实利性。这种特征与高速发展的进程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尤以学风的蜕变为突出,表现出功利性的学术目的与实利性的操作手段和自下而上的蔓廷方式的特点。它直接制约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与走向,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贫富差距影响社会稳定的三个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指导下,社会各阶层总体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这是让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和贫富分化的问题,并为人们所关注。就目前的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构成的影响来说,要引起重视的主要是以下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英文 《学理论》2013,(13):10-11
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四处兜售其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和平与稳定,而是动荡与不安。从当今世界发展现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正确性以及对世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新时期的党群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党群关系是党的十六大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对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群关系的必要性 ,然后从分析影响党群关系的因素入手 ,系统阐述了建立互动合作型党群关系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信念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脱离经济基础、脱离价值和利益等因素,去单纯地谈论信念问题的倾向。从根本上说,这种脱离经济基础来谈论上层建筑,脱离社会存在来谈论社会意识形态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但是,批驳这种错误倾向,从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信念观,则要求我们必须对信念、价值和利益的关系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论工业行业协会"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的工业行业协会在对外经济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入世之后我国的工业行业协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