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旭 《今日民族》2004,(1):27-29
凌晨三点四十分,我们已经站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的街头。天色大亮,太阳都要升起来了。阿里河只是个行政地方,并没有多少鄂伦春族居住生活,倒是我们头夜经过的大杨树和朝阳有猎民村。当地人把鄂伦春族的村落一律称为猎民村。鄂伦春的意思就是“居住在山岭上”和“使用驯鹿的人”。很久以来,他们都以狩猎、采集维持部族的生存和发展,散布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里,我曾经在电影里看过他们住在森林里,扛着猎枪、赶着驯鹿的影像。1950年以后,政府将他们逐步迁出老林子,修建房舍使他们定居下来,他们的人口也繁衍到了七八千。他们的定居…  相似文献   

2.
在保山一带的傈僳族、彝族、白族和汉族群众中,曾经流行一个古老独特、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节日———禁屠护兽节。每到农历8月23日这一天,屠户们封刀,猎手们禁猎,设祭焚香,供奉猎神,企盼六畜兴旺,走兽繁衍。据说农历8月23日是张飞的寿诞,民间有“张爷寿辰”之说。张飞出仕辅助刘备前,曾以杀猪为生,是有名的屠户。张飞虽鲁,却有善心,每到他生日这一天,便自断屠宰停业一天,他认为他生辰日子继续操刀杀生害命怕折了阳寿。后来,张飞当上了大将军,于是号令所属管辖范围百姓,定8月23日为禁屠节。传说归传说,但禁屠节在保…  相似文献   

3.
游九乡     
罗志明 《创造》2009,(10):103-103
九乡,成龙曾在这里拍摄电影《神话》。 诗云:“地造天生六亿年,九乡溶洞甲于滇。”游客说:“不到九乡,枉来云南。” 来到九乡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彝族人民的淳朴和天然和谐的山水景色,很多彝族老乡在景区门口吹奏民乐,表演民族歌舞欢迎客人的远临,景区内轻雾渺渺,鸟语花香。通过安检之后,热情的导游小姐会给你作导游说明和陪伴。走不多远就可以坐电梯或步行直下近百米深的荫翠峡。  相似文献   

4.
1981年2月下旬,笔者与范慧娟、黄建民(彝族)等同志,在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蒲草村、耀宝山村等彝族聚居山寨对当地传统节日“密支”节作了短期调查。据说该节日已停办多年,迄未恢复。此行我们只参观了“密支”林,请当地老毕摩、乡老等讲述了过去此节的基本情况。1984年秋冬,黄建民同志在路南家乡蒲草、老挖、豆黑、土瓜黑等村各收集到祭“密支”神的彝文手抄本经书《普兹楠兹》并译成汉文。蒙黄同志惠示原经书复印本及汉译初稿,这样才有了可供比较研究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经初步探索,现对“密支”节的性质和源流提出一些浅见,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克智”是凉山彝族口头传统的一种典型本土文类。在葬礼中,通过喜丧仪式中的乐舞与激辩,“克智”演述利用其夸张、讽刺的语言风格,对抗、竞争的表演形式,在仪式中呈现出了以“迎—聚—分—送”为基本特点的结构形式,它同时观照了仪式中的人、祖、神。并将通过礼仪与祖灵信仰作为一种内动力,形成了活态的循环体系,从而奠定了彝族社会、仪式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滇中腹地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三尖山北麓20公里处的大深山里,有一名为布札的彝家山寨,“布札”一词是彝语,意为架弩捕野兽的地方。这里的彝家人在每年的正月十八日,都要举行猎神祭祀节,彝家人自己称为“呢世嘎捏底”。  相似文献   

7.
诗三首     
“七一”联欢——参加干休所、新闻学系二班新老战士纪念建党70周年联欢会即席赋诗一首朱京喜看新老两代兵, 联欢会上显豪情。坚定信念跟党走,  相似文献   

8.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意为“念”、“诵”,亦代指宗教仪式活动;“摩”意为“长者”、“老师”,毕摩即“念诗诵经的长者”,是彝族传统社会的知识阶层和仪式活动家。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彝学专家马学良教授曾经指出,毕摩“身系一族之本位文化”,也就是说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彝族民间知识分子。彝族独特的文化之所以传承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靠毕摩运用彝文(基本字1000个左右)撰写并世代传抄,或者以口诵记忆方式传承下来的。彝族文化遗产大量地保存在毕摩的彝文典籍中,所以彝文文献以及口碑文献习惯上被统称为毕摩经,也称毕摩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节庆     
《台声》2005,(10)
Sun.Mon.Tue.Wed.1320226初五9初八十二15十四十九21二十小雪30廿九12三十14十三16十五28廿七27廿六十月 彝族十月年 彝族过去使用十月太阳历,形成了与历法相应的年俗。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过年时,先敬天祭祖,再到各家共饮“转转酒”,还有赛马、角力等活动。瑶族耍歌堂 又称“秋割节”。瑶族中的盘瑶和八排瑶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传说这天是瑶族祖神盘古王的生日,故先行祭祖仪式,后歌舞狂欢,燃起篝火,以庆丰收。丰收节台湾高山族排湾人的节日,多在农历十月粮食进仓后,择吉日进行。节日里,各个部落都举行盛会,在…  相似文献   

10.
南部侗族,过去每建新寨,顺遵古规,先置“地祗”。侗语谓之“堆头”,或曰“堆柄”。即《祭祖歌》和《巫词》说的:“未置门楼,先置地祗。未置寨门,先置‘柄地’”。前者系地神之所,后者系侗族供奉的女神之名之处。现在两者同是一址,同属一神,一并供奉,称为“然萨”(祖母屋),或“膝萨”(祖母坛)、“堂间萨”(祖母殿);汉曰“圣母祠”、“社稷坛”、“威宁祠”。称其神为“萨柄”,或“萨麻”、“萨岁”、“萨堂”。尊其地为神圣不可侵犯之境,奉此神为至高无上,保境安民之神。其址:一设在露天,一设在室内。前者垒土成丘,形同祭坛,上植株黄杨,旁置一伞;后者于室中积一白石堆,中插一半开半合,上披红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西山的彝族同胞,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行隆重的“咪枯骷”祭祀活动。“咪枯骷”是彝语,意为“叫地脉魂”,因为整个活动不准女性参加,今人给它取了个时尚的名称——“男人节”。如今,“咪枯骷”活动保留最完整的地方要数弥渡县石甲彝族村委会的石佛哨村。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农历二月初,居住在云南省弥勒市巡检司镇陶瓦村的彝族会举行祭龙仪式,历时三天结束。农历二月初一,选"龙头"的日子到了,老人们一早就忙开了,准备着祭器。上午十点老人们相继来到村南面被认为是"龙树"的大黄栗树下,将鸡宰杀处理干净,用三块石头搭建一个灶,用大锅放水煮鸡,水开后加入米慢慢地焖熟。饭熟后取下  相似文献   

13.
赵殿桦 《今日民族》2006,(9):I0004-I0004,F0003
“立秋节”是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彝族同胞的一个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规模最大、组织最好、内容最丰富的要数六哨乡的立秋节。六哨乡地处寻甸具的中心,是位于乌蒙山余脉的一个山区乡,平均海拔2500多米,盛产洋芋、苦荞。这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彝族文化底蕴深厚,彝家的洋汤锅、苦荞粑粑蘸蜂蜜和黄焖洋芋、油炸洋芋尤富盛名。“立秋节”有两个由来,一是彝族同胞信守“一年踩破秋,十年不得收”的民谚,立秋这天,彝族同胞都不下地干活。另一方面,立秋时节,山花烂漫、庄稼吐翠,正是昭示收成的季节。为了祈…  相似文献   

14.
彝山虎舞     
彝族,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山,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山与山相连,水与水相依,节日一个连着一个。 农历正月初八,我们驱车赶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双柏县法膝镇小麦地冲参加彝族罗罗人一年一度的“虎节”。  相似文献   

15.
荐书     
《创造》2009,(10):99-99
《东方红太阳升》:老书刊上的“开国大典” 为纪念新中国诞生60周年,本书搜集借鉴了近百种开国老书刊,以此为引导追溯了新中国开国的一些世象往事。书中涵盖开国会刊、开国画页、开国文献、开国会议资料、开国杂志、开国丰碑……共10章50节,回眸最精彩的老书刊,把新中国的“开国盛典”重新拉到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6.
起云金 《今日民族》2005,(10):42-43
在每年农历2月初8的大姚昙华“插花节”上有一个重要仪式,祭马樱花。祭台的中央放一棵美丽鲜红的马樱花,树旁蹲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一位头戴法帽,身穿法衣,手拿法器的毕摩端一碗净水,口诵经文,向东西南北中进行祭祀,这个神圣的祭祀仪式,主角就是这个德高望重,口念经文的毕摩。毕摩在昙华彝族人民中有着崇高地位并起着重要作用,现在昙华仅有两位毕摩。毕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和载体。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彝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哲学、医学、道德、伦理、科技、风俗、礼仪等方面。毕摩在彝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相似文献   

17.
《前进论坛》2008,(5):F0002-F0002
2008年4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新老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到西柏坡参观学习,纪念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60周年,并作为全国统战系统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开展“薪火相传、共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党中央桑国卫主席、陈宗兴常务副主席及汪纪戎、刘晓峰、何维、姚建年副主席等参加了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也谈侗族的祖母神—“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母,本地汉话又称为奶奶,侗族称之为“萨” 。人信奉祖母神,是侗族原始信仰的重要内容。侗族地区,特别是侗族南部地区,每个侗寨,一般都建有专门供奉祖母神的屋宇,有特定的祭祀仪式和专门的管理办法。 (一)萨屋和安萨仪式 萨屋即祖母神的屋宇,侗族称为yanc sax。它回然不同于一般的寺庙和神字,但萨多屋的形式也因地区而异。在传统文化较深厚的侗族腹地,较正规的萨屋,一般约有1丈高,占地方丈左右,呈八面体砖屋,没有楼,屋顶周围盖瓦,中间空着露天。屋内既无神龛,亦无偶像神牌之类。只是屋的中心处,用鹅卵石砌成约3尺高、2~3尺直径的圆柱形石土台。台上栽有一棵千年矮或常青树。屋前或近旁一般设有供群众娱乐用的广场(sagxsax)即祖母广场。在贵州省的黎平、榕江、从江等县侗乡的萨屋一般都如此。但在侗区  相似文献   

19.
丹业  扬波 《今日民族》2005,(12):I0012-I0013
2005年12月20日,景东县城彩旗飘扬、花团锦簇,全县各族各界干部群众1万余人欢聚一起,在浓郁的喜庆气氛中,举行了景东彝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来贺电并派祝贺团参加庆典活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 发来贺电并赠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锦旗,组成祝贺团参加了庆典。省老领导刘树生致电祝贺,张宝三出席庆典大会。 景东县唐朝南语时期曾设“并南”、“银生”节度,是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普洱茶的最早产地之一,拥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20.
马荣华 《政策》2000,(4):42-42
古罗马诸神中有个雅努斯神,长着两张脸,两张脸朝着两个方向。雅努斯站在门口,就可以同时朝里看和朝外看。罗马人将一月份取名为雅努斯(janus),用来纪念这位神。罗马人对雅努斯的崇敬表明了人类早在远古就重视双向思维,即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我国古代流传的《塞翁失马》的故事,阐释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哲理。也是教人遇事多从对立面思考,学会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它要求人们的思维超脱常规、常法,构想出两种或更多的反题。希腊人把逆向思维称作“悖论”,即指与普遍接受的观念相对立的东西。辩证法认为,逆向思维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