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代政治民主需要公民广泛地参与政治过程,并且提倡政治参与要制度化地进行。而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实现需要政府和社会协调互动,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和畅通的参与渠道。在此过程中,"精英+大众"组织化这一全新的政治参与模式可以实行快速有效的利益表达和诉求,进行广泛的社会沟通,是制度化政治参与较为有效的实现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参与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政治参与行为频发。受制于我国目前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的有限性与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转向经常发生,对社会的稳定扣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文章通过案例解析,分析了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的现状,透视了政治参与非制度化转向的演化逻辑,提出在信息时代,政府应当科学地对待政治参与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拓展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渠道,加强对公民政治参与的监测并提高回应能力,引导公民理性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要求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为党提供丰富的政治资源,增强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而公民主动、有序地政治参与则会保证党的政策、主张更能体现公民的意志和利益,党的政治意图能更好地贯彻、实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参与意识、主体范围、参与内容等方面都较以前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参与不平衡、非制度化参与、政治效能感不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健全参与制度体系、拓宽参与渠道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作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我国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呈现增长的趋势,这给经济建设、政治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都造成了消极影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转型期我国的特定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和公民素质及政治心理等主观因素双向作用的产物。治理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需要以“民本”发展观为指导,解决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直接诱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社会经济问题,疏通、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进行“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居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改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减少甚至消除农民大量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根本措施是要加强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建设。农民政治参与强烈要求同其政治表达与参与机制不完善的矛盾,农民政治参与要求的实现同其自身发展和组织程度较低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8.
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还很不够,总体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许多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倾向比较突出。要不断提高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水平,加快整个国家的政治文明进程,就要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就要完善制度化政治参与机制,疏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就要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倡导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还面临着公民自身参与意识不强、政府对公民参与的态度不积极、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制度不完善等困境。因此,要提高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效能,必须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能力;提高政府认识,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支持公民组织的发展,培育公民社会;加强制度化建设,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