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岳树梅 《现代法学》2012,(6):115-125
民用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频发的民用核能事故要求在民用核能利用过程中重点关注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民用核能利用的生态伦理及民用核能安全价值是构建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在立法理念、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实施等领域均存在困境。借鉴国外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中国应该从法律程序、实体法、相关制度等方面对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2.
论住宅权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对社会居民负担的保障其居住权利的义务,是人权保障的基本内容之一。当代国家一般均建立有保障住宅权的法律制度。本文对我国应该建立的住宅权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提出完善住宅权制度保障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公法层面的问题,即在住宅权社会保障机制方面,应该建立住宅权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自力保障制度;二是私法层面的问题.即在民法保障制度方面.需理顺住宅所有权与房基地使用权之间的关系、建立公寓化住宅所有权制度、建立居住权制度和完善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3.
住宅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这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解放后的数部宪法都时居住或住宅问题作了相关规定.<城乡规划法>体现法律社会化的倾向,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立法目的,重视农民住宅权利的保障,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住宅权利的实现,为住宅制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们还应不断完善我国住宅保障制度体系,适时制定一部完备的<住宅法>,使更多社会成员的住宅权都能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秩序与规则——公民住宅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公民住宅权的法律保障问题,而我国法学界对于住宅权的研究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遵循法社会学的方法,从法律文本、政府政策、社会现实三方面对当下公民的住宅权进行探讨,从比较和宪政的视野进行批判和借鉴,分析了目前住宅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制度构想,以期为住宅权立法与实践定下一定的基调。  相似文献   

5.
住宅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公民住宅权的法律保障问题,而我国法学界对于隹宅权的研究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遵循法社会学的方法,从法律文本、政府政策、社会现实三方面对当下公民的住宅权进行探讨,从比较和宪政的视野进行批判和借鉴,分析了目前住宅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制度构想,以期为住宅权立法与实践定下一定的基调。  相似文献   

6.
郭泽喆 《法制与社会》2013,(33):212-213
发展住宅合作社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近年来,土地全面实现市场化,住宅合作社无法低成本取得土地,我国住宅合作社运动跌入低谷。土地本身具有保障公民住宅权和生存权的重要意义,合作住宅用地理应由政府划拨供给。由于立法滞后和层级低下,住宅合作社是否具备获取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资格尚存在争议,但住宅合作社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在公开市场上取得土地仍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本文着重探讨了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下住宅合作社拿地的法律可行性方案。本文还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支持和保障住宅合作社取得土地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1年我国发生多起重大校车事故,暴露出了我国校车市场的混乱和制度缺陷。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完善的校车制度,确立校车的特权,保障校车安全。2012年4月,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是政府履行国家义务,通过明确的立法,来为校车安全管理制度的确立提供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维护法制统一,保证WTO规则在我国的统一实施,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义务。通过对美国宪法、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进行考察,对美国法律制度和立法程序、实施过程、司法审查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本文从我国立法与执法实践出发,借鉴美国法律制度的积极因素,就如何提高我国立法质量,保证法律实施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住房制度改革30年:从法律史角度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来,政府一方面通过住宅商品化,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较快解决了住宅短缺问题,大部分人以财产权的方式实现了住房权;另一方面,追随世界公共住宅市场化潮流,不断改革原有的住宅福利制度,停止实物分房,实行货币分房,承认私人住宅财产权。历史表明,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住宅问题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内容,这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住宅政策,充分保障公民的住宅权。为此,我国在住房制度的法律与政策制订过程中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政府全面承担住宅保障的责任;住宅政策必须符合国情;有效整合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住宅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它的实现需要法律的保障.<物权法>为住宅财产权的享有和行使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物权法>并不涉及对贫困和中低收入人群住宅权利的保障问题,甚至对贫困和中低收入人群住宅权利的实现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的住宅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我国贫困和中低收入群体住宅权利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