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近几年,云南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建和谐”和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加强“三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云南应该适应消费绿色化、农业功能多样化和全方位竞争的新趋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定位,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云南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努力打造全国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经济园。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各级政府和部门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任务来抓,使云南成为全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势头较好的省份之一。云南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实现了全省粮食自求平衡的目标,整体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4.
杨昆 《社会主义论坛》2011,(10):38-39,41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多年来,云南农业综合开发步步为营,以中低产田改造,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着云南农业基础;以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势农业产业打造,推进着农业结构调整;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集结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和农民,牵引着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提升着云南农业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的两个重要举措,前者代表了一种新的产业经营组织形式,后者则是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通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驱动,并辅之以农业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是云南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这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治理等一系列问题都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观念和落后生产生活方式,才能确保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的前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做到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是我们党在现阶段能不能把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要开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农村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心思定,人心思治,这是当前农村社会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永胜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沧桑巨变。结合农业大县的实际,按照“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在大农业上奔小康”的发展思路,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农业生产力水平跨入新的历史阶段,农民生活日新月异,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各级妇联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立足云南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紧贴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不断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和环保意识,组织动员城乡妇女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家园,帮助她们增收致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了主要农产品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农业发展受到了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中国农业融入了世界经济和农业的范畴,农业受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条件已经成熟。此外,随着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矛盾的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3.
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南张楼村的“城乡等值化”与城阳的“新市镇”建设等农村发展模式的出现,标志着单一的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乡村经济格局的解体,一个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会开始形成。在“城乡等值化”和“新市镇”理念下,从农村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让农民与农村、农业一起得到发展,就地实现“农村城市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再次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加大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全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一直倡导和实践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把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作为提供资金支持的重点,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始终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现代化建设,并在开发建设的实践中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产生严重冲击.供销社是农村商品供应的主渠道,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力军,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民生活资料供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销售,还是在帮助农民减少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权益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妇女占妇女总数的80%,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农村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文化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解放程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农村建设中能否促进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由于历史和自身等各种因素,当前农村妇女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村妇女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新形势对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客观要求.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要求进入城镇,用他们的积累制造新的财富;农村和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农村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逐步向小城镇相对聚集;农村各业的全面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通过发展城乡经济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合理有序地进入城镇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农村环境,扩大农村需求.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经济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绿色新村”建设,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轴心,以农村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优化集成为目标,实行城乡统筹,转变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逐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南京模式,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探索和尝试,是我市深入实施“绿色南京”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实现“建设新南京,全面达小康”总体目标的现实要求。近年来,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构建农村绿色人居环境、发展农村绿色能源和发展农村绿色高效生态产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也面临观念、制度、资金和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全面深入地推进“绿色新村”建设,进一步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推进思路,课题组建议,统筹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强化“三农”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创新、提高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构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制度与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突出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0.
孙维远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170-170,F0003
随着“十一五”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财政支农政策已不能适应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变化。通过深入研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办法及政策上的调整措施,为我国今后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理论和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